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传播国学公益组织走进校园、社区及企业

2015-10-07 08:44   来源: 青岛早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普集路小学的教室里,传出孩子们稚嫩的朗诵声。每一段朗诵之后,授课的国学老师张轶西便进行解释,中间还穿插进历史上的小故事,让小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伴随着近年来的国学热,国学教育领域异常火爆,而青岛的志愿者团队,也召集起有国学专长的志愿者,开展各种国学志愿者行动,将传统文化传递给更多年轻人,尤其是小学生。近日,记者采访了青岛慧源国学公益基金等组织,探寻国学专业志愿者的文化传播历程。

  志愿者一年授课50节

  张轶西是青岛大学师范学院硕士生导师、青岛市国学学会副会长,在国学研究方面造诣颇深,因此很多机构都邀请他授课,但公益课堂确实是张轶西去得最多的地方。“国学的传播做得越多越好,很多人都在做,我们希望传统文化能在更多的领域生根发芽,虽然讲座上多数是孩子,但我们希望把国学的种子散出去,总有一天会长成参天大树。”张轶西近日在普集路小学讲了3堂课,每堂课都有两个年级的学生来听,朗诵环节中学生们都表现出很高的热情,这让张轶西觉得自己辛苦半天也没白费。

  张轶西是国学传播的老志愿者,不算在大学里的讲课,去年他总共上了50多节国学课,“公益课堂不要去计较报酬,因为社会需要国学,国学也需要社会去传播,这是相辅相成的。”张轶西更喜欢为小学生上课,因为国学对小学生的行为习惯、情感认知有很重要的作用。很多小孩子不懂得尊重父母,有太强的自我意识,孝道方面更是出现问题,传统的“孝”到了如今竟然出现“倒孝”的问题,不是孩子孝顺长辈,反而是“啃老”,这都是教育的问题。深受传统文化熏陶的张轶西认为,国学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把打开未来之门的钥匙,更重要的是,国学不是死板的八股文,里面充满了美学、浪漫甚至理性。

  讲课妙趣横生引发兴趣

  在授课中,作为专业的国学志愿者,张轶西从来不死板,更不会看上去像个老学究,“不能让孩子害怕,要讲有意思的东西,古代的小故事都可以穿插在国学阅读讲解中,如果课堂人多就集体朗诵,这种氛围很容易带动起积极性。”张轶西告诉记者,如果是小班授课,与学生们紧挨着坐,还能拿出古代文字的图片一起欣赏,“除了故事性、趣味性,更要让学生们直观了解古代的文化!”既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国学的教育绝非像电视里演的摇头晃脑、八股文、食古不化,而是要根据学生们的特点因材施教,用国学武装孩子们的大脑。

  曾在许多公益组织举行的活动中讲过课,青岛市国学学会副秘书长王兴振也是国学传播的老志愿者,他很喜欢讲各种妙趣横生的古代故事,“相比于现代出版业,古代出书并不容易,但古香古色的故事听起来总是很有感觉,讲出来时有距离感,也就有了更多敬畏。”朗诵经典、解析诗词、孝道文化,这是王兴振认为最主流的国学传播方式,但他又别出心裁研究起国学与外语的关系,“说起理念来很复杂,但授课却很简单,讲一讲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理念和词汇,能让孩子们感受到文化之间的差异不至于那么大。”王兴振表示,最重要的是想在孩子们心中种下国学的种子,必须要让国学课有趣,孩子们上学写作业已经很辛苦,不能再增加负担,要用趣味增强孩子们的好感。

  让国学融入教育和生活

  讲课是国学传播的重要途径,但实践性也不容忽视,普集路小学在慧源国学公益基金的支持下,将成立一处占地百余平方米的“国医馆”,用来传播传统文化中的中医药文化。“国医馆已经开始布置,除了展板和视频教学外,最核心的部分是中草药的种植和辨识,在普集路小学教学楼的5楼,设置了玻璃暖房,里面可以种植大量中草药。”慧源国学公益基金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已经规划邀请青岛大学医学院药剂学老师来做指导,帮小学生一起种植各种中草药,并讲解如何辨别等知识。“能用来种植中草药的地方有限,所以大多数中草药会以图片和实物的方式展示,培养学生们对中医药的认识。”工作人员介绍说,预计10月中下旬将会完成布设,届时小学生们能近距离观察到多种中草药的实物。

  国学传播活动百花齐放

  各种形式的国学如今争奇斗艳,儒释道不同流派的文化典籍,古琴、书法、绘画艺术等,都有各自的拥护者。近期,市博物馆和市慈善总会慧源国学慈善基金共同举办一场 “道家养生琴曲公益讲座”,邀请著名古琴家、吴派古琴传承人、年近八旬的汪铎先生作为主讲人登台抚琴开讲,吸引了上百名琴友赶到现场。

  在当天的讲座中,汪铎从乐教、修身养性、琴品、琴道切入讲述传统琴人的理念和追求,对传统古琴丝弦的历史和现状做了分析介绍,细致阐述了古琴与道家的渊源和古琴里包含的养生奥秘。互动环节中,汪铎与观众现场对答,其间一名年仅12岁的小琴友用丝弦古琴为大家演奏一曲,得到好评。汪铎现场还将其编著重订的 《丝桐讲习》赠送市博图书馆,其中包括古琴弹奏技法和心法,以及包含其一生打谱的近百首精选古曲。

  向全国“征集”国学专家

  记者采访发现,慧源国学公益基金热衷于国学传播,但也面临人才短缺的难题,“此前举行国学方面的古琴讲座,邀请的是杭州名家,目前我们的国学讲师也只有3人,举行活动的压力不小。”该组织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既然是传播国学,自然要找专家级别的,但这本身就是稀缺资源,能与公益团队对接就更不容易了。正因为如此,青岛的各类国学传播公益组织都无法保持较高频率的大规模活动,多数都以小规模的读书会、分享会举行活动。为了破解这个难题,慧源国学公益基金计划面向全国发出 “征集令”,从全国范围聘请国学专家,来青岛授课,传播国学精髓。

  国学传播组织在青岛并不少,王兴振介绍,除了上述的青岛市国学学会和慧源国学公益基金,还有很多机构在国学公益活动方面十分活跃,比如崂山区图书馆、青岛三学堂、青岛城阳国学公园、崂山书院、明德读书会、致良知学习小组、海大鱼山校区附近咖啡馆里的不舍诗社,各高校国学社团如海大国学社、青大国学会、青岛科技大国学读书会等。“从我的感觉来说,国学经典教育好处是主要的,学总比不学好,但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另外还应该注意中西结合、古今贯通、学以致用,减少空谈,要有世界眼光和实践精神,也要敢于超越前人。”王兴振认为,学习国学要与各种特长班相区别,强加给孩子并非好事。

[编辑: 林永丽]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