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多次转机,历时两天,从北京抵达北极黄河站,在低温度高纬度环境下,试飞旋翼无人机……昨日,记者从山东科技大学了解到,该校测绘学院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2012级硕士研究生李新情,4月中旬赴北极斯瓦尔巴群岛(挪威)新奥尔松地区的中国北极黄河站,开展了为期23天的科学考察任务,在极地首次试飞旋翼无人机。
半年培训 带着无人机抵达北极 “我的专业属于山科大与北师大联合培养,之前一直在做极地研究,这次来极地做飞行测试只有一个名额,很幸运我能有这次机会。”此刻还身在北京的李新情介绍说,他这次在北极考察的主要任务是测试旋翼无人机在极区特殊环境下的飞行状态,评估无人机在极区作业的可行性,记录无人机作业时的飞行参数,为进一步改进旋翼无人机使其更适应极区作业提供参考数据。
为了准备这次的极地之行,早在去年12月,李新情就开始了针对无人机的培训。“我的专业不是无人机,之前半年一直在做各种培训,进行知识储备,因为黄河站在挪威境内,办理签证和申请起飞空域,也需要大量的材料。”4月14日,经过近半年准备的李新情,与中国北极黄河站春季考察队另外12名队友一起,从北京国际机场出发,途经斯德哥尔摩、奥斯陆、朗伊尔多次转机,最终于4月16日下午到达中国北极黄河站所在地新奥尔松。与他一起经历多次辗转颠簸的,还有一个长宽高均为60厘米的箱子,里面装的就是国内已经有着普遍应用的旋翼无人机,但在极地地区,旋翼无人机还是第一次出现。
多次调试 旋翼无人机成功试飞 “当地和北京有着6小时的时差,而且现在北极处于极昼,作息上有些紊乱,第一次见到被冰雪覆盖的大地,也觉得很新奇兴奋。”从抵达的第二天开始,李新情就开始了紧张的调试工作,先后在室内和站区附近完成了对无人机系统的组装和调试。虽然在国内应用广泛,但到了低温度高纬度的极地环境下,无人机磁罗盘等都需要重新调整,而因为只携带了一架无人机,保证无人机的安全也显得尤为重要。
针对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李新情一方面自己想办法,另一方面也积极地与国内的工程师沟通,尽快地将出现的问题解决。与国内沟通方面,由于存在时差,有时李新情会等到凌晨才能跟国内的工程师进行实时沟通。此外,他还多次到野外实地踏勘,为无人机选择合适的起降场地。4月份新奥尔松还被厚厚的雪覆盖,松软的雪面可能会造成无人机降落时起落架着力不均匀发生侧翻,所以选择的场地应尽量平整、坚硬。为此,李新情必须要通过徒步行走寻找理想的起降场地。他发现在有些略微突起的地方会因风吹积雪的原因,形成平整且坚硬的雪面,是无人机起降的理想平台,但因这种“平台”面积通常只有几平米,所以也对无人机的准确降落提出了挑战。
在经过一周的准备后,李新情认为可以到野外进行实地的飞行测试。“由于我所承担的项目现场执行人只有我自己,而要完成飞行作业还需要1到2人的辅助,所以在向站长和各位队友说明实际情况和困难后,大家都表示非常愿意帮忙。”李新情说,在其他队友的帮助下,经过多次调试,旋翼无人机终于试飞成功。
换个视角 451张照片记录北极 最终,李新情在新奥尔松地区成功地进行了9个架次的飞行,其中包含了两次完整的航线飞行,获得照片451张,拍摄视频总时长16分37秒。通过试验,记录了无人机的飞行状态,验证了旋翼无人机在极区低温、高纬环境下进行作业的可行性。据了解,长期以来我国对黄河站地区的冰川和海冰的监测以地面方式为主,极少用到卫星遥感等空间信息技术,实地工作辛苦且效率较低,而这次极地无人机试验的成功,将为更好地理解气候变化对北极地区的影响提供新的观测方式,大大提高观测的精度,促进我国在北极地区的气候变化研究。
记者 王晓雨 通讯员 李雷 韩洪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