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芳女士做的面燕花样繁多。
民俗
蒸“燕子”花样多 民俗专家介绍,早时青岛就有在清明节做“面燕”的习俗。相传为了纪念介子推,民间还将面燕称为“介推燕”。在过去,妇女们不仅做面燕的技巧娴熟,而且还能做出各式各样、神态各异的面燕。
老家莱西店埠镇的张秀芳每年都要做面燕,以前在市区受条件所限,只能象征性做几个给孩子们尝尝。今年趁着回老家照顾老人,她专门把嫂子、小姑子召集在一起,痛痛快快做了次面燕。单头的、双头的、平翅的、别翅的,甚至连大燕背小燕都有。在众多造型别致的面燕中,还夹杂着几只胖燕子,这都出自小姑子之手,自然也招来家人一阵“嘲笑”。
“这都是从老人那里一辈辈传下来的,原来生活相对困难,平时很难吃到白面,那时候过了年就盼着清明,因为清明节又有白面小燕吃了。”张秀芳说。除了吃面燕,清明期间还要吃鸡蛋、鸭蛋、鹅蛋,习俗认为清明节吃个鸡蛋,一整年都有好身体。“吃蛋的时候要配上当季的小腌菜,这个口味就是春天的味道,吃到以后才算真正到了春天。”张秀芳说。
放风筝放走灾病 据了解,自古以来,清明节前后,青岛就有放风筝的习俗。中国的放风筝习俗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据史书记载,我国放风筝的习俗,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当时称为“纸鸢”。到了五代,纸鸢乘风上天,鸢上系竹哨升空,迎风哨响,其声如筝鸣,谓之风筝。沿袭至今,风筝在民间仍有鸢、鹞的称呼。有史书说,风筝最早的功能可能与除灾祛病有关。
“那时候村里的小孩一到清明节就结伴到村头空地放风筝,那时候的风筝都是自家大人用纸糊的,有些手巧的家长做的风筝真能飞上天,而有些家长手艺不行,随便弄个风筝哄孩子,结果风筝根本飞不起来,惹得孩子拽着风筝一直跑。”城阳街道的张卫田老人回忆道。
秋千荡得高寓意日子好 清明当天,青岛还有荡秋千的习俗,尤其是尚未出嫁的女子,所以民间有“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的说法。秋千荡得越高,就预示着将来的日子过得越好。于是,女子们便都放下矜持,兴高采烈地荡秋千。除此之外,在荡秋千的过程中,男子们在帮忙推、送秋千时,容易获得女子的好感。因此,这个过程也为年轻男女交往创造了好机会。
在中科院读博士的邹平至今还记得清明节荡秋千的场景,“主要是孩子们玩,成年人都不大好意思的。”邹平说,那时候老家的房前屋后都有几棵树,到了清明节当天,小孩们就迫不及待把绳子取出来拴到树上,然后绳子中间绑上一块木板就可以玩了。
“记得那时候我们家屋后的树离墙比较近,顶多有一米的空,根本荡不起来,但是小伙伴们还是争着玩,蹭的衣服上都是土。”邹平笑着说。
据了解,秋千又称“悠千”,是我国北方的一种传统游戏。唐朝时,荡秋千逐渐成为女子中流行的游戏娱乐方式。“现在荡秋千的少了,大家住得都比较拥挤,根本没空玩这个了,再说现在的孩子要么在家里玩电脑,要么跟着父母外出吃好吃的,这种游戏已经渐渐离他们远去。”邹平感慨道。
文/图记者 景毅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林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