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青岛]劈柴院中觅光影 细数它的前世今生

2015-04-07 10:27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老商户老居民的累与盼上图:2004年7月,劈柴院里的生活。(本报记者 何毅 摄) 下图:抗战胜利后美国海军逛劈柴院。(来自“老青岛人家”)



  柳已青

  清明小长假,标志着青岛旅游旺季的来临。不少外地游客慕名到中山路附近的劈柴院游玩,幽深的院落,涌动着春潮与人潮。劈柴院是怎样得名?哪些著名的艺人来此演出?劈柴院的繁盛和中山路有着怎样的联系?不妨跟随记者一起穿越,溯流而上,细数它的前世今生。

  劈柴院的形成与中山路的建设密切相关。德国侵占青岛后,于1902年修建了后来被称为劈柴院的江宁路。江宁路上积淀着百年的光阴,然而,百年过去了,这条路的走向没有发生变化,呈“人”字形,东端连着中山路,北边连着北京路,西边通河北路。上个世纪20年代中期开始,江宁路成了步行街。江宁路有二十几个大院,整条街都是商业、餐饮、娱乐集中的地方,人气很旺,是老青岛人当时逛街里的集中去处。

  至于劈柴院这名字的来历,有人说,这里原先是个“劈柴市”,这里曾是在大鲍岛集市卖劈柴的聚集地,所谓的“劈柴”不是指烧火的柴,而是指木材。这种说法,和中山路以北的大窑沟遥相呼应。

  劈柴院对青岛人来说,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所在,它承载着青岛老百姓文化娱乐的记忆碎片,传递出朴素而悠远的情感。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劈柴院的一个主要功能是娱乐,相声、魔术、京剧、茂腔,各种演出都有。著名相声演员马三立曾在劈柴院“撂地”演出过。

  对于当时的青岛人来说,最大的享受是在劈柴院观看王傻子的演出。王傻子是艺名,原名王鼎臣,1931年由北京经天津带班来青岛,流动于各个茶社中。王傻子本人是魔术艺人,以中国传统戏法著名,名扬岛城。如今,人们在劈柴院江宁会馆看戏听曲,这是劈柴院历史传统的延续。遥想当年,看王傻子的戏法,听马三立的相声,看脍炙人口的地方戏和京剧,然后,在劈柴院吃美味的小吃“坛子肉”,真是流连忘返。论小吃,这里的炉包、馄饨、甜沫和豆腐脑最为有名,也最抢手。

  劈柴院相当于北京的天桥,是艺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演出胜地,也是青岛草根文化的代表。所以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劈柴院的演出与美食,经久不衰。

  中山路南段成为青岛金融、娱乐和购物的中心,咖啡馆,酒吧,西式面包房,电影院,一应俱全,这里是西方的生活方式;而劈柴院里是原汁原味的市井人生,娱乐方式是中国传统。中山路一南一北,一洋一中,劈柴院好比一面镜子,映射出丰富的历史画面。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盛极一时的劈柴院渐渐清冷。自从城市发展东移之后,中山路商圈人气减少。

  1999年,记者走进劈柴院时,已经明显地感受到人气减少。记者曾在中山路环球买过文具,也在中山路通向劈柴院的阴暗门洞印过名片。门洞里有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先生,修理手表。印象中,这里还有一个书报摊。每一次总感冷清。

  随着城市的改造和快速路的建设,像波螺油子、海关后、西镇向阳院等老地名,已经名存实亡。而正是这些带有青岛特色和个性的地名和建筑,反映了青岛历史的风貌延续。如何保护老城区、保护老建筑?如何安放青岛人的记忆?如何留住城市之根?的确是城市建设和发展中一个复杂的命题。好在劈柴院在2009年重生,曲艺和美食,给游人带来双重的享受。劈柴院对于青岛人来说,是一个时代的记忆。它带给我们的,正如一出大戏,悲欢离合,兴衰更迭,光影交织,难以说清。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张珍珍]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相关阅读

劈柴院 人文青岛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