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岳7年后再分管环评 曾掀起三次"环评风暴"

2015-09-14 13:34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时隔7年之后,国家环保部副部长潘岳再次分管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近日引发舆论关注。

  作为“明星官员”的代表人物,潘岳向来以果敢强势著称。最为人熟知的莫过于,2004年至2008年在其分管环评的4年里,连续掀起三次“环评风暴”。

  他熟悉“少说多做”的官场规则,但宁愿扮演“乌鸦嘴”的角色,说很多人不爱听的真话,“到哪儿都能弄出动静”;他是学者型官员,认为理论和实干结合是对新一代从政者的要求,惯于用文章阐述自己对于政策和问题的思考;他觉得做人比做官重要,主张少一点韬光养晦,多动点感情。

  这些都超越了人们传统观念上的官员形象,显得另类而珍贵。而55岁的年纪,重新回到昔日的“战场”,这位环保急先锋,接下来会有何作为,值得期待。

  自评扮演“乌鸦嘴”

  “即使坐在那间超过100平方米的办公室里,潘岳仍不像是一位副部级的官员。”这是2005年原经济观察报记者黄一琨在《潘岳与他的环保革命》一文中对潘岳的描述,“他讲起话来语速过快,轻易地从这个数字跳到那个数字,从这个观点转移到那一个观点。笑声会突然性地爆发出来,而当他站起来走路时,又像是个很难安静下来的青年。”

  直言敢说的性格,让潘岳超越了人们传统观念上的官员形象。最能体现这一点的,莫过于在其分管环评的4年里,连续掀起三次“环评风暴”。

  2004年12月,时年43岁的的潘岳,在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的位子上坐了一年多后,开始分管环评工作。环评被视为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环境污染的“阀门”。国家环保局首任局长曲格平更是直言:“环保部真正的、最大的权力是环评,因为项目环评这一关过不了,后面什么手续都办不了。”

  但在彼时,地方发展经济的冲动远远高于对环境保护的动力。这样的背景下,尽管《环境影响评价法》业已施行一年,但环评工作并不受重视。

  潘岳用自己的铁腕作风让“软弱的”环评显示了它的威力。

  接手环评工作一个月后,潘岳即对外通报,停建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三峡地下电站等30个环评不合格违法开工的项目。在这些上亿甚至数十亿的大项目中,有不少已被国务院或者其他部委批准立项。

  “环境影响评价不是橡皮图章,对违反环评法的行为必须坚决制止。作为分管环评的副局长,我可以告诉大家,国家环保总局将分期对违法建设项目进行清查,发现一个处理一个,发现一批处理一批,决不手软。”在发布会上,潘岳态度坚决。

  此后,2006年、2007年,潘岳又连续两年掀起“环评风暴”。其中,在2007年的第三次“环评风暴”中,包括钢铁、电力、冶金等投资1123亿元的82个项目因严重违反环评被叫停。

  这几记“摸了老虎屁股”的重拳让潘岳赢得了“中国环保急先锋”、“环保铁腕”的称号,但同时也让他陷入非议。

  “环保已经从社会意识觉醒阶段进入利益博弈阶段。每项新政策都必然触及既定的地方利益格局、行业利益格局和部门利益格局,必然引起曲折和反复。”接受媒体采访时,潘岳打了一个比方, “一屋子里的人睡着呢,你发现情况紧急,开始喊。能不能有幸被你喊醒是一回事,但确定的是,你作为第一个喊的人,肯定是要挨被吵醒的人的嘴巴子的”。

  他的态度是,“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扮演‘乌鸦嘴’的角色,说很多人不爱听的话真话,但正是我们的责任所在……至于个人毁誉,我早说过,一笑置之。”

  力促圆明园听证会

  10年前的一次亲身经历,让甘肃省社科院的副研究员张正春切身感受到了潘岳的“雷厉风行”和“坚决果断”。

  2005年3月22日,正在北京出差的张正春到圆明园游玩时,意外发现圆明园湖底被铺设上了防渗膜,质疑其破坏生态系统,遂向媒体爆料。潘岳获悉此事后立即在报纸上作出批示。大约一个小时之后,国家环保局环评司正式意见出台——圆明园防渗工程事先并未通过环境评价,涉嫌违反《环境影响评价法》,在环评没有通过之前,不得继续动工。

  “潘部长的态度是坚决的,采取的措施也是果断有力的,工作效率非常高。如果耽误上一个星期,这个事情就两码事了。那时形势比较复杂,阻力很大,如果拖得话,很可能就不了了之。”10年时间过去,张正春仍深有感触。

  当时的情况是,除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干预外,国家文物局及园林、监察、审计等政府机构态度暧昧,甚至一度没有环评机构敢接这个烫手山芋。经过3个多月的波折,直到当年的7月份才以工程全面整改告终。

  整个事件最具成果性的是,在潘岳的主导下,举行了国务院组成部门举办的第一场真正意义的听证会,这被视作开了中国有效听证的先河。正是在圆明园事件中,听证这个原本离人的生活遥远而陌生的词汇,得到了一次全面的概念普及。

  其实,早在2003年11月,潘岳就曾对媒体表示,希望2004年年底或2005年年初,我国有争议的大型建设工程都将举行环保听证会,让公众来参与决策。

  潘岳说,按照惯例,圆明园事件其实可以不举办听证会而直接作出行政决定。但他们认为,对公众来说,参与公众事务不是一种施舍,而是宪法赋予的权利,政府有义务进行回应和保护。“只有通过民主化程序制定的决策才能最大限度地符合科学规律。”

  也因此,圆明园事件在他心中别有分量。“很多记者问我,你到环保总局之后,做过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我想他们一定期待我回答是环保风暴。其实,排在我心中最重要位置的,是圆明园听证会。”潘岳2007年发表在《中华建设》中的《告别风暴建设制度》中写道,圆明园防渗工程只是一个小项目,两三千万元的投资,争论的问题仅仅是该不该在湖底铺膜。

  “但它唯一的意义,就是第一次全过程公开地展示给大家看,矛盾是可以这样解决的,和谐是可以这样建立的,民主与法治是可以这样进行的。”

  “到哪儿都能弄出动静”

  这种开放民主、大胆尝试的姿态,夹杂了潘岳打破常规的个性,也是他一贯的行事风格。

  他1982年参加工作,一路比较顺畅。先在《经济日报》做资料员,后参与筹办《中国环境报》,担任记者组组长。1989 年,在29岁的年纪,到《中国青年报》任分管理论的副总编。

  之后又调入宏观经济部门,任国有资产管理局副局长、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副主任等职务。从参加工作到晋升至省部级,潘岳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当然,最具眼球效应的还是他“几乎到哪里都留下传奇”。

  他在国有资产管理局搞资产清查,到质监局搞“质量万里行”,到体改办搞行政改革与国资改革。白岩松评价他,“到哪儿都能弄出动静。”

  潘岳的回应是,“当你有了一个理念支撑你的时候,你肯定会产生一种激情,你这种激情会导致你永远的不苍老、不憔悴,永远使你充满活力。  ”

  他将2003年的非典看作人生的一个分水岭。那年春天他被调至环保总局,“去了之后的第一件事是翻阅内部资料。翻阅完这些触目惊心的环境现状报告,我非常难受。我开始认真思考单纯的GDP增长与国家综合发展的区别。”自此,他开始了以高昂的姿态为环保摇旗呐喊。

  他思考着把环保风暴制度化。“媒体把环保总局的执法行动称作‘风暴’。这个名字很浪漫。但现实却是一场没有丝毫浪漫色彩的、漫长而艰辛的拉锯战。在环保复位的过程中,风暴是必须的,因为它的强势,才能够在错综复杂的利益格局中重新建立环保的权威;但‘风暴’再强,也还是传统的行政手段,没有改变现有的游戏规则,而且过于依赖各级执行者的个人意志。是该告别‘风暴’寻找新路的时候了。”在《告别风暴 制度建设》一文中,他这样写道。

  他也试图推动绿色GDP核算,主张把环境保护指标纳入官员考核体系,希望从源头上遏制污染。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表示,“我不欣赏只会想而不会做,也不欣赏只会做不会想的。理论和实干必须结合,这是对新一代从政者的要求。”

  但最终,绿色GDP还是没能成为地方政府考核的约束性指标。

  直到10年之后,2015年3月24日,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其中提出要以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责任追究等重大制度为突破口,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随后,环保部召开建立绿色GDP2.0核算体系专题会,重启绿色GDP研究工作。

  除了官员和记者,潘岳另外的一个身份是文人。他热爱诗歌和散文,所写的《西风胡杨》2006年获得老舍散文奖,《托起草原》入选教科书。他承认在这一点上,自己不同于大多数官员。

  在一篇文章中,他的个性和主张彰显无遗。“中外政界一样,所处的位置,所持的原则,要求我们少说多做。从政者少一点‘韬光养晦’,多动点感情,多说点真话,多修点情操,多想点诗文,至为必要。”

  “只要我们已在路上”

  随着2008年不再分管环评,潘岳未能继续他激进力推的各项改革,也随之淡出媒体视野。

  “这些年我不管环境影响评价了,但潜下心来,研究环保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比如新环保法。”在今年1月的一个研讨会上,潘岳这样总结自己的过往7年。

  “现在回过头来看,潘部长既有魄力,又有远见,当年的环评风暴没有继续,还是很遗憾的。”长期关注环保问题的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回忆,在环评风暴结束之后,环评并未能发挥先前的效应,造成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规模过大,“也让环保陷入被动”。

  据媒体报道,2015年初,中央巡视组在向环保部反馈巡视问题的时候,重点指出了环评领域存在的“红顶中介”等问题,环保部也开始着力进行环评改革,包括将环保部门下属的环评机构限期“脱钩”,以及下放一大批行政审批权限等等。

  而新任环保部部长陈吉宁的就任带来了新气象。3月1日,在潘岳陪同下,陈吉宁在媒体面前首次亮相时表示,要让新《环保法》对环评事中事后管理强化落实到位。6天后,陈吉宁公开承诺,将彻底解决环保系统红顶中介。3 月25日,《全国环保系统环评机构脱钩工作方案》对外公布。

  “这次针对环评的整顿与以前环保总局时代有很大不同。这等于自我利益的切割,内部刮骨疗伤很不容易的。”马军说。

  潘岳重新分管环评则被外界看作此次环评整顿的另一个大动作。时隔7年,重新回到“老本行”的潘岳,面临的形势也更加积极有利。

  “社会的共识更多了,一定要发展保护,一定要平衡。包括最高领导的讲话,都说宁可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表述更加有力。另外,法规政策也更加完善。新《环保法》、《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以及相关的部门规章实施,都是比较积极的因素。”像很多人一样,马军也期待着,这次在外部条件都比较具备的情况下,昔日的环保铁腕能够抓住更有利的时机,“坚决又稳步的推进工作”。

  此前,面对各方对“环保风暴”的质疑,潘岳曾说,“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必然要走的道路,我们是一支暂时孤独的先遣队,一定会有源源不断的后援跟上来。”

  如今,他终于等到了源源不断的后援。

  当然,摆在潘岳面前的依然不是一道容易的题目。上半年环保部开展了全国环保大检查,发现有3万多家企业存在着建设项目违法的问题。

  在55岁的年纪,重新回到昔日“战场”的这位环保急先锋,接下来会有何作为,更值得期待。或许,潘岳已经做好了大干一场的准备。在几年前形势没有这么积极时,他就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现代化,我们比西方晚走了300年,但最终的目的地,却未必比他们后到。只要我们选对方向,只要我们已在路上。”

  本报记者  朱艳丽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孙瑶瑶]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相关阅读

潘岳 环评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