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青岛】回望老街里:炊烟缭绕里院情(图)

2015-10-21 10:32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听到里院这个词,单位23岁的青岛姑娘一脸茫然,什么是里院?继而恍然大悟,就是《门第》里何春生的家!是啊,《门第》是生长在里院里的何春生与别墅中的大小姐罗小贝的对比、差异与冲突,其中的青岛元素蕴含了对里院生活的窥探。只是,原以为“人人皆知”的大院却不如想象中闻名,年轻人了解它还得通过影视剧,此番情景让人不由得心生感慨。要知道,“里院”两个字在诞生之时是含着“金钥匙”的,这里曾是青岛人最为辉煌的所在,是繁华的代名词。只是岁月变迁,市中心的转移让这处发酵出青岛本土特色的摇篮,日渐荒凉。

  几次重返老街区,总是能发现里院内外不同的风景。坐在门口观望人来人往的老年人,以老太居多,看到陌生人手持相机拍照,习以为常,有时还会做出指导,“你去那个角落拍,更好看”;混居的院落里,年轻人往往是外来务工者,他们站在回廊上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任凭孩童穿梭玩耍,在他们眼中,这里是房租便宜的临时居所,“我要有钱了,就买个宽敞的套房”;午间十分,有时还能看到烟囱中冒出的炊烟,院落里飘扬的饭菜香味,不同于高楼烟道里油腻的味道,属清香诱人型,“老姐姐,别做饭了,到我家吃包子去!”……

  举起相机,拍摄的画面中总少不了随风飘摇的衣物和被单,抬头仰拍,逼仄的夹缝中透出的曼妙光线有种独特的韵味,这就是青岛老城。联系青岛摄影家,他们镜头下的老城区风格各异,无不渗透着他们真切的解读,我们会逐期刊发。本期,跟随青岛诗人王音重新审视里院风情。

  在《大鲍岛》主编金山老师发来的老照片中,清末老街初步成形,建筑错落有致,甚至考虑了老百姓饲养牲畜的传统习惯,一头老牛卧在院子里反刍,竟毫无违和感。时间拉回到1897年,德国人强行闯进青岛,几经规划,把中国区定在了他们当时认为地段偏僻的大鲍岛区,没成想,这一地段竟迅速发展成为了青岛最为繁荣的商业区。1904年,章丘经营绸缎洋货生意的孟家大手笔购地建房,之后三江会馆、广东会馆成立,显示出这里的“商业价值取得了中国商人高层次的认可”(《大鲍岛》)。

  自此,里院渐次出现,平房拆了再建,新型居住模式让各阶层的百姓有了全新的生活方式,每一个里院都书写着商户和居民们的家族故事,从中国城建设之时算起,应该已经延续有5代了,“那时以移民背景投身于历史洪流的最早的大鲍岛居民,是黄金地段的拓荒者、建设者,至今说起仍有一丝豪气”。即使离开此地,也如远游的风筝一般,与里院之间总有条看不见的细线,无论飞得多远,旧居仍会入梦,闲暇之时,依然常回来看看。

  然而,无论我们用何种感情来回味老城,总规避不开一个词——“曾经”,这个词看似温情,其实荒凉、沧桑,还带有些许的残忍,因为它身后是一段回不去的时光,它面前是后来人的背影。一如老里院,纵使有孩子们玩耍的笑声,但不用几年,他们就会离开,或许,这里会给他们留下印记,但怕是浅得极易被擦去。

  因而,我们把它们留在文字里,供后来人查阅,即使日渐冷却,但期望它仍能散发微弱的光亮,让后代们了解老青岛,认识老青岛人,熟悉里院生活,感受那份浓得化不开的邻里情……   张文艳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张珍珍]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相关阅读

炊烟缭绕 里院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