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侠"马俊杰随吉鸿昌抗日 在青岛崂山牺牲(图)

2015-11-05 13:32   来源: 半岛网-城市信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虎父无犬子,马俊杰以侠义闻名天下,其子也在不同领域颇有建树。特别是其长子马少波 ,新中国成立后一直耕耘在戏曲舞台,被誉为“当代大剧痴”,晚年更是被中国戏剧家协会授予“终身成就奖”。

  父亲善武,儿子能文。马俊杰、马少波父子的传奇经历,至今在胶东地区被人们津津乐道。

  许世友派他“统战”姜黎川

  我们在上一篇曾经提到,马俊杰早年曾是国立美术专科学校(中央美院前身)的学生。他善作诗,尤擅长工笔人物、虫鸟花卉。或许是受父亲的影响,马少波早早就展现出了过人的文艺才能,被称为“胶东才子”。1931年发生“九一八”事变,年仅13岁的马少波就参加了爱国学生运动,主编进步刊物《天外》,还写了大量进步小说、散文和诗歌。抗日战争初期,马少波年仅20岁,已任山东纵队第五旅司令部秘书长。

  战争年代固然需要以笔作枪,但更多的时候是亲上前线,身处险境。马少波就有这样一段传奇经历,还被战友误以为壮烈牺牲,直到晚年也难以忘怀。据白岩所撰《戏剧家马少波》记载,故事发生在1941年。当时,胶东军区八路军向盘踞在胶东半岛各县的投降派发起反投降战役取得胜利后,日伪军开始在胶东“大扫荡”。司令员许世友等军区首长决定派马少波去即墨县,对国民革命军保安十九旅司令员姜黎川进行抗日统战工作,要求姜黎川扰袭胶济铁路线,携手反击日军在胶东的“大扫荡”。那时姜黎川已处于蒋介石所派特务的严密监视之下,不能同马少波公开接触,于是约马少波一人夜间在他的驻军围墙内密室接谈。马少波到达指定地点后,坐进一只箩筐里,提升越过高墙和姜黎川见了面。

  达成协议后,已是拂晓时分,马少波出来后与联络组的同志会合,不料归途中与日伪军遭遇。马少波立即向敌人开枪,掩护战友突围成功,他自己却负了伤,后被当地群众救下。敌人撤退后,同志们清理战场时只找到马少波的一顶礼帽和一只布鞋,于是“马少波牺牲了”的消息传开了,大家都很悲痛。接下来就发生了戏剧性的一幕,正在平度县长罗竹风写好悼词、操办开追悼会时,几个民兵用担架抬着马少波回来了,这让大家喜出望外。此后马少波再度深入虎穴,做姜黎川的工作,使他最后下定决心,率部东上莱阳,被改编为八路军的一个旅。

  晚年马少波回忆起这段往事时,心情依然十分激动。他曾回忆,“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在北京相聚,我曾写了一首七律赠竹风(罗竹风)。‘伤逝君陈山下祭,生还我见身后词’就是记述这段经历。《伤势》是竹风写的小说,《生还》是我写的小说,嵌在这里面恰如其分。”

  其实,马少波接受这次谈判任务出发前,父亲马俊杰和母亲已被日伪军逮捕了,我们在上一篇已有交代。据马少波回忆,自己“是怀着内心巨大悲痛去完成这项任务的。出发前,我把自己写的一首散文诗《当双亲被捕去的时候》交给了党组织。”马少波对于父亲马俊杰的牺牲到晚年还十分心痛,“我的父亲于1942年在青岛崂山惨遭日军杀害,后与我的母亲合葬于胶东英灵山革命烈士陵园。其实在战争年代,许多文艺工作者都像我一样经历过失去亲人,经历过九死一生的苦难,但他们还是为民族的解放事业奋斗不息。他们就是我们的民族魂。”

  成为戏曲改革开创者

  因为文艺才能突出,抗战后期,马少波被任命为胶东解放区文协会长兼胜利剧团团长。从此,他就跟戏曲结下了不解之缘。1943年,他写了《木兰从军》,激发了胶东军民保家卫国的斗志。1944年,郭沫若发表了《甲申三百年祭》,马少波受到启发,他精心研究明末农民起义的资料,25岁的他写出京剧剧本《闯王进京》。1946年,他又创作演出了话剧《太平天国》。说起《闯王进京》还有后话,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中共胶东区党委及胶东文协、文工团进入青岛,马少波虽未来青岛,但青岛演出了他编剧的歌剧《农工泊》、京剧《闯王进京》,使青岛人认识了解放区的艺术作品。

  马少波不仅勤于创作,还善于将文艺和鼓舞士气相结合。1948年11月,解放战争大决战开始,以山东省副省长郭子化为总团长、马少波为副总团长率领的山东军区歌舞团、话剧团、文协胜利剧团等十个文艺团体组成了淮海前线慰问团,与上百万支前民工同时赶赴淮海前线。他们演出了两个多月,受到前线军民的热烈欢迎。在淮海前线演出的《关羽之死》,在祝捷会上演出的《木兰从军》,受到总前委邓小平、刘伯承、陈毅、谭震林、粟裕等首长的高度评价。

  新中国成立后,马少波任中华全国戏曲改革委员会秘书长,从此潜心于戏剧艺术的改良工作,曾将歌剧《白毛女》搬上京剧舞台,受到周恩来总理的称赞,白岩对这段逸闻有所记载。那是1958年,中国京剧院准备将歌剧《白毛女》搬上京剧舞台。马少波把这个想法报告给周总理,他表示赞同并给予热情支持。1958年3月20日开始公演,当时周总理要去出访日内瓦,没有来得及观看。4月初的一个上午,马少波接到总理办公室的电话,说总理早上已从昆明回京,他要星期天下午2点看《白毛女》的日场演出。当天下午,周总理就来到人民剧场和一千多观众看了京剧《白毛女》。

  演出结束后,周总理由马少波陪同和演员见了面,和每个演员亲切握手,可是由于还有外事活动,并没有提具体意见,这让大家既兴奋又有点遗憾。谁料这天午夜已过,总理办公室给马少波来了电话,要他和阿甲(著名戏剧编剧、京剧导演)到中南海西花厅去。当马少波和阿甲来到总理办公室时,总理正在批阅文件,放下笔走过来说:“今天看了京剧《白毛女》很高兴,看来京剧演现代题材是有前途有希望的。”马少波很受鼓舞,他又把京剧这种传统形式表现新内容如何更好地结合、如何进一步探索的想法向总理汇报,总理凝神静听,并提出一些问题,诸如通过实践解决了哪些问题,观众反应怎样,演员有什么思想顾虑,等等。马少波一一作了回答,当马少波和阿甲向总理告别后,总理又匆匆回到写字台前,此时已是凌晨3点多钟。

  这次接见让马少波大受鼓舞,此后,马少波出版了《戏曲改革论集》《戏曲改革散集》《看戏散笔》《花雨集》等,创造了一大批推陈出新的艺术作品。

  关心青岛京剧发展,把莱西当故乡

  在戏曲领域取得辉煌成绩的马少波 ,始终不忘他曾经战斗过的地方。虽然是掖县人,但他长期工作、战斗于莱阳、莱西一带,因此也把莱西当成故乡。藉着这层关系,他就对青岛有着特殊感情。

  青岛文史专家鲁勇先生曾写有《马少波:把莱西当故乡》一文,其中提到马少波钟情青岛的两件事:其一是力促言派戏剧兴盛。新中国成立后,马少波任中华全国戏曲改革委员会秘书长,兼任中国戏曲研究院总支书记、副院长(院长为梅兰芳),同时任中国京剧团(国家京剧团)书记、团长。他一直关心山东、青岛的戏剧工作。青岛市京剧团以言少朋、张春秋、张少楼、韩小楼为“四大头牌”(主要演员)。言少朋是京剧“四大须生”之一言菊朋的长子,言派戏好听难学,到上世纪50年代几乎绝迹于舞台,马少波为此十分忧虑。1959年青岛市京剧团赴京演出,马少波观看演出后,找到言少朋夫妇,力主他们演出言派剧,于是言少朋演出了《卧龙吊孝》,张少楼演出了《让徐州》,结果轰动京城,大受欢迎,观众奔走相告,剧场场场爆满。马少波也撰文《言归正传》,表示言派戏归言氏之后相传。在马少波力荐之下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观看了青岛市京剧团演出的言派戏,并加以赞赏,言派京剧达到中兴。

  其二是重回青岛,写诗忆在莱西的岁月。“文革”后,马少波重来青岛,并至莱西,他写了《回莱西》一诗:“大沽河畔忆当年,满目硝烟少炊烟。旧日驰踪无觅处,莱西锦绣织新篇。”上世纪80年代,马少波来青岛在八大关青岛疗养院疗养,他又写了《青岛雨中海滨》一诗:“波涛汹涌雨倾盆,绿女红男跃童心,无限生机无限趣,弄潮出没忘艰辛。”

  马少波于2009年11月29日凌晨1点36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特约撰稿 田野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 [编辑: 李敏娜]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相关阅读

马俊杰 抗日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