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这个红色的代表案发地点,蓝色的图案代表摄像头,你要判断好两个轨迹,一个是犯罪嫌疑人的来向,另一个就是去向,抓好这两个关键点,这个案子就成功一多半了。”水清沟派出所治安民警孙学林每天除了值班、走访外,就“钻进”监控室,盯着电脑研究,有时候一盯就是十多个小时,就为了寻找破案的蛛丝马迹。“我办理的案子基本上全是通过视频,看一天的视频,可能有价值的片段就只有一两分钟,但为了这几分钟,就必须一直盯着。”为了辖区内的每个摄像头能正常工作,孙学林夏天就会顶着太阳,把摄像头附近的树枝树叶清除掉,“摄像头就是我的眼睛,我要保护好、用好。”
记者 梁超
痴迷画面 转业当起“图侦” 昨天上午,见到孙学林的时候,他正在视频监控室截取视频,“把没用的视频截去,只留下有价值的,截成一段一段的,查看的时候也方便。”在孙学林的电脑上,存在大量的视频资料,他开玩笑说,这些都是自己的“宝贝”。 1994年孙学林进入部队工作,“我在部队就是搞雷达、声呐的,经常对着画面研究,慢慢就对画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009年,孙学林部队转业来到水清沟派出所,成为一名治安民警,但依然对图像“痴迷”,就主动承担起辖区内百余个摄像头的维护调整和管理,“当时我记得很清楚,辖区内要增装摄像头,我用了一周多的时间实地查看,判断好摄像头应该安装的位置、密度以及朝向,然后再告诉工作人员进行安装。 ”
“冬天的时候还好说,如果到了夏天,树木都枝繁叶茂的,就很容易挡住摄像头的视野。 ”为了保证每个摄像头能正常工作运行,孙学林会经常巡查,发现有被遮住的摄像头,就会和环卫工借来修剪枝叶的专用工具,把摄像头附近的树枝修剪掉,“每年夏天,皮肤都会晒得挺黑,同事们就开玩笑问我是不是去海南度假了。 ”正是凭着对这一行的痴迷,孙学林在2011年9月全市公安规定动作视频监控专业比武竞赛中,获得全市第一名的好成绩。
蹲点24天 飞奔抓获蟊贼 “2009年7月初,在长沙路早市附近连续发生两起抢劫女性项链的案件,那时候我刚转业到地方,所里还没有给安排其他的事情,就做一些内勤之类的。 ”所里领导看着孙学林能跑,就安排他带着两名协警到案发地守候,从7月中旬开始,孙学林就蹲点,每天早上不到7点就去,一直到中午12点,当蹲点到15天的时候,由于天气十分炎热,孙学林中暑了。“那天实在是难受,就没有去守候,可巧合的是,就在那一天,发生了第三起抢劫事件。 ”中暑第二天,孙学林又来到案发地蹲点守候,在8月2日的时候,孙学林发现了一名可疑人员,“早晨8点多,一个年轻人拿着手机在早市上转悠,应该是寻找作案目标,当时领导吩咐一定要有赃物的时候再进行抓捕。 ”
时间不长,孙学林听到有人喊抓贼,拿着警棍就追过去,“当时真是没想太多,就想着一定要追上抓住他。 ”擅长跑步的孙学林在一个上坡处抓住了抢手镯的犯罪嫌疑人,后来有人问孙学林,追得那么“疯”,就不怕他拿刀子捅着?“那时候年轻气盛,没想那么多。 ”孙学林经过24天的蹲守,终于破获了这起抢劫案,这也是他的第一个案子。
查看监控 60小时录像破案 “我家里被偷了,但啥时候进的贼就不知道了。”这是今年5月15日早上孙学林所在水清沟派出所接到的报案,在南丰路52号和宜阳路9号,一夜之间分别发生了两起入室盗窃案件。接到报案后,民警赶往失窃的两户居民家中,民警经现场勘查发现,被盗的两户居民家都处于二楼,且门窗都没有被撬动的痕迹,厨房的窗户都是开着的,初步判断嫌疑人应该是爬窗入室盗窃。由于盗窃手法和被盗居民家所处的位置非常接近,两起盗窃案应是同一伙人作案。“我们勘查完现场后,赶回派出所,经过梳理分析,选中了南丰路52号被盗居民家附近的监控摄像头作为调查线索的起点,开始查找犯罪嫌疑人的踪迹。”孙学林介绍,水清沟派出所辖区内共有160余处监控探头,在全部初步排除118个监控摄像后,调取了案发周边的42处监控近60小时的录像后,终于发现了犯罪嫌疑人的踪迹。
在发现踪迹后,孙学林继续对视频进行认真查看,“犯罪嫌疑人在视频中行走一个小时的轨迹,可能得需要3名民警仔细查看一整天的时间,有时候有用的画面一闪而过,稍不注意就成了无用功。 ”经过一遍遍的查看,孙学林和同事突然发现一个重要细节,这伙人在天刚蒙蒙亮的时候,搭乘了一辆出租车逃离现场。随后,立即对这辆出租车的行驶路线进行追踪,发现四名男子最终在崂山区西韩社区附近下了车。经过侦查,四人的下车地点正是四人在青的暂住处,民警根据线索,一举将四名犯罪嫌疑人抓获。经现场突击审讯,四名犯罪嫌疑人对自己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凌晨调解 化解邻里矛盾 除了办理各类盗窃案件以外,走访社区调解邻里纠纷也是孙学林的任务之一,谁家杂物乱放在公共场所了,家里声音太大影响到邻居等,这些家常里短的琐事,孙学林都会耐心倾听和劝解,“其实邻里之间没什么不可调解的矛盾,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坐下来把话说清楚了,矛盾自然就解开了。 ”孙学林不仅办案认真,调解邻里矛盾同样不含糊,“就在本月9日凌晨1点多,楼上楼下的两位市民来到派出所,询问得知,原来是楼下嫌楼上的动静太大,影响一家人正常休息。”孙学林说,凌晨一两点,按理说应该是在梦乡的时间,但是那个时候来派出所,说明他们之间的矛盾不小,如果调解不好,可能会影响邻居间的关系。
“调解这种邻里矛盾,也得讲究‘策略’,首先让他们把心里的话都说出来,先‘释放’一下,这样矛盾就能减少几成了。”孙学林觉得,矛盾宜疏不宜堵,越疏越顺、越堵越严重。让双方各自说完后,孙学林也就找到了他们之间的矛盾点在哪,然后开始给他们分析、协调,有时候还会与矛盾双方单独聊,“其实单独聊的效果更好,开导一下这个,然后再劝一劝那个,一来二去的,他们之间的‘疙瘩’就解开了。”孙学林当和事老,一年能成功调解百余起邻里纠纷,很多社区居民见到孙学林直夸,“小孙,做事就是认真,办事公平。”
[编辑: 林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