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近千万留守儿童“一年到头见不到父母”时,社会能为他们做的不是感叹,不是摇头,而是务实地面对问题,踏实地解决问题,不回避不动摇,沿着正确的方向加速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这是改革才能提供的温暖和慰藉。 6月18日,“上学路上儿童心灵关爱中心”在京发布了《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2015)》。白皮书指出,在1054名留守儿童中,有11.1%的学生与父母每月见面3~4次,32.7%的学生一年能见父母5次以上,11.7%的学生一年能见父母3~4次,29.4%的学生一年能见父母1~2次,15.1%的学生一年都没有见过父母。按照留守儿童总数6100万测算,全国约有1793万农村留守儿童一年只能见父母1~2次;约有921万孩子“一年到头见不到父母”。(6月19日《中国青年报》) 因为原有城乡二元体制的割裂,因为城乡经济发展的失衡,进城务工成为农民谋生的一种主要方式和必然选择。这种方式和选择,在经济层面上解决了农民的生存和生活问题,但同时也产生了留守儿童、留守老人这样的群体。尤其是对于孩子来说,父母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是缺失的、缺位的,他们必须面对和习惯没有父母的童年与成长。
虽然,毕节留守儿童自杀只是一个极端事件,但留守儿童现象带来的问题却不容忽视。有人会说,这几乎是一个无解的难题。如果不出去打工,农民的生活问题怎么解决?而且,外出打工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孩子的成长环境,这其实是一件好事。问题是,社会是否可以做得更多?
问题总要解决,哪怕解决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哪怕解决的效果最初可能并不明显。因为,如果问题不尝试着解决,并着力加速去解决,问题便会产生更多连锁反应,甚至可能固化下来无法解决。对于留守儿童问题也是如此。既然,父母必须出去打工,那么是否可以给他们更多回家看看的时间和自由?是否可以给他们更多的机会和平等的待遇,让他们有能力在城市安家立业?甚至,更长远地看,是否可以加快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让他们也可以回得去?这些内容都是改革应有的内涵,留守儿童“一年到头见不到父母”的尴尬,提醒改革必须加速。
当然,这些问题的解决都不容易。但是,当近千万留守儿童“一年到头见不到父母”时,社会能为他们做的不是感叹,不是摇头,而是务实地面对问题,踏实地解决问题,不回避不动摇,沿着正确的方向加速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这是改革才能提供的温暖和慰藉。既然,“一年到头见不到父母”是历史和体制带来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有力而及时的改革。
半岛网辣蛤蜊评论(
http://news.bandao.cn/lagala/)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刘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