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13年,他把一支3000人的自发抗日武装发展成东北抗日联军最强部队;短短13年,他从一位普通警察成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军长;还是这短短13年,他的名字让日寇闻风丧胆,想尽办法要将他解决掉。
他叫柴世荣,胶州市洋河镇魏家庄人。可能大家对他并不熟悉,但在东北他可是响当当的人物。提到他,鲁青抗战史研究专家张成先生竖起大拇指:“咱青岛的抗日将领中,柴世荣的军衔应该是最高的,这是咱青岛人的骄傲啊。”本期《发现青岛》,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传奇军长的一生。
只身打死豹子 四方大脸,留着浓浓的络腮胡,白色衬衣搭配黑色领带,表情似笑非笑,让人捉摸不透。照片中的人物便是柴世荣,原名柴兆升,1893年出生于胶州洋河镇魏家庄。
5岁时跟着父母闯关东,来到吉林省延边和龙县,一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山村。在这个陌生的环境中,为了糊口,柴世荣的父亲教他打猎。他适应性极强,枪法也很准,百米内的猎物几乎不用费劲瞄准,只听“啪”一声,猎物就倒地了。12岁的柴世荣正式开始了打猎生活。这样的职业,让全家人的日子稍有改善。
但,打猎只是他小时候掌握的一门本事而已。柴世荣的父亲虽然是地道的胶州农民,思想却很进步,不管家里多困难让柴世荣读到中学,后来又经人介绍在和龙县龙井村当上了一名普通警察,算是有了份正式工作。
柴世荣骨子里既有山东大汉的热情仗义,又有东北爷们的豪爽,当警察的时候经常为群众办好事,威信很高。尤其是只身打死豹子的事,让他迅速成为当地的传奇人物。据说,有一天,一只豹子突然出现在了龙井村,吓得大家全都四处逃窜,不敢回家。作为负责当地治安的警察,柴世荣挺身而出,竟然独自一人打死了豹子,为民除了一害。这事跟武松打虎很像,不过武松当时还连喝18碗酒壮了壮胆,柴世荣则单枪匹马硬上,这样的人物怎能不成为传奇呢?勇敢、负责、有学问,有这三样,柴世荣很快当上了和龙县警察局副局长,走上仕途了。
结了婚生了子,工作也越来越好,而立之年的柴世荣本可以安稳地就此过一生。偏偏,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四处捕杀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偏偏有7名共产党员被捕就关在柴世荣负责的监狱。柴世荣得知情况下,做了个不要命的决定,把这7名共产党员私自放走了!
这下闯大祸了!柴世荣私放共产党,他肯定也是共产党,必须马上抓捕!国内无法立足,他只好流亡日本。有资料说,他去了朝鲜做苦工,后来胶州文史专家石业华去拜访柴世荣妻子胡真一时得到确认,当时他是去了日本。
他是天生的军人 柴世荣在日本待了两年,自他走后,国内形势瞬息万变,尤其是“九·一八”事变后,全国各地抗战风潮风起云涌。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柴世荣从日本回来了。做什么呢?
他凭着一腔热血,联络旧部拉起了一支抗日队伍,周边群众听闻纷纷加入,没多久,这支队伍就发展到了3000多人。他的老朋友王德林(山东沂水人)是驻守延吉县明月沟的原东北军第二十七旅第七团三营的老营长,此前就一直给柴世荣写信让他回国一起抗日。现在兄弟俩一拍即合,共同组成抗日救国军,柴世荣任第四旅旅长。
据《胶州文史资料》记载:“柴世荣是一位智勇双全的军事将领,他手持双枪,英勇善战,冲锋在前。”他留下了很多精彩的战斗:1932年,抗日救国军初期,第一仗攻打吉林敦化县城,柴世荣担任督战司令,亲自率部队攻占敦化东门。接着,他又与其他将领一起带领部队攻打额穆和蛟河县,其他同仁,连克三城。1936年2月,柴世荣带着300多人在宁安县卧龙屯一带活动。有一天,途经许家大屯时 ,发现伪森林警察队40余人正往山下去。他判断,这应该是敌人的运粮队,于是决定在这里打伏击。果然,第二天,这支马队回来了,载着满满的粮食。柴世荣一声“打”,只打了一排枪,还没等敌人反应过来就发起了冲锋。敌人被迫往附近的小树林退,这下又中了柴世荣的圈套,小树林里早就埋伏好了部队。这下两面夹击,不仅缴获了敌人运粮队的全部粮食和马匹,还生擒了伪警察队队长。
陈晓在《柴世荣:将星在黎明前陨落》一文中还讲了这样一件事:1937年2月下旬,据群众情报组织报告,驻扎在后刁翎地区的日本守备队和伪军拟向林口县转移,柴世荣经过分析,断定敌人在运输军用物资。于是,他把部队埋伏在敌军必经之路,形成一个口袋,诱使日伪军的爬犁队全部钻入他的伏击圈。经过激战,全歼了敌人,打死350余名,生擒28人,缴获了全部武器辎重。之后,柴世荣又决定乘胜出击,消灭盘踞在前刁翎的敌伪军。前刁翎是个交通要冲,一个营的伪军分驻三处。柴世荣与同志们一起研究制定了一个周密的歼敌计划:先攻占营部首脑机关和另一个较弱的据点,然后合围较有战斗力的第三个据点。对各个据点的进攻,又采取了不同的方法。这一仗,以伤亡十几人的代价,共消灭日军20余人,俘虏伪军440余人,缴获大批军用物资。 经过无数次战斗,柴世荣的指挥能力和作战能力在当地广为流传。人们都知道,这个当初只身打死恶豹的山东好汉,现在又抗日了,打鬼子打得杠杠的!
柴世荣是天生的军人。
提着酒壶去打仗 选择,是一直摆在柴世荣面前的一道难题。
曾经他是旧时代警察局副局长,在个人仕途和民族大义面前,他选择了爱国,私自放走7名共产党人;他本可以一直躲在日本,但在安稳的生活和民族大义面前,他仍然选择了民族大义,回国举起抗日旗帜。
现在,抗日救国军代理司令吴义成提出要“放弃抗日,撤往国外”的主张,救国军内的部分领导人也在不断动摇军心。柴世荣这次还是一样的答案:参加周保中等人创建的反日同盟军,继续抗日。1936年2月,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成立,周保中任军长,柴世荣任副军长。不久,柴世荣升任第五军军长,第五军是抗联各军中战斗力最强的。
1936年,柴世荣有了个光荣的身份:共产党员 。
1937年,日寇对东北三省“扫荡”,实行“三光”政策,东北抗日联军遭受重大损失。危难之际,为了最大可能保存实力,柴世荣决定把大部队分成几个小分队,不去跟敌人硬碰硬,而是执行军事侦察、宣传联系群众、骚扰敌人,这就是后来的“游击战”。游击战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柴世荣在战斗中曾7次负伤,每次负伤后,他总是风趣地说:“又让野猪耙了一下,没啥!”
柴世荣的风趣给大家心里增添了一丝色彩。周保中曾多次称赞:“论打游击战,数着柴世荣。”
打仗时的柴世荣勇猛机智,不过只要上战场有个东西绝对不能忘——酒壶。柴世荣爱喝酒,这可能跟他年少时的打猎生活有关。
柴世荣之子柴国华在《怀念父亲柴世荣》一文中也说到了这点:“他爱喝酒,那时候我们家有五六个军用水壶,都装满酒挂在墙上,一旦要执行任务就让警卫员背上酒壶一起出发。打仗时,父亲在后方指挥,要是杀红了眼,他一壶酒喝下去 ,光着膀子抓起一挺机枪就往上冲,边扫射边指挥,所以他经常受伤。除了爱枪爱酒,父亲也特别爱骑马,敌人一看骑马的肯定是个官,就集中火力打,是很危险的。所以母亲总劝他少骑马、少喝酒,怕他负伤。”
战士眼中的“柴妈妈” 爱国的柴军长、勇猛机智的柴军长、爱喝酒的柴军长、风趣的柴军长,战士们敬佩柴世荣不仅仅因为这些,还因为他对人很细心,是大家心中的“柴妈妈”。
听到这个称呼,我们怎么也无法将他和照片中那个典型的山东大汉形象联系在一起,但柴世荣就是这么个细心人。有一次,一位小战士腿部受了伤,柴世荣知道后,把自己的皮裤筒子脱下来给小战士穿上。小战士怎么都不要 ,柴世荣亲切地说:“抗战还没有胜利,需要更多像你这样的青年人,你保住了腿,就等于我柴世荣年轻了20岁。”正值天寒地冻,柴世荣就这么硬扛着。
柴世荣对每一位战士的家庭情况都很清楚,行军途中,如果经过战士的家,他就会去探望,甚至还会给家属留下一些生活必需品。
还有一件事。有一次部队到一个小村子时已经深夜,要在老百姓家里过夜。一位老大爷得知他就是柴世荣军长,坚持要把热炕给他睡。柴世荣盛情难却便答应了,但他没去,而是把热炕留给了受伤的战士。他自己还是和大家睡在地铺上。
就是一件件小事,温暖着战士们的心,怪不得在当时的部队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和柴军长一起打仗不会吃亏。”战士们心中的柴世荣可以用“完美”来形容,那在妻子胡真一眼里呢?
城市信报/信网记者 宫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