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多方助力下,越来越多埋骨他乡的烈士得以与来自山东老家的家人“相认”,不少烈属渴望“见亲人一面”的夙愿得以达成。随着烈士后代逐渐老去,加上异地祭祀的困难,不少烈属都有将烈士的遗骨迁回家乡的想法,但是按照烈士墓地的属地管理原则,这些家属的愿望实现起来并没有那么容易。
抗美援朝烈士 埋在丹东的最多 6日上午,记者来到坐落于丹东市锦绣山北麓的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在1951年由志愿军第50军建设的这处陵园,是国内最早的志愿军烈士陵园,这里共安葬着264位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烈士,其中既有从战争前线运回来的战斗英雄、特等功臣,也有在后方牺牲的空军战士和战地记者。
“烈士墓碑上的字都是按照烈士牺牲时留下的信息刻上去的,因为战争比较残酷,有的病重的战士可能当时还没有机会被别人认识就牺牲了,这样,负责安葬的同志没有办法得到关于烈士家乡和部队番号的一些信息,也就不能把他们刻在石碑上去了。”
丹东市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主任孙大力说。丹东市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仅仅是分布在东北几个边境城市中众多烈士陵园的一个。这个与朝鲜只有一江之隔的中国边境小城,作为当年战时最重要的大后方,是东北几个边境城市中埋葬志愿军最多的地方。据孙大力介绍,整个丹东市现有志愿军烈士陵园大小十余处,其中市区的四个陵园共安葬着1804位烈士,单山东籍的就占到了195位。
“当时作为主要的大后方,不少受了重伤的战士被运送到这里的医院救治,有些伤重不治的就原地安葬了。也有些被运送到沈阳、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等地,有些伤重不治的也都埋在当地了,但是总的来说,边境城市中埋在丹东的算是最多。”
“山东籍的烈士在我们这儿有不少,而且近些年来,在媒体和像张红琢这样的爱心人士帮助下,不少山东籍的烈士都‘找到’了自己的亲人。”孙大力介绍说。
2011年8月3日,本报就曾联合丹东当地媒体发起过“为山东籍抗美援朝烈士寻亲”的活动,最后成功帮助14位烈士找到了亲人。
没有后人的烈士“寻亲”难度很大 “现在通过媒体和民间爱心人士的努力,越来越多的烈士家庭得以在烈士的墓碑前与烈士‘相认’,但是仍有不少烈士未能‘找到’自己的亲属。”孙大力介绍称,“有很多烈士参军之前还没结婚,这样就没办法留下后人。对于大多数非直系后人来说,一个年代久远的叔叔伯伯,可能没有办法激起那么强烈的情感共鸣。对于这些烈士来说,想要‘寻亲’可能会更加困难一些。”
随着烈士后代逐渐老去,加上异地祭祀的不便,不少家属萌生把烈士遗骨迁回老家的念头。“要是能迁,还是希望把父亲的遗骨迁回去。”80岁的烈属刘修云老人说,4月5日的丹东祭奠之行是她的第一次,也可能是她最后一次出远门。行程中,她不止一次试探性地问能否将父亲的遗骨迁回山东老家。刘修云老人面临的问题同样存在于其他烈士家庭,但目前看来,他们的心愿很难实现。“根据现在的政策,要想迁移烈士遗骨困难比较大。根据国家在优抚方面的相关规定,烈士的墓地有个属地管理的原则,安葬在那儿,就由当地的主管部门管理,不允许迁出。(王建伟)
[编辑: 林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