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对加分态度暖昧是种抗议

2015-06-28 09:12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文/晏扬

  高校是高等教育的责任主体,承担着录取、培养学生的职责,对于优先录取什么样的学生,高校理当拥有更多的发言权、决定权。地方确定加分项目,要求所有高校遵从,自然会引起一些高校的不满,所谓“态度暖昧”只不过是一种无声的抗议。

  截至目前,大多数“211”高校都公布了2015年本科生招生章程。在对待高考加分的态度上,这些高校呈现出三类态度:有些高校完全承认各地高考加分政策,既认可加分后形成的投档成绩,也以此分数作为安排专业的依据;有些高校在投档阶段承认高考加分,在专业分配时则依据实考分(“裸分”);还有一些高校对高考加分的态度暖昧模糊,甚至在招生章程中没有任何与加分有关的规定。(6月23日《中国青年报》)

  长期以来,各高校对高考加分政策一向是“全盘接受”的,但近年来情况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不仅一些高校对有些高考加分项目提出异议,而且有高校明确表示不予认可。譬如,2013年高考录取时,清华大学四川招生组明确表示,不承认四川“二级运动员”20分高考加分政策。

  如果说清华大学此举还只是针对高考加分造假,那么现在部分“211”院校对高考加分态度暖昧,或依据考生“裸分”进行专业分配,或优先录取“裸分”较高的考生,这些变化则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很多高校已不愿再盲目、被动接受地方确定的高校加分项目,他们希望在高考录取中拥有更多自主权,加不加分应该由高校说了算。高校才是高等教育的责任主体,承担着录取、培养学生的职责,对于优先录取什么样的学生,高校理当拥有更多的发言权、决定权。反之,高校优先录取什么样的学生,却由地方教育部门说了算,这在道理上说不通,并且与高校办学自主权相冲突。

  实际上,各个高校各具特色,选择学生有不同的标准,这个标准应该由各个高校自己把握。地方教育部门认为考生的某种特长应该获得加分,但有些高校未必看重这种特长。譬如,对于考生的“二级运动员”称号,有些体育特色院校可能很看重,愿意优先录取;而有些院校可能并不看重,不愿意优先录取,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地方确定加分项目,要求所有高校遵从,自然会引起一些高校的不满,所谓“态度暖昧”只不过是一种无声的抗议。

  如何解决这一矛盾?笔者认为,一方面,各地应尽可能压缩高考加分项目,没有必要的、可能导致弄虚作假的加分项目应一律取消;另一方面,应赋予高校对高考加分项目的“认可权”,即高校根据自身情况和招生取向,可以认可某些加分项目,将之作为录取依据;也可以不认可某些加分项目,不将之作为录取依据。如此,不仅让高校拥有更多招生自主权,而且有利于遏制高考加分乱象——那些不合理的高考加分项目,将会受到越来越多高校的抵制,直至其自然消亡。

  

半岛网辣蛤蜊评论(http://news.bandao.cn/lagala/)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林永丽]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相关阅读

高校 高考加分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