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南8月26日讯(记者郝园园) 8月26日晚,国际历史学会—积家历史学奖颁奖典礼在山东会堂举行。记者了解到,本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首次设立该奖项,获奖者是来自法国的历史学家塞尔日·格鲁津斯基。
当晚,国际史学委员会主席玛利亚塔·西耶塔拉为塞尔日·格鲁津斯基颁奖,奖品为一枚勋章和一块积家手表。玛利亚塔·西耶塔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个奖主要是为了奖励那些通过著作、出版物或者教学等方式,在其研究领域里表现卓越的历史学家,其工作应该对历史学知识有显著的贡献。
“目前这个奖项规模较小,但却可以说是历史学领域里的诺贝尔奖或者菲尔兹数学奖。”玛利亚塔·西耶塔拉说,通过这个奖,国际史学委员会可以鼓励杰出学者在历史研究上的创新。同时,也提高了委员会的公众知名度。
据介绍,塞尔日·格鲁津斯基就职于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和法国高等社会科学院,是一位写就了许多著作的杰出历史学家。记者了解到,作为16~18世纪拉丁美洲史的专家,塞尔日·格鲁津斯基是全球史和跨国史的发展先驱,这部分历史研究方向代表着目前主要的历史研究趋势。其主要著作有《思想的混血儿》《鹰与龙:全球化与十六世纪欧洲在中国和美洲的征服梦》。汉语大词典出版社曾于2001年出版其著作《阿兹特克:太阳与血的民族》。
专访 西方还需要努力理解中国
作为首位获奖者,法国历史学家格鲁津斯基教授和记者交流了自己对全球史观的理解,以及对中国社会的认识。在他看来,在多元化世界中,关注全球史也要用多元化的角度去看待。
基于文化的多样性,每个民族、国家心灵当中都有自己的全球史。如何看待这种基于不同文化多样性的全球史的多样性呢?格鲁津斯基表示,今天的历史是全球化的历史,关键并不在于如何定义全球化,而是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理解对方,如何从不同的视角了解历史,了解过去就能更好地理解现在。
“每个国家在写全球史的时候都是从各自的视角去写,其实我们在看待历史的时候,应该采取一种批判的思维。这样,就可以避免民族性思维或者国家思维。”格鲁津斯基认为,最好的一种方式就是用多元化视角去理解历史。
格鲁津斯基自称是个实用主义者,在他看来,不管中国还是世界上其他国家,应该共同找到一种理解过去、理解历史的方法,寻求一种有效的途径,来达到促进友谊、共同进步的作用。
“在西方一些国家的历史教育中,他们对中国知之甚少。”格鲁津斯基说,正因如此,会造成非常危险的误读。他说,在欧洲、拉美等国家,年轻人通过电影院、网络等方式接触大量的中国信息,但如果不了解中国的文化和历史,可能就无法真正理解这些信息所传达的意思。
“对于美国人和欧洲人而言,当看到彼此的影视作品,多少对其中历史背景有所了解,因为欧美的历史实际上是联系在一起的。”但如果是不了解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就可能会有一些误解。格鲁津斯基对此有切身的体会,他说,中国导演贾樟柯的电影作品《世界》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但他却发现自己不知道怎么去解读这个电影。
在格鲁津斯基看来,西方人习惯用自己的视角去解读中国。当今世界充斥着新的变化,中国的“存在感”无处不在。因此,对各自而言,大家都应试着去理解对方。“我们都无可避免地需要努力去理解中国,理解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同时,他表示,现在有很多的西方学者研究中国,也取得了很多成果。其实,对中国而言,应该主动向外界去讲述自己的历史,不用一味等待西方人来讲述。
■专题会议
从马背到太空,历史与未来对话
本报济南8月26日讯(记者王法艳) 8月26日,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在济南举行了以“从马背到太空:技术进步与社会发展”为主题的专题会议,来自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及俄罗斯科学院的学者围绕马匹驯化和中国载人飞行、空间站建设等进行了交流。
当天首位发言人是来自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的学者李志鹏,他代合作伙伴袁靖发布了“中国早期马匹驯化研究”。马匹的驯养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早期人类将野马发展成畜养的马匹,不仅提供了生存所需求的肉乳,而且随着人口不断壮大,马匹开始作为交通和战争的工具,促进了族群的流动、迁徙。袁靖的团队研究认为,现在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属于家马的证据出自内蒙古和甘肃,时间在距今4000年至3600年左右。
从马背到太空,其间的技术跨越在中国经历了数千年的时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学者李成智指出,当国际空间站到达使用年限以后,中国空间站很可能成为轨道上仅有的大型有人照料载人空间设施。中国欢迎任何国家以各种方式参与合作,平等互利共享这一成果。这场专题会议的召集人是来自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张柏春,他告诉记者:“从马背到太空的主题是大会组委会确定的,他们希望科学与史学这两个学科能来一次交融、碰撞。这次讨论证明了优秀、先进的技术是可以跨越国界、让全人类共享的,是为全人类做出贡献的拓展路径。”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张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