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网6月19日消息 青岛要打造“创新之城、创业之都、创客之岛”,形成海洋创新环境需要良好的科技支撑和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随着海洋国家实验室与国家深海基地落户青岛蓝色硅谷核心区,这里也将成为青岛海洋科技发展的龙头,将不断涌出突显海洋特色的创新创业团队。要成为发展海洋经济和海洋创新的龙头,蓝色硅谷里的这两只国字号“龙眼”有啥优势?近日,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建立世界级海洋实验室 要成为海洋科技创新的高地,必须有高端的科研机构。目前,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第一届理事会已宣布成立,国内31名海洋科技专家与政府机构代表成为第一届理事会理事,标志着这个实验室历经10余年筹备,正式迈入运行阶段。第一届理事会由国内31名海洋科技专家与政府机构代表组成,理事长由中科院院士陈宜瑜担任,理事单位包括中国海洋大学、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和国家深海基地等11个涉海科研机构。
记者了解到,目前,位于即墨蓝色硅谷核心区内的青岛海洋国家实验室主体已竣工,正在进行设备调试、室内外装修和室外环境营造。全部建成后将聚集一大批海洋科技领军人才,成为我国海洋领域最重要的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海洋科技成果创新基地,成为国内第一、世界第七大的海洋科研机构。
实验室内都有什么样的高端装备?又将引领哪些海洋科技的发展?据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管理服务中心主任王栽毅介绍,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总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国家海洋实验室的建设将围绕海洋环境科学与技术、海洋资源开发等六个重点研究方向,主要建设海洋药物及生物制品、海岸和近海工程等8个功能实验室,深海科研、大型仪器检测设备等10个重大平台。
蛟龙号落户蓝色硅谷 上天有神舟,下海靠蛟龙。作为与航天科技同等重要,同具国家战略意义的深潜科技,集大成者就是浑身都是高科技的蛟龙号载人深潜器。在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记者见到了深海基地管理中心技术部副主任丁忠军。“其实蛟龙号最大的科研创新,就是它作为作业型潜水器能潜到7000米深度,目前全世界只有它能做到。”丁忠军说,这得益于蛟龙号整体结构设计的创新。
在国际上具有尖端深海科技的蛟龙号在蓝色硅谷有了“家”,今年3月17日,结束了在西南印度洋科考任务的蛟龙号首次停靠蓝色硅谷内的国家深海基地,这不仅标志着青岛正式成为蛟龙号的“龙宫”,也昭示着青岛正在努力升级成为中国的海洋科考母港。
“国家深海基地是继俄罗斯、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的世界上第5个深海技术支撑中心。”丁忠军介绍,“蛟龙”号“安家”的国家深海基地占地面积390亩,海域62.7公顷,项目一期工程总投资5.12亿元人民币,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作为“蛟龙”号的母港,基地码头泊位可同时靠泊两艘6000吨级的海洋科考船。
海洋创新迎来新时机 记者了解到,这两个国字号海洋科研机构会为蓝色硅谷以及青岛的海洋科技创新提供创新科技支持,在推动海洋科技实力,带活海洋科技创新氛围,吸引海洋科技人才集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海洋国家实验室最大的特色就是采用首席专家负责制的管理方式。实验室今年的首要任务就是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探索科技管理去行政化。”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管理服务中心主任王栽毅认为,海洋国家实验室将从体制和机制上创新,充分调动和运用好科研资源与人员,为科研创新营造出了“海阔凭鱼跃”的自由环境。
“国家实验室立足于宏观协调,整合了不同地方不同归属的许多海洋科研机构,尽可能避免了以往科研院所分散、交叉、重复、封闭等痼疾”,王主任进一步阐释国家实验室的管理创新举措,他还着重提道:“行政部门退一步,把自主权交还给身处科研创新第一线的科学家们。”
国家海洋局副局长陈连增曾表示,国家海洋实验室有得天独厚的人才、装备、政策和资源优势,希望利用这些优势,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发挥人才集聚、学科密集、资金多元和机制创新等有利因素,围绕海洋事业发展的重大现实和长远需求,组织开展创新性研究,做出新理论、新成果和大成果,引领海洋科技发展,服务海洋强国建设。
[编辑: 董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