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2015年城阳区教育发展共同体改革正式拉开帷幕,这是为推进全区教育均衡化进行的特色改革。现场,16家学校签署协议,组成7组“发展共同体”。据悉,发展共同体学校间将在统筹招生培养、统筹教师资源、统筹课程建设、统筹教学研究等方面深入合作,共建共享教育资源,保证每一位市民子女“上好学”。
16家学校签署共同体协议
4月24日下午4时许,城阳区实验小学与城阳区棘洪滩小学签署“教育发展共同体”协议,后期双方将在招生、教学、教科研、课程等诸多方面进行合作。当天,城阳区实验中学与城阳十中,城阳区第二实验中学与城阳十七中、北京师范大学青岛附属学校与上马中心小学等共16家学校组成7组“发展共同体”。
“签署协议的这7组共同体是局属义务教育学校与街道学校间的横向组合,后期将继续探索初中小学间纵向合作方式,构建初中与小学纵向衔接的办学模式。”城阳区教体局工作人员介绍,目前上马街道城阳六中与街道所属4所小学间的衔接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纵向模式预计于今年秋天正式启动,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小学升初中的衔接短板。
此外,教育发展共同体的组建方式还有局属实验学校招生共同体,像实验小学、实验二小、实验二小(分校)、实验三小就是一个招生责任共同体,共同承担城区招生任务,又有各自的招生范围,同批次招生时优先招收本校服务范围内生源,剩余学位优先向共同体内其他学校同批次不能接收的生源开放。
学校间互助共同进步
城阳区教体局工作人员介绍,发展共同体学校间将打破原有的老师交流方式,互换比例更高,且针对性、目标性更强;共同体合作周期要在3~5年,保证学校间的深入合作,更好地互帮互助;同时,学校间在诸多方面共同规划,合作起来更加系统,减少了盲目和混乱。
北师大青岛附属学校与上马中心小学早在半年前就开始试点发展共同体改革。城阳北师附校的三名省级以上优秀教师承担了上马中心小学语数外三门课程的教学展示任务。上马中心小学校长肖相仁认为,这种教学展示活动,发挥了北师附校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名师上课、听课、评课的理念、思路和技巧对学校老师影响很大。“我们从上马中心小学老师身上学到了很多,像工作的认真负责,还有在学生养成教育上的成绩。”北师大青岛附属学校校长李玲介绍。
城阳区教体局工作人员介绍,共同体学校间,不管是帮的一方,还是被帮的一方,可以教学相长,都能互助受益,发挥“1+1>2”的效应。“教育发展共同体最大的好处就是实现学校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这对学校来说是很好的机会,对老师们的专业化发展来说是很好的平台。”城阳区教体局工作人员介绍,当然最终受益的是学生,保证每位市民的孩子都能上好学。
今年计划覆盖半数以上学校
除了学校间、教师间的交流合作,共同体学校间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增加学生间、家长间的联系交流。记者了解到,当天结成共同体的城阳十七中与城阳区实验二中目前已进行了多次尝试。去年11月,两所学校的学生一起绕白沙河徒步拉练,还组织篮球、排球等友谊赛,一起参加海洋节活动等,学生间还通过书信等形式进行交流,家庭间组织联谊活动。“这不仅增进了情感,也能使两所学校更好地融入彼此。”城阳十七中一位老师如是说。
据了解,城阳区教育发展共同体内涵很广泛,综合了教育联盟、学区制建设、名校设分校、与高校合作办学等多种合作形式,是城阳区为促进教育均衡化发展进行的特色改革,目前已覆盖全区25% 的学校,计划2015年全区50% 以上中小学参与“教育发展共同体”改革,并取得初步成效;到2016年秋季,全区85% 以上中小学参与“教育发展共同体”改革。记者 焦红红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李敏娜]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