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青西新区科技局获悉,青岛西海岸新区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全区每年发明专利申请量由2005年省试点时的300多件增长到8000多件,发明专利授权量由33件增长到658件,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增量均居全省第一。
专利授权量全省第一 据悉,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区每年评选一次,青岛西海岸新区凭借完善的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政策体系,累计发放专利补助资金3900万元,国家知识产权试点、中国专利山东明星企业数量达到45家。
2013年,全区专利申请4539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606件,同比增长198%。专利授权量4154件,位居全省第一。前年和去年,全区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增量连续两年均居全省第一位。
近百项专利贴民生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西海岸一家海洋高科技集团公司年均产出授权发明、实用新型50件以上。由他们公司发明的“即食海藻鲜粉条的制备方法”提供了一种即食海藻鲜粉条的制备方法,大幅度保留了海带营养成分,不仅工艺简单,而且也大幅降低了成本,增强了口感,成功登上百姓餐桌。总投资6亿元的斯图加特航空自动化项目现已投产,并生产出首批“工业定制”机器人,这批被称为“最巧”的焊接机器人将分散到世界各地,为一些精密仪器做焊接服务,其先进的装备制造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
“全区发明专利比重从12%提高到35%以上,专利整体结构大幅优化。同时,我区逐年加大专利成果扶持力度,科技计划立项已经成为撬动我区发明专利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的重要支点,民生工程专利也占有较大的比重。”据相关负责人介绍,两年来,区科技局分别对136个重点科技计划项目的研发、中试和产业化阶段进行支持,共下达重点科技计划项目经费4000万元,项目共涉及专利成果349个,其中发明专利101个,涉及民生的专利达近百项。
专利及产品不受侵犯 据介绍,新区将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和维权援助力度,健全司法保护和行政保护协调机制,假冒专利年结案率90%以上。强化各功能区、各政府部门间的知识产权协作能力,在海洋产业领域率先建立知识产权预警和应急机制,加快推进知识产权仲裁院和法院建设,形成集申请、执法、维权、仲裁、诉讼“五位一体”的知识产权工作体系。
“新区将围绕西海岸新区海洋经济发展定位,推动知识产权管理创新和政策先行先试,加大科技金融工作开展力度,推进科技载体和专利联盟建设。”黄岛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新区将搭建知识产权评估交易、人才培训等两个公共服务平台,设立知识产权运营基金,搭建海洋科技“专利池”,建立向第三方开放的横向和纵向许可机制,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引领产业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发展。
万人发明量达12件 按照新区规划,争取到2017年,全区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2件,有效发明专利达到4000件,境外专利申请年均增长30%以上;国家知识产权试点、中国山东专利明星企业100家以上,50家企业通过国家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认证;建成国家海洋知识产权交易、展示和育成中心,全区专利实施率达到80%以上。
据介绍,围绕新区海洋产业功能定位,青西新区将在海洋科技、高端制造、节能环保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方面建立专利信息数据库,探索建立专利信息分析与产业运行决策深度融合、专利创造与产业创新能力高度匹配、专利布局对产业竞争地位保障有力、专利价值实现对产业运行效益支撑有效的工作机制。率先在海洋生物、海洋资源综合利用与新材料、海洋可再生能源与环保、海洋电子仪器仪表及深海勘探设备等领域,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核心自主知识产权。推动重点产业的专利协同运用,培育形成专利导航新兴产业发展的新模式。
记者 王汉峰 通讯员 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