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齐清明话风俗

2015-04-02 14:43   来源: 大众日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古人对“清明”一词的解释是这样的:“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清明时节,春光明媚,布谷声声,春回大地,万象更新,正合了古人的感受。关于清明的风俗,有两个谚语最有概括性:一是“清明不插柳,死后变黄狗。”二是“清明不戴柳,红颜变白首。”清明节的各种风俗是伴随祭祀活动展开的,攘灾驱邪的办法就是插柳于户,戴柳于首。清明插柳戴柳,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是为辟邪之用,但在一些地方有“纪年华”之义,这种习俗是宋代冠礼的遗存,那时男女戴柳即为成年标志,“纪年华”的意思由此相延而来,并演化成妇女戴柳球于鬓畔以祈红颜永驻的习俗。在此,青青春柳有了象征青春之义,正表达人们心中对青春年华的珍惜与留恋。

  “江上冰销岸青青,三三五五踏青行。”这是宋朝苏辙的诗句。其实,后代清明的最重要风俗应该是游春踏青,这一风俗从宋朝时就大兴起来。这里可以引出两首非常有名的诗来:宋人吴唯信《苏堤清明记事》云:“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宋人欧阳修在《阮郎归·踏青》中写道:“南国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清明踏青风俗不仅留存在诗句中,还有“画踪”可寻。我国现存最早的画是隋代展子虔所作《游春图》。该画描绘的是贵族士人在风和日丽的春日到都城郊野踏青游乐的情景:山间幽谷中桃李花开,碧草丛树,一派翠岫葱茏的春意,人们或伫立观赏,或策马纵游,或惬意泛舟,诸多美景、无限情怀均在画面中定格。此外,唐代画家张萱也绘有《虢国夫人游春图》和《虢国夫人踏青图》,前者流传至今,对我们了解唐人春游盛况极有价值。

  清明的饮食风俗以江浙一带的吃“青团”最有特色。每逢清明,那里的老百姓总要做一种青团子,用它祭祀上坟,也自己食用。在那段日子里,常常可以看到孩子们提着竹篮在野外寻找草头,这些草头其实就是新生的艾草,非常鲜嫩。孩子们把这些可吃的野草带回家,大人将此洗净煮烂,变成碧绿的一团纤维,再揉进糯米粉,做成的团子蒸熟后就是既好看又好吃的青团子。

  吃青团的风俗有来历。相传太平天国将领李秀成兵败被追杀,他只身逃到河边,没有了去路,在一旁水田耕作的农民张三让他脱下战袍,又递给他一条牛鞭,示意他驾牛犁田,这样李秀成就躲过了官兵的一时追捕。但官兵随后又在村里设兵搜查,李秀成不能进村,此时他饥饿难耐,就让张三想办法给他送点吃的。因官兵搜查很严,张三一时很为难。但张三看到地上被踩烂的艾草时却灵机一动,计上心来,他把艾草煮烂,加上糯米,蒸出青光光的青团子,然后把青团子和青草一起放到筐里,顺利躲过官兵的检查,来到水田边将青团子和青草一起往田里扔去,官兵以为他在施用肥料,就散去了。官兵一走,李秀成捞起青团子就吃,不仅充饥,而且清香满口。李秀成吃饱了肚子,等到天黑就摸过官兵的哨卡,安全地返回了太平军的大本营。后来,李秀成吃青团子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开来,张三做的青团子就成了清明时节一道十分独特的风味食品。

[编辑: 李敏娜]

相关阅读

清明 风俗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