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国家、省、市相继出台了若干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重大举措,职业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都出现了重大突破。今年的中职招生也将继续喊热,特别是“3+4”的培养方式。据悉,今年全市共计划招收中职学生3.6万多人,“3+4”的招生计划也将继续扩容,同时有望只招收青岛本地生源的考生。中职的自主招生试点将继续扩大。
本地生源职普比例1:1 今年全市共计划招收中职学生36381人,本地生源职普比例保持1:1。其中,市内三区和崂山区初中毕业生约1.7万人。市内三区和崂山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计划约为8500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形式,包括中职与本科“3+4”对口贯通分段培养(以下简称“3+4本科”)、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含五年一贯制和三二连读高职)、普通中专、职业中专、技工教育。
据悉,从2017年9月1日起,将取消普通中专就业报到证制度。自2015年1月1日起,省发改委、省教育厅不再下达普通中专招生计划,青岛市将从今年起,由市发改委、市教育局直接下达普通中专招生计划。
今年扩大了职业教育招生范围。“3+4本科”及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招生对象只面向应届初中毕业生。普通中专、职业中专和技工学校面向应、往届初中毕业生。本地应届初中毕业生不实行注册入学。往届初中毕业生只能报考普通中专、职业中专和技工教育,可采取注册录取(有特殊规定的学校或专业除外)。允许青岛市中等职业学校(含普通中专)以注册录取的方式录取外地生源(设定专业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的专业除外)。鼓励具备条件的职业学校,积极参加东西部联合招生、合作办学洽谈会,更多地招收中西部地区考生,提高青岛市职业教育招收外地生源的数量和比例。
“3+4”今年将继续扩容 从2013年起,在省教育厅的支持下,青岛市在全省率先开展了“3+4”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青岛市的试点专业从最初的3个增加到9个,试点学校从3个增加到6个,招生计划由最初的140人增加到去年的227人。”市教育局副局长王铨表示,今年青岛市新的试点方案已经报省教育厅,预计今年的“3+4”招生计划还将会有一定的增长。今年青岛市将合理确定三二连读专业覆盖面和招生规模,新增部分三二连读专业、调整一部分三二连读专业联办高职院校、撤销部分三二连读专业。
“今年将在继续扩容的基础上,争取‘3+4’只面向青岛本地考生进行招生。”王铨说,“3+4本科”列为提前批次录取,并实行全市统一录取,已被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其他任何批次录取。各区(市)报考“3+4本科”志愿的考生均允许兼报本行政区域内的普通高中和职业学校。对于参加“3+4本科”未被录取的考生,各区(市)不得采取降分的办法进行其他批次录取。
今年继续将崂山区所属的青岛高新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招生计划、录取等工作进行统筹管理,实行统一招生录取。继续统筹技工学校招生,将技校招生纳入市区统一的招生平台管理。今年各批次录取顺序为“3+4本科”批、普通高中批、初中起点高等师范专科批、五年制高职批、中职批,共5个批次。
中职学校新增15个专业 “去年试点了中职学校自主招生工作,今年将扩大。”王铨说,在去年试点学校的基础上,新增部分自主招生试点学校,试点学校的方案另行公布。参加自主招生并获得录取资格的市内三区初中毕业生可以兼报普通高中。通过扩大自主招生范围,选拔更多职业发展趋向明确、具有实践能力的初中毕业生进入职业学校,培养有专业潜质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首次在城阳区两所学校的部分专业开展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目前,14所试点学校的方案已经过论证,近期即可印发。”王铨表示,自主招生试点工作有助于选拔职业发展趋向明确,具有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的初中毕业生进入职业学校,有利于培养有专业潜质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另外,今年,市教育局鼓励中职学校增设服务于蓝色经济、现代农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专业,在有关学校新增了海水生态养殖、国际邮轮乘务、连锁经营与管理等15个专业。
实行分数制录取方式 今年中等职业学校实行分数制录取方式,按8个科目总分从高到低择优录取。由市招考办公布计划的学校录取总分780分。
在青岛烹饪职业学校举办“鼎志·爱基金班”。该班面向即墨市、平度市、莱西市、胶州市及开发区、黄岛区、城阳区、崂山区农村经济特困家庭招收烹饪专业学生。该班共招生40人,每区(市)各5名学生。该班实行“五免两补”政策(免学费、书本费、校服费、住宿费、实习材料费;补贴高一、高二每年生活费用2000元、优先安排国家助学金)。
在青岛商务学校设立“爱基金班”和“东方寒窗基金班”。其中,“爱基金班”每班招收30名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国家免学费的基础上,优先安排国家助学金,并由青岛慈善总会爱基金管委会在高一和高二学年,每年为每位学生提供1000元资助。“东方寒窗基金班”每班招收30名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国家免学费的基础上,优先安排国家助学金,并由山东省东方国际贸易股份有限公司在高一和高二学年,每年为每位学生提供1000元资助。
记者 魏海洋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