坐落于伏龙山脚下的伏龙路35号院是原青岛市财政局的宿舍,里面住的大都是1979年搬进来的老住户。30多年过去了,原来的“爸爸妈妈”都成了“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甚至有的家里都已是四世同堂。一直以来,这个院里的院风和家风都为人们津津乐道,说到出息了的后辈们,老人们的脸上都露出了自豪的笑容。3月17日,记者听居民讲起了院里的故事。
邻居难大家帮,和谐如一家
掖县路社区伏龙路35号院不大,一共住了19户居民,其中大都是老住户,光8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14位。这里曾经非常热闹,老人们还能回想起儿孙小时候在院里欢腾的场景,但后来都各自成家,只留下他们平日里相互照应。多年的相依相伴,让居民们成了一家人。楼里有人生病住院,大家凑钱买东西去看望。十几年前,大家工资还不高的时候,硬是一起凑了四五千块钱帮邻居垫付住院费。居民王秀环急性肠胃炎住院,乔琳和吕月华从晚上8点多陪到夜里10点多。
说起楼里的好人好事,82岁的乔琳摆手道:“说几天几夜都说不完。”正是这院里浓浓的亲情味,让居民们对这里恋恋不舍。82岁的李玉华因为身体原因不得不去养老院,临走前直掉眼泪,不想离开这帮老邻居。
65岁的吕月华算是这楼里最年轻的了,跑腿的事自然离不开她,所以退休后她就当了楼组长,这一干就是20年。除了要为居民们服务,吕月华还有个91岁的母亲要照顾,所以平日里,邻居们也没少帮她。“有一次,我急着去接我外甥,在门口遇上朱秀美,顺口说了句馄饨没包完。回来的时候,她竟然都帮我包完了,很是感动。”吕月华说,“这么多年,要不是大家帮我,我这楼长也坚持不下来”。
家风纯院风正,孩子有出息
说起来,最让老人们高兴的还是他们的后代。从这里走出去的孩子既有军医,也有警察,还有知名企业的总经理。“我们院里的家风都很纯,教育出来的孩子个个有文化,全是大学生,还很孝顺。”乔琳说,“我们老人也都舍得投资,只要孙子、孙女要学习,我们绝不心疼钱。”在一起生活久了,家风相互影响,自然也就形成了纯正的院风。“我们院里的人都很廉正,以前上班时,从单位拿一根电线都会送回去,绝不占单位一点便宜。”吕月华说道。院里住户不多,却有十多个党员,还有两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评选的市劳动模范。
“从搬进来到现在快40年了,从老的到少的,我们院里从来没发生过争吵,楼梯都是抢着打扫。”乔琳自豪说道。现在谁家里做了点稀罕吃食,都会楼上楼下分着吃。吕月华家里有口大锅,端午节包粽子,都是第一锅分给邻居,第二锅才自家吃。上一辈的深厚感情也影响了下一辈们的相处,一直到现在,朱秀美的儿子还一直和侯惠莲的儿子一起过生日。他们都是1963年1月份生的,前后只差了一两天,从小到大感情一直都很好。
施工队来护山,居民送吃的
居民们不光对自家人好,对外来的施工队更是心存感激。因为紧靠着伏龙山,山上掉下来的石子让居民们很是不安。经过反映,2010年7月份,终于有施工队来修缮。虽然施工队的队员们都自己带了干粮,但居民们依然抢着做饭,今天他家买红肠,明天这家炒蛤蜊,每天的菜品都很丰富。除了午饭,居民还给施工队买来西瓜、雪糕降暑,茶水更是没断过。施工队员们很是感动,竟然回家给居民们捎回来一些王哥庄大馒头。
无论遇上什么事,居民们都齐心解决。院里没装天然气,乔琳一招呼,五六个老人愣是跟她一起跑了三年才装上。装天然气、暖气管道时,居民争相给施工队送水果,吕月华家住一楼,自然承担供水的责任,居民们就陆续往她家送茶叶,还都是些上等好茶。“我们从来不攀比,都知道施工队不容易,也都很感激他们。”侯惠莲说。
文/图 记者 邓慧秀
我们的楼座我们的故事
楼座,是街道社区的一个基本单元,也是工作生活的一个重要场所;楼座,见证着社会发展,也记录着沧桑岁月;楼座里,有普通的居民,也有感人的故事……你对社区哪些楼座比较感兴趣?你所在的楼座有没有故事?本报推出《楼座》专栏,将探访每一个有特色、有故事的楼座,也欢迎居民朋友与我们讲述有关楼座里的那些人和事。联系电话:18561977924,电子邮箱:jiangsuluxinwen@126.com。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