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下旬,青岛市市立医院和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开展了“手语服务”项目。听障人士就医前,家人或朋友可拨打电话,预约“翻译”服务,手语志愿者可以全程陪伴听障人士就医。近日,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岛城多家医院都有志愿者开展的志愿服务项目。
退休工人医院当志愿者 55岁的王玉华是市妇儿医院一位志愿者,也是卷烟厂的一位退休工人。从今年3月份开始,每周五早上不到8点,她都会穿着紫色的马甲,准时出现在市妇儿医院的门诊大厅,做志愿服务。给前来就医的患者指指药房在哪,内科、外科怎么走,帮残疾的患者推推轮椅,给忙不开的年轻父母抱抱孩子……在门诊大厅一转就是一上午。“上午是病人最多的时候,来看病的人心情都很着急,我要忙起来,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王玉华告诉记者。
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岛城医院的志愿者基本是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医院的在职员工,他们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来为患者做一些志愿服务,另一部分则是社会上的志愿者,主要是大学生群体和像王玉华这样的退休人员组成。比如在青大附院,医院青年“彩虹方队”自2013年8月份由医院团委成立以来,目前已有300多位志愿者。
聋哑人士就医有“翻译” 今年10月份,市立医院和市妇儿医院为聋哑人士推出的手语服务项目,就赢得不少市民叫好。而手语服务人员,就是出自于岛城一个志愿者团队。记者了解到,在各大医院,志愿者们也开展了很多出人意料的“特色”工作。
“曾有一个大学生志愿者向我们反映,说他们可以在住院的孩子们不做治疗的时间,给孩子补功课。我觉得这个想法很好,我们医院儿童患者多,很多生病的孩子常常因为住院耽误了功课,家长和孩子都很着急,担心将来出院后学习上跟不上。近期,我们就要开办一个‘病童学校’,招募大学生志愿者作为老师,如果住院的孩子需要补课,家长可以上报,我们安排志愿者来教孩子。就一般情况看,住院的孩子可以上午治疗,下午由志愿者给他们补课、讲故事。这样,孩子就不会因住院而耽误学习。”市妇儿医院工作人员表示。
上岗前须进行培训 虽然志愿者都是在利用自己的空余时间做服务活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据介绍,到医院做公益服务的志愿者,一般都会经三道程序:报名面试、分岗培训和排班上岗。
对于培训的内容,志愿者一般都会在医院先“走一遍”,对门诊、放射、检验等各科室布局能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对就诊流程也逐渐熟悉。然后,根据志愿者所分岗位的不同,还会有相关科室的专业人员做进一步培训。“对于我们的志愿者,在加入后需要经过专业心理知识和技能培训、了解肿瘤相关知识,并能学会用适当语言来安抚病人,这样才能为病人和家属服务。”市中心医院心理门诊医生牟宗珂说。 记者 徐军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林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