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9成手机存预装软件。
半岛都市报11月24日讯(记者 景毅) 占空间、偷流量、窃隐私,手机中的垃圾预装软件极大影响了用户的体验,然而遗憾的是,面对这些不良软件,手机用户往往因权限所限无法删除而只能选择忍耐。不过现在这种尴尬的局面正在发生转变。近日,工信部发布《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APP)预置和分发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暂行管理办法》),对手机预装软件作出严格要求。
《暂行管理办法》指出,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必须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不得调用与所提供服务无关的终端功能、强行捆绑推广无关应用软件,未经明示且经用户同意,不得实施擅自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强制开启应用软件、违规发送商业性电子信息等侵害用户合法权益和危害网络安全的行为。
《暂行管理办法》强调,生产企业和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确保所提供的除基本功能软件之外的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可由用户方便卸载,卸载后不影响移动智能终端的正常使用。
基本功能软件是指保障移动智能终端硬件和操作系统正常运行的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主要包括操作系统基本组件、保证智能终端硬件正常运行的应用、基本通信应用、应用软件下载通道等。终端中预置的实现同一功能的基本功能软件,至多有一个可设置为不可卸载。
已被卸载的预置软件在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升级时不被强行恢复。
此外,《暂行管理办法》还提到,应用商店等移动应用分发平台应登记所提供应用软件运营者、开发者的真实身份、联系方式等信息。应建立应用软件管理机制,对应用软件进行审核及安全、服务等相关检测,及时处理违法违规软件。
本次征求意见的截止日期为2015年12月18日。如有意见和建议,请以书面或电子邮件方式反馈至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联系地址:北京市西长安街13号。邮编:100804。电子邮件:yangxi@miit.gov.cn。
■调查
超9成安卓手机被预装软件 工信部这一动作让手机预装软件再度成为关注焦点。事实上,关于预装软件的问题由来已久,一款新手机预装十几款甚至几十款软件几乎成为常态,由于这些预装软件往往占据手机空间、拖累手机速度、甚至可能会成泄露机主个人隐私信息,但却无法卸载,已经成为手机用户最大的困扰。
市民王女士使用的是一款华为智能手机,里面预装了天气、放大镜、收音机、音乐、游戏中心等二十余款软件。尽管部分软件可以自行卸载,但她还是觉得不踏实。
据艾媒咨询此前发布的《2015年Q2中国手机安全软件用户手机预装状况》数据报告显示,有超过九成的安卓手机被预装过各类APP软件,而近八成的预装软件存在无法卸载的情况。
记者找来三部不同品牌的安卓手机,发现三部手机均有超过10款的预装软件,且80%以上的预装软件都无法正常卸载删除。
这些烦人的预装软件是如何进入用户手机的呢?360手机安全专家高祎玮向记者介绍,一般来说,手机预装软件可以分为厂商预装和刷机预装两大类。
厂商预装包括手机制造厂商预装和运营商定制机预装,即由手机生产厂商和电信运营商完成预装。刷机预装涵盖手机销售的每个环节,水货手机会有水货刷机一道预装,行货手机包括代理商刷机预装、连锁卖场预装、运营商营业点预装以及其他零售网点预装等。
为啥预装软件往往都无法正常删除?高祎玮介绍,在技术层面看,预装的软件大多是通过刷机刷入的,可以放入系统文件夹,此类软件被默认为系统软件,故用户按照普通卸载程序很难对付到它们。不过,目前很多第三方软件可以帮助用户获取Root权限、清除一些没有用处的预装软件。
然而,有一些预装软件是跟ROM(只读内存)深度定制的,这样的预装软件也可以卸载,但是一旦卸载,手机就无法正常运行了。而且由于多数厂家在保修条款中规定用户如果通过ROOT、刷机等形式卸载软件,则不再提供售后保修服务,这个霸王条款也使得很多安卓手机用户不敢随意卸载预装软件。
预装软件几乎已经到了人人厌烦的地步,但为何手机厂商、渠道商还会不遗余力在手机里预置软件呢?无疑是利益使然。知名电信专家项立刚向记者介绍,手机每预装一个软件,手机制造商就可以向手机软件商收取一定的费用,而软件商则通过预置安装推广了软件,增加了用户使用量,进而实现其经济利益。
据公开资料显示,随着近年APP运营商预装需求要大于刷机商预装能力,装机成本也一路水涨船高,由最初的每个软件0.5元提到每个软件1.5元以上。而在手机销售渠道,见缝插针的“刷机商”们成了最关键的枢纽。被刷过的手机无论激活与否,渠道商都可以获得每部约3到10元的利润。
■观点
把选择权交给消费者 实际上,对于预装软件,监管部门早就采取了措施。然而随着手机层出不穷,智能手机的火爆,带动整个产业的蓬勃发展,近年来新的手机品牌不断涌现,手机预装现象更是呈现爆发式增长,造成监管难度大。
项立刚表示,对待预装软件不能一棍子打死,因为很多预装软件是非常有必要的,比如一些通话、短信、日历、浏览器等基本应用。而且预装软件所带来的利润,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手机成本。
项立刚表示,工信部此次《暂行管理办法》就是把预装软件的选择权交给了用户,用户根据自身需求自主选择保留或者删除预装软件,而系统可以给出相应的风险提示,最终由消费者决定是否继续删除。项立刚建议手机及软件厂商可以采取“准预装”的方式。当用户真的需要时,再点击软件完成安装使用。这样既可以做到事前推广,又避免引发用户反感。
如何防止预装软件“捣鬼” 1、授权流量封顶提醒。用户联系运营商客服授权,当手机用户的流量达到一定限额时,运营商发送短信提醒,或是暂停客户当月流量上网功能。
2、检查设置,避免WiFi状态下消耗流量。一些手机会在WiFi信号不畅时自动切换到流量消耗状态。用户应关闭自动切换功能,或者在使用WiFi时关闭流量开关。
3、关闭自动更新、推送等功能。
4、安装第三方防护软件。通过第三方软件监控手机,防止预装软件“捣鬼”。
5、应用授权要谨慎。应用软件运行时,对审计读取短信、通话记录、位置等隐私数据要格外谨慎,避免一些不良预装软件利用这些权限在后台使用流量,也避免个人信息遭泄漏。
文/图记者 景毅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林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