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电子地图,除了导航还能干啥?
由省政府投资4300万元、省国土测绘院承担建设的山东省级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公众版为“天地图·山东”,网址为www.sdmap.gov.cn)上线3年来,已有35个省级部门、80多个信息系统免费使用,累计节省信息化经费3亿元,并产生了许多“神功能”。与此同时,平台信息共享仍存障碍。
“天眼”防范“马甲骗补” “我们也没想到,天地图用在了土地审计上。”3月25日,省国土测绘院研发中心主任相恒茂告诉记者。他们从省审计厅获悉,年前该厅审计土地整理项目,利用不同时期影像地图比对辅助进行土地审计。
据省国土测绘院的同志讲,“平台影像数据已经实现年度定期更新,利用影像对比功能可以辅助财政资金的监管。比如,有的地方投机取巧,一块地方去年报了土地整理项目,今年还报,或者重复申报一部分。项目上图,范围在地图上‘圈’得清清楚楚,面积还能自动量算,有无重叠一看便知,‘换马甲’不灵了。”
相恒茂介绍,省财政厅在管理棚改资金、省交通运输厅在审批农村公路申报时也用到了这一功能。在省国土测绘院,工作人员打开“山东省棚户区改造项目资金财政管理平台”,随机打开一个棚改项目——“泰安老王府片区改造项目”,一个梯形地块在地图上用淡蓝色标出,标签里注有拆迁安置户数面积等基本信息,还附有现场传来的进度图片。点击影像地图,可以看到影像获取时间是2014年5月,分辨率0.5米。这个精度,地面上的一辆汽车都看得见。记者看到,老王府片区2014年5月变成了一片空地。“可见拆迁完成了,相应款项可以拨付,以后通过年度新的影像还可以看到项目进度。”工作人员说。
率先打造“海陆一张图” 省级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应用,消灭了很多“信息孤岛”。省海洋与渔业厅是一个例子。原来,该厅不同处室的信息系统互不相通,分别对接国家海洋局不同司局的“专网”,一个厅里有5根专网网线;现在,他们在前期整合成“一根网线”的基础上,正着手把所有部门的信息,都集成到“海陆一张图”上。
在省海洋与渔业信息宣传中心的大屏幕上,中心主任丁志习打开“山东省海洋与渔业‘一张图’数据管理服务平台”。记者看到,图上叠加的内容非常丰富:海洋功能区划怎么定、岸线怎么划界、哪里有系泊绞缆、灯塔、沉船,哪里有养殖区,哪里批了填海造地,哪些地方是海洋生态红线不能动……其中,海洋区划和海域使用权审批等项目还提供了历年的图像可供对比使用。
“各处室的信息需要互联互通。比如审批养殖区不能占压环保红线、航道、军事区等;审批用海工程,也要绕开鱼类的产卵区和洄游通道。原来这些信息掌握在不同处室手里,只有靠‘部门联审’。如果实现信息共享了,审批效率将大大提高。”丁志习说。
该厅还将“地图”和“海图”信息融合,在全国沿海省市中率先打造“海陆一张图”。
“以前,国土部门的地图,海上一片蓝;海洋渔业部门购买的海图,地上一片黄。”丁志习说,实际上,海陆统筹最基础的是海陆地理信息必须关联。比如规划“海上粮仓”,必须知道近岸陆地的情况;布局“渔业公园”、休闲海钓点,最好能和陆上的旅游景点结合起来。
东营市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王进河认为,“海陆一张图”会对他们的工作大有帮助。“过去说‘环保不下海,海渔不上岸’,但监测海洋污染,必须了解陆域河流水质、河口环境、排污口位置;计算防潮堤要建多高,不仅要有风暴潮的数据,还要掌握近岸陆地的高程数据,才能模拟‘淹没’过程,设计出适宜的高度。”
节省3个亿,激发大数据设想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上的电子地图免费使用,且实时更新、随时调用,累计节省信息化经费3亿元。据省国土测绘院统计,已有35个省级部门、80多个系统使用。
大平台还激发了“大数据”设想。相恒茂说,省人社厅正准备构建“人社一张图”,不仅公布各级社保、就业服务机构在哪儿,还想与移动运营商合作,搞就业人口流动“大数据”分析。像“百度春运地图”一样,有望摸清就业去向,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就业创业服务、社保政策。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包括公众版)上,不乏厅局拿出数据共享,如环保部门的PM2.5数据、地震局的抗震避灾场所布局等。但记者注意到,共享信息多为服务性信息,而一些不涉密的基础性重要信息却不多见。业内人士认为,信息共享的最大困难在部门利益。
记者注意到,眼下有的部门,百姓查询信息尚要收费,谈共享更遥远。采访中也曾遇到,同一个项目,在申请补助的场合和承担责任的场合,上报的数据也有出入。如果完全透明,将不再有操作余地。
此外,技术上也存在一些障碍。各部门数据标准不统一,对同一地点的描述五花八门。再一个是人才,既懂业务、又懂IT的人才少之又少。
《山东省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办法》3月1日起施行,明确“非因法定事由,政务部门不得拒绝其他政务部门提出的信息共享需求”。共享的信息越多,省级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这一张“图”就会越来越丰富,有望创造出更多的奇迹。记者 杨学莹
[编辑: 林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