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直播:
本届论坛由新华(青岛)国际海洋资讯中心主办,青岛蓝色硅谷核心区管委会、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协办。论坛主题为“科技引领海上丝绸之路”。
上午9点论坛准时开讲,领导及嘉宾致辞。
新华社党组成员、副社长于绍良致辞
于绍良表示:2015年3月,中国政府制定并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标志着“一带一路”建设正式进入全面实施的开局之年。作为国家通讯社和世界性通讯社,近年来,新华社大力实施战略转型,利用遍布31个国内分社和180个海外分社的网络渠道,在推动“丝路”各国人文交流、促进互学互鉴、助力经济发展、实现互利共赢上持续发挥在新闻报道、信息采集等方面的强大优势,不断加大国家海洋战略的宣传报道力度,进一步提升全民海洋意识,为助推海洋事业发展唱响好声音,为服务“丝路”建设注入正能量。
今年7月16日,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发布了“新华丝路”信息产品,主要内容包括数据库、征信服务、信息咨询和智库服务、交易撮合等四大类。目前,已有数百家国内外企业和政府机构提出了合作意向。这是新华社作为国家通讯社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举措,标志着新华社正成为“一带一路”建设中经济信息服务功能最大、最快、最准的信息提供者和领航者。作为新华丝路信息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华社正全力打造海上丝绸之路的“蓝色信息高速路”,通过提供高效便捷、实时实用、全面专业的经济信息服务,为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国政府和企业搭建商品贸易和投资合作信息服务平台,推动沿线国家发展战略对接、推动沿线企业贸易需求对接,推动“蓝色信息高速路”成为造福沿线各国人民的惠民快速路。
建设海洋强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一个重要支点是科学进步和技术创新,大力提升海洋科技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本届论坛的主题“科技引领海上丝绸之路”,完全契合当前时代发展的大趋势。论坛将发布的2015中国海洋发展指数,将为科学评价中国海洋科技创新水平,加强海洋经济监测、评估和综合管理提供系统、权威的决策支持工具,有助于有效引导海洋经济发展方式向科技创新和科技引领转变。
国家海洋局副局长张宏声致辞
张宏声表示:海洋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海洋经济在世界沿海各国的可持续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海洋经济发展,大力推进海洋强国建设和“一带一路”建设,促使海洋经济成为了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与此同时,伴随我国经济逐渐步入“新常态”,转方式、调结构将成为海洋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努力引领“新常态”将成为海洋经济发展的新要求,海洋科技创新驱动、国际合作共赢发展等问题成为我们十分关切的重要问题。
国家发改委地区司副司长安利民致辞
安利民: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开发利用海洋已经成为人类利用新资源、获得新空间的战略重点,我国是海洋大国,这对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全面增强海洋开发能力优化,提升经济结构具有重大的意义。
近年来,在各方面的积极推动和共同努力下我国海洋经济迅速发展,由地段发展向科技引领转变,2014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约6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近10%,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成为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部分。
近年来,为进一步推动海洋经济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党的十八大作出了提高海洋经济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一带一路”的战略深入实施,使我国新时期海洋发展的内涵更为完整,目标和方向更为明确,也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海洋经济发展展现出辉煌灿烂的美好前景。
山东是海洋大省,在过程沿海开发开放大局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国务院批准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及青岛西海岸新区,海上战略四旅经济走廊的重要地区,青岛烟台被纳入重要的沿海港口城市,这不仅将山东海洋经济代入一个发展的新阶段,也使山东承担了前所未有的历史责任。
山东省委高度重视,建立了有利有效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出台了系列配套政策,启动了一大批重大产业政策,为积极融入一带一路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建设蓝色经济区、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统筹国外两个大局,充分发挥,在产业投资、资源开发、经贸合作、金融合作、人文交流、生态保护、海上合作等领域,推进一批条件成熟的重点合作项目,着力实现区域互联互通,促进投资贸易的便利化,打造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
山东海洋经济发展会实现新的跨越,圆满地完成国家的战略任务,为全国海洋经济科学发展提供成功的路径和有益的示范。
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李群致辞
李群表示:海洋是人类的宝库,而人类走向海洋的每一步是与科技密不可分,延续了海上丝绸之路,对于海洋科技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关系,我想用三句话来说明,第一句叫天堑变通途,中国古代科技辉煌灿烂,特别是指南针的发明问世,造船技术的进步,让我们中国人首先面对浩瀚海洋不再望洋兴叹,从而成就了古代的海上丝绸之路,而青岛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北线起点,海上丝绸之路,实际上就是一条科技引领之路,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我想也会沿着这样一条科技之路走向海洋、经略海洋。 第二句话,沧海变桑田。二十一世纪是海洋经济时代,随着陆地资源日益趋紧,占地球71%面积的海洋将成为巨大的宝库,潜力巨大,而海洋科技持续创新为我们保护海洋、利用好海洋、开发好海洋找到方法和路径,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必将创造新的海洋世界。 第三句话,干戈为玉帛,早在15世纪,一些国家放眼全球,主动获取海权,近代的中国积贫积弱,成为列强侵略的目标,我们青岛市当时也遭受了列强霸占了30多年。而今,海洋科技的创新发展,为世界各国更好地去认识海洋、界定海洋,依托科技共同开发和利用好海洋,提供了可能,而且变成了现实。
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也将在海洋科技的引领下,去增进友谊,加强共识、化解矛盾,走出一条合作之路、发展之路、共赢之路。 青岛依海而兴,因海而生,海洋资源丰富,特别是海洋科研势力更加雄厚。1901年前,海洋温度测量和潮汐观测就开始了,上世纪20年代末青岛就建成了“海族宾馆”,成为中国最大最早的综合性的海洋研究基地。 上世纪30年代开始有一批海归,汇聚到青岛,建立了海洋科学体系,使青岛成为当时中国海洋科研基地。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一大批海洋科研机构陆续从上海、天津、厦门等地聚集到青岛,几乎占据了当时全国海洋科学的半壁江山,上世纪50年代,驻青岛的科研机构承担全国海洋的总调查任务,完成查清中国海、探索四大洋、考察南北极的科学壮举。 近年来,海洋国家实验室等国字号多家海洋科技机构先后落户在青岛,青岛目前聚集了30%的海洋科研机构,50%的高层次人才,因此成就了中国海洋科技城的美誉。
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也将在海洋科技的引领下,去增进友谊,加强共识、化解矛盾,走出一条合作之路、发展之路、共赢之路。 青岛依海而兴,因海而生,海洋资源丰富,特别是海洋科研势力更加雄厚。1901年前,海洋温度测量和潮汐观测就开始了,上世纪20年代末青岛就建成了“海族宾馆”,成为中国最大最早的综合性的海洋研究基地。 上世纪30年代开始有一批海归,汇聚到青岛,建立了海洋科学体系,使青岛成为当时中国海洋科研基地。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一大批海洋科研机构陆续从上海、天津、厦门等地聚集到青岛,几乎占据了当时全国海洋科学的半壁江山,上世纪50年代,驻青岛的科研机构承担全国海洋的总调查任务,完成查清中国海、探索四大洋、考察南北极的科学壮举。 近年来,海洋国家实验室等国字号多家海洋科技机构先后落户在青岛,青岛目前聚集了30%的海洋科研机构,50%的高层次人才,因此成就了中国海洋科技城的美誉。
国家金融信息中心指数研究院副院长曹占忠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