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西新区全面推行特色小镇建设 12镇各有定位

2015-10-16 09:06   来源: 青岛早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党的十八大提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战略部署后,青岛西海岸新区高度重视,为实现全域统筹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确立了通过打造特色小镇助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思路。在2014年张家楼镇、海青镇两镇进行建设试点成功的基础上,今年又在西部10个镇街全面推行特色小镇建设。一年多来,城镇的生态环境、镇域承载力、公共资源配置等方面都有很大改善和提高。

  12个小镇各有特色定位

  黄岛区区委副书记佟海燕介绍,新区要建设的特色小镇共有12个,他们采取“实地调研、查阅历史资料、走访群众”相结合的方式,充分挖掘每个镇街的文化资源和特色优势,为每个镇确定了特色定位。“我们聘请国内知名专家高起点、高标准编制12个特色小镇总体规划和镇街驻地区域城市设计,明确小镇的功能定位、产业布局、发展思路等。”佟海燕介绍,目前,12个特色小镇总体规划全部通过专家评审。“此外,我们打破镇域区划界线,开展全域规划,合理布局不同功能的特色小镇,融合互补,相互牵引,把12个特色小镇串成乡村旅游链,建立乡村旅游系统,整体发展旅游业,把游客引入千家万户,打造乡村旅游目的地,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筑牢特色小镇产业支撑。”佟海燕告诉记者。

  今年计划投资7.4亿元

  为实现特色小镇建设的快速突破,青岛西海岸新区重点推进了“一改,一街,一园,一迁”四个一工程,在资金投入方面,充分发挥国有企业主力军作用,重点实施投资13.6亿元的109个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其中2015年计划完成投资7.4亿元。

  “一改”即改造现有镇街驻地。“一街”即改造和新建特色商业街。“一园”即建设特色产业园,12个镇街结合各自的特色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园区,加快农村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创新创业者向园区集中、农业转移人口向镇街驻地集中。目前,张家楼泽丰文化生态园、王台圣瓦伦丁生态等特色园区已建成,海青茶业生态示范区、藏马山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园、大村生态农业园等特色园区正在建设。“一迁”即村庄搬迁,按照“成熟一个,搬迁一个”的思路,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村庄向镇街驻地集中安置,实现人口向镇街驻地集聚。目前,已完成村庄搬迁15个。

  区属国有企业参与建设

  “为加快推进特色小镇建设,我们在工作中重点实施了国企参建、部门联动、特色小镇+等创新措施。”佟海燕介绍,鉴于特色小镇投资巨大,财政资金紧张,新区选择了7家区属国有企业参与特色小镇建设,共参建项目110多个,有效地缓解了财政压力。同时,国企在参与建设过程中,结合各自优势,也寻找到了新的商机,实现了特色小镇与自身发展双赢的局面。

  “特色小镇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综合工作,需要多部门协同合作,为此,我们成立了由区长任总指挥,5位副区级领导任副总指挥,28个部门主要负责人任成员的特色小镇建设指挥部,全面统筹协调特色小镇建设工作。各职能部门主动到镇街一线服务,现场办公,就地解决问题,快速有效地推动了特色小镇建设。”佟海燕介绍,他们还借鉴“互联网+”理念,研究特色小镇+电商、特色小镇+休闲农业、特色小镇+乡村旅游等理念,改造传统农业,培育电商镇、电商村,发展“农家乐”、“渔家乐”、“洋家乐”,建设现代农业观光园、休闲旅游体验园等,支撑特色小镇健康、可持续性发展。目前,已发展“农家乐”123家。

  环境改善 农民收入提高

  “新区特色小镇经过近一年多的快速推进,带来的成效越来越明显,居民得到实惠越来越多,走出了一条成本低、效率高、效果好的路子。”佟海燕介绍,首先,镇域环境明显改善。通过驻地改造提升项目的实施,基础设施配套更加完善,驻地环境更加优美,城镇承载力进一步提升,居民幸福指数进一步提高。其次,农民收入大幅增长。通过特色小镇建设,沿街商铺网点价值增加,租金翻倍;通过实施特色小镇+休闲农业、特色小镇+乡村旅游,为当地农民增加了就业机会,农民工资性收入大幅提高。

  “特色小镇建设优惠的政策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许多大企业、大财团等社会资本参与到特色小镇建设,已撬动社会资本多达100多亿元。”佟海燕告诉记者,新区特色小镇建设还为闲置资源和土地资源的盘活带来契机。“许多闲置的厂房、学校等资源成了投资企业眼中的‘香饽饽’,争相竞拍,目前已实现了4处闲置资源再开发。镇街土地市场被激活,土地价值大幅提高。”佟海燕介绍,比如,铁山街道的土地价格由原来每亩50多万元上涨到现在的100多万元,琅琊镇两个缓建的房地产项目重新启动,销售火爆。

  打造“北茶国家农业公园”

  作为两个先行试点镇之一,海青镇围绕“北茶古镇、静雅海青”的定位,坚定“特在产业上、特在文化上、特在风格上”理念,按照“茶叶产业、文化产业、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同时铺开总体规划和单体设计。

  海青镇党委书记李金国介绍,把茶园布在驻地,使驻地成为园林,是海青镇促进产城融合的新招之一。特别是茶业综合体、茶乡静园、印象江南等项目的规划建设,使海青既相似又有别于南方的 “北方江南小镇”格局日渐清晰。

  “茶业是海青的主导产业,现有茶园3万多亩。近年来,通过引进新品种、建设新园区、改进新工艺、策划新包装、打造新品牌、拓展新市场、塑造茶文化‘六新一塑’综合举措,实现了茶叶产业的全产业链提升发展。”李金国介绍,下一步,海青镇将重点围绕第一、三产业的高度融合发展,全力打造“北茶国家农业公园”。

  李金国介绍,就近城镇化,原地职业化,是海青正在探索的镇域发展路径。尤其是特色小镇建设及杉木生态农业科技、大美海青等产业类项目的建设,土地规模流转,农民家门口务工,在村不迁、户不搬、人不散城镇化的同时,初步实现了农村劳动力的原地职业化目标,呈现出2014年末的“双八”效应,即驻地160户沿街业户铺面年出租收益较特色小镇建设前增加80万元,全镇4.3万居民年末金融机构存款较年初增加8000万元。

  正在建设的海青茶文化博览园项目位于海青镇驻地,总投资15亿元。“该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已于今年5月开工,计划2017年6月投入运营,二期计划2017年7月开工,2019年12月完工。”李金国介绍,该项目立足北茶产业壮大提升,打造具备茶产品展示、研发和新技术推广、茶文化体验、特色餐饮、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综合博览园区,对于全产业提升发展海青茶业,推动青岛西海岸新区乃至整个青岛特色产业发展,都将发挥重要节点作用。

  突出蓝莓、文化和旅游特色

  作为新区另一个特色小镇试点镇,张家楼镇按照“城镇引领、产业支撑、市场带动、生态优先”的工作思路,以“油画名镇、蓝莓之乡”为主题特色,立足镇域实际,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定位、高水平建设,重点突破,扎实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目前我们已完成基础设施项目投资超过1.8亿元,镇容镇貌焕然一新。”张家楼镇党委书记杨义武介绍,在规划建设过程中,他们突出蓝莓、文化和旅游三大产业特色,着力打造世界蓝莓之乡、中国油画名镇和生态旅游目的地。计划投资2亿元,对张家楼河等5条河流进行生态治理,进一步提升特色小镇核心区域环境,打造西海岸独具特色的城市“后花园”。

  杨义武介绍,张家楼镇将按照“一核”、“两翼”、“多园联动”的规划布局,突出“一核”,即镇驻地这个核心,辐射带动“两翼”,即南部以蓝莓为主的现代农业“蓝莓小镇”;北部以养生、养老、度假为主的生态文化旅游小镇。围绕产业布局,主动承接西海岸新区核心区“两港一区”的辐射,做好“多园联动”的文章。

  “此前,我们引进联想佳沃、康大等蓝莓龙头企业10余家,全力做大做强蓝莓产业,全镇蓝莓种植面积达到2万亩,带动近万名农民在家门口就业,成为青岛西海岸新区都市农业的‘新名片’。”杨义武介绍,张家楼镇正建设特色小镇艺术博览城,该项目总投资8亿元。“‘艺博城’全部建成后,可提供经营性商铺1000余家,可吸引知名文化企业、职业画家等1000余户入驻。”杨义武介绍,博览城经营的产品主要为油画、国画、版画、雕塑、石刻等艺术品,项目采取 “线下线上”、“实体店+互联网”的运营模式,预计运营后年交易额可达到20亿元,将成为国家级艺术品交易平台。

   [编辑: 杨昀迪]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

商讯

公告>

楼市动态

更多

频道推荐

山东 | 青岛

互动

社区 | 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