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岁老汉当大院"主编" 为邻里办了23年黑板报

2015-04-22 10:20   来源: 青岛晚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王毅民最新办的一期黑板报。臧磊 摄



  背着小包拿着水杯,随身带着老花镜和助听器,走在路上不紧不慢,说起话来慢斯条理,今年75岁的王毅民算得上是个典型的“青岛老头儿”,走在马路上跟其他出来遛弯儿的老人没什么差别,但在青海路99号的居民大院里,他却有着另一重身份——大院5块黑板报的“主编”。几支彩色粉笔、一套笔墨纸砚、摞起来厚厚的剪报素材……这就是他“编辑部”的所有家当。从1993年退休开始,这名热心肠的老人包下了大院里的板报工作,一干就是23年,粗略估计至少办了400期。现在大院里96户居民都被他培养成了忠实的“读者”,有事没事看看板报早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有时发现板报没更新,他们还会跟在王毅民后面催,非得让王毅民告诉他们新鲜事。

  创刊 钉上三合板“大院报”开张

  “我原来在解放军某厂工作,这就是我们的宿舍大院,1993年退休后闲得慌,我开始琢磨着干点事。唱歌跳舞别的咱都不会,平时就爱舞文弄墨,所以,我就想发挥特长办板报。 ”曾经在工厂里干过一年宣传科科长,王毅民对这一方面情有独钟,平时喜欢看科普书籍的他,特别想跟左邻右舍一起分享这些知识。 “那时我们职工宿舍还有家属委员会,我就跟委员会的书记主动请缨,要在大院里办黑板报。 ”

  王毅民现在住的青海路99号,是个老式封闭小区,96户居民住在两栋楼里,两楼之间的小空地,成了居民们夏天乘凉、冬天晒太阳的活动地儿,王毅民就瞅准了这个地方,决定在两楼相对的墙面上,挂上自己的“大院报”。征得委员会同意后,王毅民开始张罗自己的“社区报”,先是自己找来三合板,直接钉在墙上,用黑墨汁涂一涂,就算是大院里的小黑板,然后再用粉笔在上面写写画画,就成了最初版本的“大院报”。

  改版 全家上阵“报纸”几次变脸

  整整23年的时间里,王毅民说自己的“大院报”也数次改版,最开始是1米长0.8米宽的小黑板,粉笔字总是容易掉,王毅民改成了贴报。 “我把自己从报纸上搜罗来的新鲜事、生活窍门一块块裁好,直接贴在一张大白纸上,居民们看了虽然觉得好,但字太小很多老人都看不清。 ”考虑到大院居民不少都是老人,王毅民开始把贴报改成手抄报,买来大白纸先打好格子,再用毛笔誊一遍,大家伙非常欢迎。

  “一开始白纸是用图钉钉上,风一大就刮开了,后来改成订书机固定,还是不行,最后我就让老伴儿打浆糊,薄薄一层糊上去。唉呀,那时候条件差,每次下大雨,毛笔字被浇得一塌糊涂。 ”自己辛苦几天办好的板报,一旦遇上雨天,只能眼睁睁看着被淋花,心疼不已的王毅民抽空又给黑板做了个“雨搭”,但还是解决不了问题。 “上面淋不着了,下面还是一塌糊涂,因为雨水不是直着下,它还斜着来。 ”在王毅民看来,每一期板报都像是自己的孩子,看着孩子淋雨又受冷,他格外难受,直到现在说起来,王毅民仍是一脸感慨。直到2008年接着奥运会的东风,在市北科协和大港路居委会的帮助下,大院里新增了两块不锈钢宣传栏,王毅民说,至此他心爱的宝贝才迎来了不怕风吹雨打太阳晒的日子。

  采访 三次上门“要回”办报素材

  昨日下午,在青海路99号的大院里,记者也见到了王毅民办的5块板报,2块不锈钢宣传栏、1块小黑板粉笔字板报、1块玻璃框外罩毛笔字板报、1块玻璃纸蒙着的提醒字幅。“我办报的素材有四个来源,分别是剪、抄、买、要。”作为“大院报”的“总编辑”,说起自己的素材来源,王毅民很自豪,他说自己光剪报就攒了27本15个类别,读书笔记也攒了3大本,为了抄到这些合适的素材,这个年过七旬的老人,甚至会跑到天幕城和火车站,只是为了抄下那里的标语和宣传词。“一次我听说青岛旅游学校发了个宣传材料特别好,讲的是中医探查与生活,是学校在中山公园宣传时发的,我知道时已经过去很久了。 ”从家乘车不方便的王毅民,一路走到了青岛旅游学校,跟警卫室门卫说明了情况,对方却告诉他学校已经放假,让他开学后再来要。 “开学后我又去了,卫门看了也很惊讶,又帮我找来团委的老师,让老师帮着我找,那时材料基本都发完了,团委老师又给我到处扒拉。 ”一周后王毅民再次来到青岛旅游学校,终于拿到了老师为他找来的材料,就这样三次上门,王毅民收集到了自己需要的材料。

  赶稿 打着手电筒连夜写“新闻”

  大港路社区居委会书记冉薇告诉记者,别看一把年纪,但王毅民却一直把板报当做事业来做,有时一月更新一次,有时一周就换一换,“就拿这个月来说,爱国卫生日、邻居节活动扎堆,已经出了3期了。以往遇上“十一”等节假日,他还得加班赶一赶。”冉薇说,她就曾经见过王毅民和老伴儿,傍晚天色都晚了,还要把板报赶出来,老伴儿打着手电,王毅民就在黑板上写写画画,为的就是让第二天第一个起床的邻居,也可以感受到国庆节的喜庆气氛。

  她给王毅民算了算,按照一年出20期来算,王毅民至少给左邻右舍出了400多期板报。“老伴儿和儿女心疼我,有时也劝我不干了,但我觉得这是我作为老党员的责任。用墨水汁写字太臭了,老伴儿每次都会避开,我写个板报把墨汁弄得墙上、衣服上都是,老伴儿也跟我闹过别扭。 ”400多期板报,每次从选材到最终完成需要3天左右的时间,王毅民都默默坚持了下来,一次赶上寒冬里的大风天,王毅民正在黑板报上写着粉笔字,外孙女恰好来看他,看着姥爷手都冻得哆嗦还在写字。 “孩子劝我回家,我告诉她,天转眼就黑了,我马上就写完,让她先回屋。”后来,姥爷冬日更新板报的的形象,出现在了外孙女的作文里。

  停报 因病暂停大院读者都知道

  “现在王老师耳朵不好,但板报仍然在办。 ”冉薇说,整整23年了,在她的印象里,“主编”王毅民唯一一次“停报”是因为身体。 “那一次我腰不好,连坐都坐不住,吃喝拉撒都需要家人伺候,后来实在扛不住被急救车拉到了医院。 ”每天要做针灸、推拿、拔罐等一系列治疗,整整两个月时间,王毅民仍然挂念着自己的板报。 2011年五一假期期间,腰上还带着康复带的王毅民,听说自己喜欢的一个主持人出了新书,要来青岛做签售,二话不说坐了公交车就去买书。 “他出的书是关于生活窍门的,我听说特别好,就想买来做板报素材。 ”就这样忍着腰痛,王毅民愣是把书买了回来,之后的几期板报里,就有了书里的最新内容。王毅民“停报”两个月大院里的居民都知道,这些被他培养出来的老“读者”,自发地上门探望“主编”。 “现在社区里给我订报纸、买笔墨纸砚,我人生有个信条,能为别人活着,那才是有价值的人生,现在能办板报我觉得很开心。 ”王毅民说,自己的板报还要继续办下去,“主编”这一头衔,他也要继续戴下去。

  记者 王晓雨

  [编辑: 刘晓明]

  

相关阅读

主编 黑板报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