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带来新机遇 青岛渔船"撒网"印度洋

2015-07-15 08:07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青岛企业与马来西亚吉打州政府代表商谈并达成合作。受访者供图



  从中国内海的胶州湾到印度洋上的“明珠”——毛里求斯,一条由捕捞船开拓的航线已经成型,也许等不了多久,来自这个岛国的著名美食金枪鱼就能被端上国人餐桌。正在将这个美好计划付诸实施的,是位于青西新区的青岛鲁海丰集团。在负责鲁海丰海外项目的青岛鲁海丰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继生看来,很少有哪个行业能够比远洋渔业更加契合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内涵,在“一带一路”战略驱动下,青岛的远洋捕捞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毛里求斯、马来西亚等国,相继向鲁海丰伸出橄榄枝,一系列合作项目也相继落地。7月14日,刘继生又将启程赶往毛里求斯,广阔的印度洋激情荡漾,一片新的蓝海等待着与青岛相拥。

  到毛里求斯打鱼建港

  7月9日上午,青岛鲁海丰集团下属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继生拿出一幅地图,以中国青岛、马来西亚吉打州、毛里求斯为中心画了三个圆环,然后沿着海道把它们连在一起。他向记者介绍鲁海丰集团的“远洋渔业发展战略”:远洋渔船以青岛董家口港为大本营,向南绕过马六甲海峡,最后到达广袤的印度洋,与毛里求斯、塞舌尔等 国展开合作—— 渔船在那里满载而归,经马来西亚中转,运回青岛基地加工,然后销往东北亚市场。

  这条线路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部分“重叠”,鲁海丰集团称之为“南向南洋西进印度洋”。刘继生告诉记者,项目现在已经完成了最为基础的一环,即获得当地政府的首肯,以及货真价实的承诺。

  马来西亚吉打州政府出手颇为大方,划出方圆25平方公里的海域与陆地,再加上5公里的海岸线,这足够鲁海丰在马六甲海峡的印度洋入口建起一座渔港。“项目名是马来西亚北方农渔业产业园,这里将承担水产品短期仓储、加工、集散、配送等功能。”刘继生说,这个产业园的定位是物流枢纽,远洋渔船可以在此得到休整与补给,来自印度洋的渔货在这里集结,再运往青岛。

  除了在“地盘”上给予鲁海丰优惠,马来西亚还一口气批准了60艘渔船入渔许可。马来西亚授予中国渔业公司入渔许可,这对中国企业而言尚属首次,而60艘渔船的规模在世界范围内也不多见。两艘围网渔船每年可以捕捞5~6万吨渔货,倘若时机成熟,60艘渔船全部入海,可让鲁海丰升入“百万吨捕鱼量俱乐部”。

  更为重要的布局在印度洋岛国毛里求斯。刘继生用“极为关键”形容毛里求斯对鲁海丰的意义,这个陆域面积仅仅相当于青西新区的岛国,所拥海域却多达230万平方公里,渔业资源丰富,尤以金枪鱼为盛。2013年,鲁海丰集团获得毛里求斯渔业部6艘围网渔船入渔许可,这也得到了中国农业部渔业局批准,现已进入造船备渔阶段。

  “相对于马来西亚的60艘渔船许可,毛里求斯批准的入渔许可确实不多,但是每一艘渔船都很珍贵,都是一次机遇。随着合作的增进,渔船数量还会增加。”在刘继生看来,远洋渔船属于最为基础的“工具”,鲁海丰集团更看重毛里求斯的“平台”。

  “印度洋的面积比一个中国还大,有的渔船一年才靠一次岸,需要装备,需要补给,位于大洋深处的毛里求斯就像‘避风港’,这跟马来西亚的定位不同。”刘继生告诉记者,鲁海丰的愿景并不止于将远洋船队送往印度洋,更想在那里打造一个渔业服务基地,以毛里求斯为跳板,将渔业合作扩至其他东非沿岸国家。

  “跟渔船趋于饱和、充斥着欧美规则的西非海域相比,靠近东非的印度洋还是一片空白。”刘继生说,中国渔业公司在那里大有可为,“坐在家里干等着,别人不会找上门来”。

  远洋捕捞解困“无鱼之炊”

  作为在水产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行家,刘继生深知鲁海丰集团的“西进”战略既有利益驱动,又有渔业发展遭遇瓶颈的现实考量。“青岛曾经是世界级的水产品加工中心,坐拥东北亚大市场,渔业资源较为丰富,人工成本低廉,这里的加工企业据此赚取加工费,效益不错。但情况正在发生改变。”刘继生说,青岛水产品销路仍在,但人力优势已然丧失,很多加工厂招不到工人,更为致命的是,近海渔业资源趋于枯竭,国家对近海捕捞管控严格,许多加工厂难为“无鱼之炊”,往往是“干半年歇半年”。

  发展远洋渔业,解决原料之急,这是摆在渔业部门与相关企业面前的现实选择。2013年,青岛市政府出台了系列优惠政策和造(买)船补贴,鼓励具备能力的企业发展远洋渔业,抓住机会在海外建设渔业基地,引导更多的大马力渔船“走出去”作业,并在董家口港区建设国际水产品交易中心和冷链物流基地,以辐射整个东北亚地区。

  早于此前就已与东南亚沿海国家接触的鲁海丰,毫无疑问成为青岛市重点扶持的企业之一,并且承接了打造董家口港区国际水产品贸易平台的任务。

  鲁海丰集团想方设法“走出去”,布局马六甲海峡与印度洋,目的主要是把远洋渔业资源“引进来”。至于“引进”加工原料的方式,可以是通过自己组建的远洋船队撒网捕捞,也可以是通过搭建的平台吸引他国渔民。

  “我不认为我们在印度洋上的侧重点是捕捞,鲁海丰更希望凭借在毛里求斯、马来西亚以及青岛本土打造的平台优势,为中国台湾地区、日本及其他国家的渔船提供服务,通过市场竞争,将资源吸引到青岛集散交易。”刘继生告诉记者。

  董家口港区国际水产品交易中心目前已经开工,据刘继生介绍,这个投资多达百亿元、占地12平方公里的综合性基地,初期交易量能有100万吨,而运营成熟以后的交易量更为惊人—— 可达300万吨。按照鲁海丰集团的设想,交易中心集采购交易、冷链物流、加工配送、工人食宿、渔业休闲为一体,将众多分散经营的加工厂汇聚到一起,能够降低用人成本,避免重复建设,发挥集聚效应。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许多加工企业出于成本考虑,会对政府排污规定阳奉阴违,现在由交易基地集中排污,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问题。”刘继生希望这个基地完全建成以后,配合青岛——马来西亚——毛里求斯的物流链,青岛加工企业没必要再“满世界找原料”。

  民企“走出去”有底气了

  对于鲁海丰这种志在远方大洋的企业,“一带一路”的影响不可谓不深。“‘一带一路’出来前,我们企业也在往外走,但往哪走、怎么走,没有明确思路,有了这个战略,心里就很透亮了。”刘继生早年从中国水产公司进入鲁海丰,他经历过企业在海外四处探路的迷茫期。鲁海丰曾考虑将远洋船队驶往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方向,但遭遇了一些挫折,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提出以后,最终敲定西进印度洋。

  “过去外出商谈合作,没有什么底气,别人会轻视你。现在民营企业的背后是国家战略,经济支撑、市场后盾都在,这就是我们走出去的‘底气’。”刘继生认为“一带一路”是“非常聪明”的思路,它的要义在于不仅让走出去的中国企业获益,也会给当地政府及民众带来机遇,这种放在明处的游戏规则让双方合作变得“敞亮”。

  马来西亚吉打州位于该国东部,拥有8000多艘大小渔船,但是当地经济落后,仓储和运输都成问题,对当地政府和渔民来说,鲁海丰投资的产业园是他们对外交流的一扇“窗口”。“当地人之前会有抵触和警惕,认为我们是去抢夺资源了,‘一带一路’可以打消他们的疑虑。我们获得了中转枢纽与资源,他们获得了仓储和销路,这是一个双赢的过程。”刘继生告诉记者,“马来西亚政府现在比我们还积极”,计划将当地的渔业项目平移至产业园内,希望搭上“一带一路”的顺风车。

  另外,刘继生认为一些走出去的中国企业遭遇失败,并不是因为他们做不来生意,而是因为合作国时局不稳,政策充满变数。这是“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难题。“‘一带一路’可以让我们规避这种风险,中国企业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往往上升到政府与政府之间,这种状态更为稳定。”

  今年5月10日至11日,青岛市委书记李群率包括鲁海丰负责人在内的代表团,对毛里求斯进行访问,就“一带一路”商务合作展开对话。李群一行拜会了该国农业部长普里杜特·昆住,不可避免地谈到了鲁海丰的投资项目。市委书记与渔业部长之间的对话,让原已签署协议的合作趋于稳固。

  7月14日,在中国驻毛里求斯大使的“催促”下,刘继生赶赴毛里求斯,他将就渔业基地选址问题,与该国政府官员进行协商。

  政府搭台,企业组团

  在与毛里求斯的谈判过程中,刘继生颇有感慨的一件事是,民营企业走出去以后往往“单打独斗、势单力薄”,有很好的机会但是力不从心。

  毛里求斯酒店行业几乎被欧洲国家垄断,饮食风格与休闲方式专为欧洲游客量身打造,但是随着中国与毛里求斯的关系持续升温,前往该地旅游的中国游客越来越多,文化习俗存有差异,游客之间经常发生矛盾。

  “欧洲游客喜欢安静,躺在沙滩上晒太阳,中国游客就喜欢热闹,没准还会找地方打麻将。中国驻毛大使说这个机会不错,建议我们在当地搞酒店,但那不是鲁海丰的长项呀。”刘继生的想法是,让不同领域的企业走到一起,发挥各自优势,抱团发展。

  “毛里求斯政府官员以前表态说给一个小岛,比海岸线成本小,让我们自己去开发。可是哪里用得着呢?如果不同的企业抱团,各用所长、各取所需,这就是一个不错的机会。”在刘继生看来,政府部门可以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搭建平台、制定规则,将有实力有想法的企业组织在一起。

  刘继生说,在参加一些商务会议时,曾有官员提醒他们: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两大教训是盲目进去和一哄而上。

  “企业走出去了就是代表国家,不该相互拆台、无序竞争,应在共同的规则下面做事,互惠互利。没有规矩会害了自己。”刘继生认为企业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是苦于没有机制与思路解决,“一带一路”则提供了这样的机遇,在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合作国家之间形成良性互动。

  “‘一带一路’是走出去的问题,对一些行业来说更是生存的问题。”刘继生说,青岛水产品加工厂多达数万家,面临产能过剩的难题,以前卖价上亿元的加工厂都有人要,现在降至两三千万元却无人问津。

  “一带一路”是释放某些行业的过剩产能,因而走出国外更需要合理有序,既给当地带来实惠,又能促进国内经济良性发展。

  记者 何利权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相关阅读

渔船 印度洋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