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让自己居住的无物业小区管理顺利,居民自治,牵头自治管理的几名居民主动报名学习物业管理课程。昨日,记者在市北兴隆路街道了解到,2002年入住的南公司社区经历了一段无物业管理时期后,社区主任带领36名楼长,从2011年开始居民自治。经过4年自治管理,现在每户居民每年只需交80元“物业费”,就能享受到等同于物业公司管理的小区生活。
居民小区管理规范 下午2时许,记者来到杭州路东侧的南公司小区看到,小区安装了电动挡车杆,门卫核对进入小区车辆的小区停车牌,才给车辆放行。小区里的道路全部铺设了沥青路面,干净整洁的道路两侧用黄线规范划出停车泊位,每个泊位前都标有停放车辆的车牌号码,以免车辆乱停。小区各个主要路口路边设置了一个不锈钢宣传栏,方便投下水、开锁等商家在上面张贴小广告,这样可以避免在居民楼上乱贴乱画。楼院内的绿地修剪得整齐划一,花坛里几乎看不到一点杂物。
曾经私自圈地种庄稼 “如果回到10年前,我们这个小区里到处是私自圈地种的庄稼和乱搭乱建的违法房。”67岁的居民王文泉告诉记者,他是这里的“坐地户”,家里老辈就住在这里。据介绍,南公司社区解放前后是四方机厂的职工宿舍,由于房屋老旧破损,1999年底开始规划拆迁,所有老住户在2002年回迁住进新小区。社区里有35个居民楼,总共2373户居民,是一个规模较大的居民小区。“小区入住时有物业公司管理,但这个物业管理差,合同到期后当时的业主委员会拒绝与其续签合同。”王文泉说,虽然小区有物业公司管理,但小区居民楼之间的空地被分割圈占,有的毁绿种菜,有的搭建起违法房当储藏室。小区居民多次找到物业公司反映,都没有结果。2008年,物业公司合同到期,业主委员会将物业公司“炒了鱿鱼”。
报名学物业管理课 之后的一年中,小区由业主委员会管理,准备通过自治的方式管理小区,但由于没有自治管理经验,小区居民的生活环境并没有多大改善。这期间,业主委员会的成员有的搬家,有的撒手不管,业委会名存实亡。“小区居民自治,得摸清物业管理的门道。”54岁的赵宗祯是这个小区的居民,也是南公司社区的主任,他意识到居民自治需要有专业的物业管理知识。2010年,兴隆路街道举办楼院物业管理培训讲座,他和几名楼长报名上课,系统学习物业管理的规章和技巧。为得到街道的支持,赵宗祯和楼院的36名楼长组成居民自治委员会,利用半年多的时间,挨家挨户做工作,像蚂蚁啃骨头一样,将楼院里近百处违法房和菜园子全部清理干净。居民们自治管理的决心引起街道重视,2011年,街道投资数千万元,对南公司社区整体改造,铺设沥青路面和人行道板、搭建花坛绿地、建起休闲健身广场……为小区自治奠定硬件基础。
停车费聘请17名“员工” “自治第一年最难干,小区内停车收费就遇到不小阻力。”赵宗祯告诉记者,小区没有规划统一的停车位,居民的车辆都是乱停放,也有外面的社会车辆进来停。他们就将小区内的空地划出450个停车泊位,以每个月60元的停车费向居民出租,然后用这笔租金作为物业管理的费用,聘请保安、保洁和公共设施日常维护。但有个别有车居民对此不认可,故意将车停在小区入口处,堵塞小区车辆进出。赵宗祯和楼长们就挨个做工作,扳着指头给对方把停车费的用途算笔账,最终得到居民理解。自治委员会用这笔收入聘请了11名保安和6名保洁员,小区24小时都有保安员看护,还安装了27个监控探头,分布在各个角落。3个进出车辆的入口还安装了电动挡车杆,全天有专人看管。
小区资金有专门账户 为保证居民自治后的物业管理费用规范利用,兴隆路街道专门给南公司社区开设了资金账户,保安员和保洁员发工资、公共设施维修……各项经费支出前,都由自治委员会写报告,到街道财务科领取,每花一分钱都有记录。居民现在每户每年只需交80元“物业费”,就能享受到有物业公司管理的小区的一切“待遇”:单元楼道内有感应灯;每个单元过道每天都有人保洁;家里水管漏水、电线老化、门窗损坏,打个电话就有维修人员上门维修,除了购买水管、电线的费用,其他费用基本不收。“居民自治委员会比当年的物业公司干得还好。”不少居民这样评价。
记者 赵健鹏 通讯员 王晓英 摄影报道
互动
老楼院的“新住法”请你讲 岛城现存有许多建于多年前的老楼院,这些老楼院基本都是开放式、没有物业管理的开放式小区。不过,有一些老楼院通过居民和社区的多方努力,把老楼院管理的井井有条,让老楼院焕发青春,其环境、管理丝毫不亚于“高大上”现代化新建小区。其实,老楼院也有“新住法”,如果你家所在的老楼院已经治理的很上“档次”,或者对老楼院的管理有什么高见,可以发短信到13006505128。
[编辑: 林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