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强制戒毒所回访:戒后复吸五大因素在作怪

2015-06-26 07:51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曾经是青岛某大学学生的一名戒毒者讲述自己吸毒的经历。



警官在指导戒毒人员使用发泄释放类辅助治疗设备。



戒毒所会定期组织看电影。



  吸毒-戒毒-复吸-再戒,即使明知毒品危害,许多人仍然在这条路上不断循环。近日,山东省鲁中强制隔离戒毒所对2015年3月31日前解除强制隔离戒毒的80名回归人员进行了复吸情况跟踪调查,其中包括67名青岛人,13名潍坊人。经过调查,个人毅力不强,家庭关爱不够,进入社会后受歧视,缺乏技能找不到工作,毒友的诱惑以及社会帮戒机构的缺乏,是导致出所人员复吸的主要原因。

  意志强弱成决定因素

  据悉,在我国,吸毒人员强制戒毒后的复吸率超过95%。即使经过两年的强制隔离戒毒,生理和心理上的依赖都基本戒除,当他们重新踏入社会,受个人跟周围社会因素的影响,也很容易踏上复吸的道路。为了寻找复吸的原因,山东省鲁中强制隔离戒毒所根据现实生活中吸毒人员的构成进行抽样,选取了80名出所人员进行回访调查。

  这些人中年龄最小的20岁,最大的50岁,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的62人,高中学历及以上的18人。除此之外,未婚的39人,已婚的31人,离异的10人,其中回归后结婚的3人。

  调查表明,个人因素在戒毒成败中起核心作用。在问卷调查中,“你认为走向成功戒毒者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的选项中,80%以上的人员选择了“戒毒决心大,意志坚定”选项。另外,从调查结果中也发现,凡是成功戒断的人员,由于对毒品的危害有切身感受,对家人表现出深深的愧疚,这对他们触动很深,促使他们下定决心改变过去的生活方式,从而能够长期坚持戒毒。

  山东省鲁中强制隔离戒毒所教育科副科长郝庆福说,复吸的人群中,有的人员因为人格扭曲和心理缺陷未得到有效改善,缺乏那些正面情绪如自尊、自信以及对生活的热情,脑子里面整天想到的就是毒品。他们回归社会后,很容易走上复吸的道路。

  家庭支持是戒断关键

  在对成功戒断的回归人员调查中,他们都表示家人的关心、支持和帮助是他们能够成功戒断的最主要原因。调查显示,在回答成功戒毒的主要原因时,认为与家人关系密切,家庭和睦且对自己理解支持占到了95%以上,特别是健全、和睦的家庭,家人始终不离不弃,使他们心里产生温暖感,没有了后顾之忧。

  不过,很多人则因为曾给家庭造成了巨大的精神伤害和经济损失,不少亲人感到“伤透了心”,这让家人从最初的同情、关心变成了愤怒、失望,甚至导致父母不认,妻子、儿女离去。处于这样的家庭环境中的出所回归人员大多心灰意冷。他们觉得无所寄托,又会选择通过毒品来逃避现实。

  需要有份稳定工作

  郝庆福说,通过对学员的调查了解,目前吸毒的人员出现了一个新的特点,70%以上是城市周边郊区或者农村到城市打工的人。这些人年龄多在18到25岁之间,初中刚毕业甚至没毕业就去城市打工。既没有学历,也缺乏相关的专业技能,他们到城市之后找不到一份稳定的工作。有些人则跟着“老大”混,很多人都是这样染上了毒品。

  调查显示,70% 的被访者认为戒毒者需要有份工作,52%的被访者认为导致自己复吸的原因是就业难,33% 的受访者认为戒毒场所应该加强技能培训工作。调查数据显示,戒毒人员回归社会后,就业成为他们尽快融入社会的关键因素。

  社会宽容度仍缺乏

  通过调查,社会帮教服务好的地方,戒毒人员复吸率明显要低。但是,目前,机构不到位,责任不明确,一般情况下,强制戒毒人员回归社会的相关工作,主要是由地方司法行政机关和社区来做,但是工作人员配备少,保障资金缺口大,管理责任和工作措施弹性很大,脱失率很高。

  郝庆福说,很多人出去之后复吸,多是逃离不了原来的朋友圈。另外,社会群体的偏见和歧视也是他们抵抗不住原来毒友拉拢的原因之一。在调查中,大部分出所回归人员表示很想融入社会,过正常人的生活,但是在别人看来,他们身上有永远洗不掉的污点,社会上大多数人对他们回归社会后难以信任,抱着歧视或者不友善的态度,在这样的情况下,相当一部分人会对生活失去信心,重新吸毒以求解脱。

  回归人员要“零脱失”

  郝庆福说,戒毒工作是一个系统的社会工程,仅靠两年的强制戒毒难以根除他们的“心瘾”。他希望能建立家庭接回制度、回归报到制度和特殊人员接送制度,,保证回归后“零脱失率”,以便日后能有效进行动态管控和跟踪帮教。

  回到社区或者是街道之后,建立戒毒回归人员后续管理档案,及时掌握戒毒回归人员的情况。另外,戒毒回归人员也需要进行定期跟踪回访,时刻让他们保持警醒。

  同时,社会及其家属也应多提供正面的帮助。戒毒人员所在地可以通过争取财政保障、社会捐助等渠道,筹集后续帮扶基金。在再就业和创业方面,社会应给予戒毒人员一定的宽容,相关部门也可以给予一些优惠政策。如果能在一些城市开设戒毒福利工厂,对戒毒人员这一特殊群体,进行就业安置和就业培训,使得他们回归社会后,能及时得到就业帮助,免受歧视和排斥,同时也便于跟踪帮教和教育。另外,戒毒者家属也应当建立信心,帮他们戒除毒瘾。

  文/本报记者 孙桂东 图/本报记者 孟达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