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都市报11月17日讯(记者 魏海洋) 今年,青岛对本市的科学技术奖进行大幅度改革,在全国首设科技创业奖励,还对青岛科技奖的评选等进行创新改革。高端的科学技术奖实施评审全过程信息公开。11月17日,科技奖励改革之后举办的第二场本地评审会开始。今年的评审首次实行电脑打分、系统留痕,首次全程进行录音录像,当天评审结束当天公布结果,一系列的创新举措也让青岛科技奖的出炉变得更透明。
11月17日,化工材料轻工(食品)组的青岛市科学技术奖参评项目启动了现场专家会审。评审现场刚开始,7位由驻青高校院所教授及大企业高工组成的评审团一入场,即被要求通讯工具集中保管。在青岛科技奖的评选公开上,青岛进行创新,一个项目从开始申报到最后获奖要通过5次公示,公示的内容也比以往大幅增加。“还公开评审委员会专家组成,督促专家客观公正地履行评审职责。”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规范评审会议流程,实行半封闭管理,统一保管手机,当天评审结束、当天公布结果。
在现场,一家参评单位提交的材料自动播放了幻灯片视频,并配以语音讲解,内容是“一种耐高温的传送带项目”。材料自动讲解结束后,评审专家马上通过电话“隔空”对项目负责人开始提问,总共提问了10个题目,对方都快速准确做了回答,其他专家听后先后在评分表上打分,答辩过程紧张但是很有序。答辩的过程是5分钟,有倒计时,时间实时显示在大屏幕上。
本次评审组组长、市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委员会委员、青岛大学教授韩光亭坦言,今年的评审工作比往年更加严肃。“整个会议的程序和组织是比较公正的,有各方面的监督。包括整个答辩、提问、讨论、评分也是公开的。现场都有录音录像,体现了评奖的科学性和公平性。以前不会现场公布结果,都是打分以后汇总交上去。但是今年现场评分,大家都要签字、公示分数。每一位专家都很慎重,对每项成果都作出客观公正的评判。”韩光亭说。
市科技局成果处处长吴新说,以前的青岛市科学技术奖推荐权只限于各个行政单位,而且推荐有限额,门槛又较低,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单位在内部“分果果”的局面,导致部分高质量项目报不出、个别低水平项目充数的现象,同时还存在着论资排辈的弊端。
今年6月,青岛市正式出台了《关于改进青岛市科学技术奖励工作的意见》,就强化市科技奖励目标导向、推荐和评审等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在省内首次开展创新团队奖励,在国内首次开展科技创业奖励,取消了限额,拓宽了推荐渠道,科协下属学会、行业协会、孵化器和宣传科技创业的新闻媒体等社会资源都获得了推荐资格。
据介绍,本轮评审为奖项的第二轮评审,共计8场。12月初,市科技局将会组织终审工作。届时,将以现场公开投票的方式评出2015年科学技术一、二、三等奖。
■新闻链接
青岛科技奖有五大项
青岛市科技奖包括五大项,分别是市科学技术最高奖(2项);市自然科学奖、市技术发明奖、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共150项;市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10项。本次青岛创新设立了科技创业奖励和创新团队奖励类,这两项属于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市科技局成果处处长吴新说,科技进步奖分技术开发类和社会公益类。青岛市科学技术奖中最高奖和合作奖是不分等级的,其他三大奖设一二三等奖,奖金额度是:最高奖50万元,一等奖8万元,二等奖4万元,三等奖2万元。 记者 魏海洋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李敏娜]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