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日阴雨天气降温明显,在八大关附近街头上的市民穿上了厚厚的衣服保暖。记者 王滨 摄
半岛都市报11月8日讯(记者 任金梅) 11月8日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冬,岛城持续的阴雨天气终于在傍晚时分结束,但阴冷的天气,让市民都裹上厚实的衣装,一幅冬日的景象。预计9日转为多云天气,终于可以看到久违的太阳了。不过,太阳并不能带来热量,气温仍比较低,一直到12日至14日,气温才会小幅回升。
连阴雨终于结束了,这场从11月4日晚间开始飘落的雨水,一连持续了近5天。据市气象台统计,从4日18时至8日15时,本市全市过程平均降水量为30.7毫米。其中市区33.7毫米、崂山49.5毫米、城阳25.4毫米、黄岛49.2毫米、胶州24.3毫米、即墨22.3毫米、莱西18.1毫米、平度18.2毫米。最大降雨量出现在崂山区太清,达到123.9毫米,其次是黄岛杜鹃花区,达到118.5毫米。
连阴雨带来的较大降雨量,超出了青岛11月份常年平均降雨量(23.6毫米),也超出了上月平均降雨量(24.5毫米)。这个季节出现这么大的降雨,在历史上比较少见。不过,这场雨主要下在南部地区,本市北部地区的降雨量仍不够用,水库的畜水量并不大,旱情只是得到暂时缓解。
预计9日白天,本市的风力逐渐减弱,并转为多云天气。虽然阳光出现了,但由于江淮气旋退去,冷空气影响占据主导地位,气温仍比较低。预计全市最高气温在11~14℃,最低气温市区6~7℃左右,内陆区市0~6℃,莱西、平度等地有霜冻;其他区市有霜冻或轻霜冻。预计12~14日,冷空气影响结束,气温才小幅回升,全市最高气温在14~17℃,最低气温市区11~13℃左右,内陆区市7~12℃。预计13日,本市大部地区还会出现小雨过程。
随着气温的下降,近来在天气预报中频频出现霜冻的字样,霜冻是什么?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凌艺解释说,霜冻是指由于温度剧烈下降而引起的作物冻害现象。也就是说当温度降到0℃以下时,农作物内部的水分开始结冰,从而导致作物受损或死亡的一种现象。其实,霜本身对作物并没有什么危害,而生成霜所具备的低温条件才是杀害作物的元凶。
在农业上,无霜期和初霜是非常重要的。无霜期与农作物生长期有密切关系,一年中无霜期越长,生长期也就越长,对作物生长越有利。反之,如果霜冻来得早,粮食将减产很多。据统计,在青岛,往年平均初霜日期为10月27日,其中市区初霜日平均在11月21日,比各区市推后近一个月,本市最早出现霜冻的日期是10月5日。自霜降节气过后,农民朋友就要开始提防霜冻带来的危害,不过前期的霜冻都比较轻,影响不大。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