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旅专业学生实训。
学生在思圣园晨读。
莱西市职业教育中心于2013年4月通过教育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财务部三部委评审复核,被列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立项建设单位,正式启动建设工作。中央和地方政府投入建设资金1918万元,建设服装设计与工艺、数控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旅游服务与管理四个重点建设专业和“追真求美”文化校园、“E网通”智慧校园两个特色项目。
通过两年建设,校容校貌、师生风貌、内涵品质、办学质量、服务能力、示范辐射得到了极大提升。一是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新建国家级实训基地1个,青岛市实训基地2个;设备总值由原来的2807万元增加为5508万元,打造了传统文化与职教特色鲜明的“文化校园”和人与数灵动的“智慧校园”;二是“双师”力量进一步加强,培养专业带头人7名、骨干教师11名,校级名师5名,12名教师参加国家级培训,5名教师赴德国、中国台湾研修,拥有硕士学历或学位的20人,双师型教师148名,60名行业企业技术骨干、高校教师到校担任兼职专业教师;三是模式创新进一步优化,形成了“校企(产教)一体化”办学模式、构建起“规划生涯、夯实基础、工学一体、就业创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行了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构建起“三五三”多元化评价体系;四是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学校被确定为山东省乡村旅游培训基地、青岛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青岛市汽车维修工技能鉴定基地、莱西市退伍士兵培训基地,学校是青岛市汽车维修工、服装制作工、中式烹调师、计算机操作员等技能鉴定基地。五是示范辐射进一步增强,学校先后被推选为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校长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国家示范性职业学校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计划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课题组组长单位。两所域外学校成为帮扶友好学校。学校的创建工作得到示范校专家评委和上级领导及同行学校的高度好评。
一、机制引领高效推进
1.健全管理机制。学校成立了示范校建设领导小组、质量监控小组、专家指导小组,全面负责建设项目的规划与组织、考核与督导、咨询与指导;设立了示范校创建办公室,协调统筹创建工作;成立了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建设等12个项目小组,与项目负责人签订责任书,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制定了《示范校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示范校经费管理细则》等制度;实行计划、过程、质量、资金“四管理”。建立示范校建设专项资金账户,专款专用、单独核算。
2.创新工作机制。由市教体局领导牵头,多次召开总调度会,及时汇总意见,部署下一步建设思路及任务要求;由创建办牵头,对建设工作实施周汇报、月调度、学期验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取得经验迅速推广;每月出版一期《示范校建设简报》,在“示范校建设专题网站”上及时公布建设动态、阶段成果、密切跟踪、全面监控;开展“示范校建设与教师幸福”大讨论活动,调动全员参与积极性,从而形成齐抓共管、全员参与、共同成长的建设局面。
3.建立监督考核机制。建立项目管理、监督、评价机制,实施目标考核和绩效奖惩,定期公布项目进展和资金使用情况,对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的实行责任倒追。
4.建立咨询指导机制。依托行业企业,组建专家指导委员会,定期邀请专家会诊指导。
二、改革引领模式创新
学校探索实践“政府主导、企业参与、行业对接、产教融合、共建共营共育、混合所有制”的一体化办学模式;构建起“规划生涯、夯实基础、工学一体、就业创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进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改革,重点推行项目教学、技能打包教学、仿真实训教学和情景模拟教学,建成含有通用性资源、仿真实训资源、数字图书馆三大类数字化教育资源平台;建起优秀教学案例、微课、ppt课件等约3T容量的教学资源;构建起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公共平台+专门化方向”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完成青岛市级精品课程6门,莱西市级精品课程12门,校级精品课程29门;开发校本教材32本,由国家正式出版了29门精品课程,实现“教学环境与职场环境、教材内容与岗位技术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个紧密对接。
打造智慧校园,建成校园“E网通”。建起16个应用服务平台,集成校园e网通网络服务平台,网络全覆盖,校园一卡通,提高了信息化教学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搭建起“三五三”多元化评价体系。即以能力为本位,以“德、智、体”为三线,以评价内容和指标细化为五个层级,以学校、企业、社会三方为主体的多元化评价运行体系,实现学生评价的激励性、导向性和发展性。
三、集团引领校企一体
以集团化办学为依托,推进校企深度合作。由学校主导、青岛红领集团牵头组建“红领服装职教集团”;参与青岛市“汽车维修业职教集团”、“电子信息业职教集团”、“现代制造业教育集团”、“财会金融业职教集团”、“旅游服务产业教育集团”。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发展。
“校企一体化”办学真正落地开花,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与企业共建一体化实训中心“鑫源阳光酒店”;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与企业共建“青岛昌尔利服装有限公司”,实现教师“双岗双责提素质”,学生“轮岗顶岗提能力”。
建立“校中企”、“企中校”。汽修专业依托实训基地,引企入校,将企业生产任务转化为学生实训项目,实施“双导师”跟单实训;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与青岛豪邦度假村、中国国旅建立“企中校”,实施工学交替。两年新建3处校内实训基地,新增13处校外实训基地,实现“产教一体、工学一体”。
实施企业“订单”和“冠名班”培养。学校与海尔集团等76家企业实行订单培养,订单培养率达87%;设立企业冠名班60个;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达98%以上。
四、专家引领人才强校
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通过专家引领、内训外聘,打造一支“师德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能高”的“四高”师资队伍。
一是建立专家指导机制。成立专业建设委员会、教育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定期邀请专家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指导评估;每月邀请专家到校进行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示范校建设、课程建设和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技能大赛指导与培训等。二是建立兼职教师聘用机制。聘请行业企业技术骨干、高校教师担任兼职专业教师,及时将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传授给师生,提升专业教师实践技能。三是建立“双师型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梯次培养机制。坚持“面向全体,培养青年,发展骨干,推出名师”的工作思路,建立教师成长档案,为不同层次教师搭建成长平台。四是启动“教师素质全员提升工程”和“名师培养工程”。加强师德建设,开展“诵经典、铸师魂”活动,提升德育工作能力;组织教师技能大比武活动,优质课、公开课评选活动,以赛促练、以练促教,提升专业教学能力。五是加强教师进修与培训。定期安排教师入企实践、企业挂职、高校进修、出国研修、国家级培训,积累更新实训教学所需技能和实践经验,提升实训指导能力。六是鼓励教师参与教改实践。组织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案例征集,教学心得撰写,提升教育科研能力。七是举行“师带徒”活动,选派青年教师赴名校研修,通过拜师学艺、跟踪听课、汇报展示、总结提升等形式,加快青年教师成长步伐。
通过经典诵读、技能比武、企业挂职、出国研修、高校进修等多种形式,教师的德育水平、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大幅提升:教师在青岛市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50篇,参加青岛市级以上课题5项,参加技能大赛获青岛市二等奖以上20余项,5名教师被推选为校级名师,2名被推选为莱西市级名师。
五、文化引领孝信达人
学校以“追真求美”为主线,构建“传承—修身”德育模式,以“两园一场”(思圣园、知行园、青年广场)环境文化和“四项活动”(读书、文艺、体育、社会活动)、素质拓展为载体,以“仁孝、自信”教育为两大主题,引“传统文化、励志文化、企业文化”进校园,打造环境优雅、景物传情、具有鲜明职教特色的校园文化。引领师生追真、求美、向善,提高人格涵养、道德修养和职业素养。培育学生有爱心、立信心、自身树正气、与人讲义气、创业有勇气,形成“两心三气”职教学生尊严养成教育新模式。
2014年2月,创建了“孝信达人”青岛市德育品牌;论文《开展仁孝自信教育 提升师生人文素养》获中国职业技术学会德育工作委员会评比一等奖,并在全国学术年会上做典型发言。2013年6月,承担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课题《构建仁孝自信文化校园,培育崇德向善君子人格》的研究;承担青岛市“十二五”课题《实施仁孝教育,提升中职生品行素养》的研究,此课题被列为青岛市教改实验项目,并获优秀成果一等奖。2014年10月,承担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孝信篇课题被评为青岛市中等职业学校精品课程;2014年7月,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国学研究中心确定我校为“全国国学教育联盟学校”。
六、创新引领卓越品质
通过示范校创建,学校发生了巨大变化。提升了创新卓越的办学理念;建设了环境优雅、景物传情、具有质朴纯真和鲜明职教特色的校园文化;提升了干部师生的精神文明素养,广大干部师生干事创业、吃苦耐劳、攻坚克难精神得到极大历练,涌现出大批不计报酬、无私奉献,舍弃小家顾大家的可歌可泣的感动人物;办学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每年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大批合格毕业生,毕业生“双证书”率100%,就业率达98% 。近三年学生参加技能大赛,荣获国家级一等奖2个、二等奖7个、三等奖6个;山东省一等奖1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2个;青岛市一二三等奖累计150个。近三年春季高考本科达线人数241人,录取率稳居莱西职业学校第一、青岛市同类职业学校前列,有20名学生夺得青岛市高职升学专业状元。
办学效益和质量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学校被确定为青岛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服装专业成为“山东省示范专业”和青岛市“双高”名牌专业;旅游专业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职业学校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计划“旅游服务与管理”课题项目组长单位;被确定为山东省乡村旅游培训基地;数控专业为“莱西市退伍士兵培训基地”,汽修专业被确定为“青岛市汽车维修工技能鉴定基地”;每年为服装制作工、中式烹调师等10多个工种提供职业资格鉴定,年均鉴定1800多人次;年均培训企事业单位在职职工、下岗职工、退伍军人、农村剩余劳动力8000多人次;培训乡村导游员150人次,培训世界休闲体育大会志愿者1200人次。
七、示范引领辐射带动
学校先后四次组织召开了全国“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课题会”;对接2015世界休闲体育运动大会,成功举办了旅游产业对话会;成功承办了由省内12所职业院校和72家企业参加的莱西市校企合作交流会。
东营中等职业学校、青岛经济职校、即墨一职专等学校教师先后到校开展专业建设交流活动,与东营中等职业学校、青岛经济职校结成结对帮扶学校,在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模式、产教融合、校企一体化建设等诸多方面达成合作意向。
学校取得的改革成果,得到了各界的肯定。国家教育部和省、市有关领导多次莅临学校指导工作;产教一体化办学模式和“仁孝、自信”德育品牌在国内推广;办学经验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中国青年报》、《青岛日报》等许多媒体报道,在社会产生极大的反响。
新起点,新征程!未来,学校将继续沿着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的轨迹,坚持改革有力、创新有方、示范有效,为打造特色品牌名校、助力区域经济腾飞而自强奋进!
文/图 程绍旭 李建云 孙澳丽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王泯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