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南拉起1300人社区自防队伍 发案率大大降低

2015-12-02 11:08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社区自防队员在小区内巡视。



  他们头戴小红帽,胳膊上围着黄袖标,在大街小巷巡逻,发现可疑人员会上前“询问”,发现火警、小作坊会立即上报,碰到游客问路还会热心帮助。据了解,为有效遏制开放式居住小区财侵类刑事案件的多发高发态势,自5月22日起,市南区招募组建了一支1300人的自防队伍,筑起开放式小区治安防范的第一道防线。目前,这支社区安全自防队伍活跃在市南区的各个社区,有效降低了开放式楼院的案发率。

  有问题就找自防队员

  提起社区安全自防队伍,中山路街道的居民们不禁竖起大拇指。而让社区居民津津乐道的这件事发生在6月5日,当天中山路街道社区安全自防队员邵秀珍正在济南路37号院内巡查,发现该楼院4楼的一个住户家中冒烟并且散发出刺鼻的气味。邵秀珍迅速拨打了119报警,经消防队员破门入室查看,发现煤气灶上的锅已经烧干,周围墙面被引燃,导致燃气泄漏。

  “幸亏燃气关闭及时,现场处置得当,才挽回这户居民的财产损失,也使得有100多年历史的木式建筑免于火灾。”提起这件事,社区居民任女士心有余悸,不住感叹“多亏了社区的安全自防队员,要不后果不堪想象”。

  “有问题找社区安全自防队员”,这句话已经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社区居民的心里话。据介绍,社区安全自防队员的职责远远不止这些,他们还能够“看楼护院”,协助降低开放式居住小区财侵类案件的发案率。

  降低开放式楼院发案率

  “市市政公用局燃气服务电话是12319;市城管执法局燃气安全举报电话是12345;市公安消防局消防安全举报电话是96119……”在每一个社区安全自防队员的手中,都有这样一张“便民联系卡”,上面还记录了市食药监局食品药品投诉举报电话、市安监局安全隐患举报电话以及街道派出所的接警电话、综治办的联系电话等等。

  “我们在巡逻时发现了隐患,就可以拨打联系卡上的电话联系工作人员,很快就有人来解决。”社区安全自防队员马先生告诉记者,他从5月22日上岗,每天都会巡逻4个小时,工作时间上午从9:30到11:30,下午从2:30到4:30,全年无休。

  香港中路街道办事处综治办工作人员谭勇辉表示,目前,社区安全自防队员为开放式小区的治安防范筑起了第一道防线,已经有效降低了开放式楼院白天的发案率。八大湖街道办综治办主任汤雅球表示,“自防队员自上岗以来为保护社区的安全发挥了巨大作用,社区发案率明显下降,今年5月~9月份发案较常量平均下降了17%。”

  防范体系“全年无休”

  “我们将社区安全自防队伍定义为一支居民在自己居住的社区楼院进行自治管理的志愿服务性质的群防群治队伍,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看楼护院。”市南区综治办工作人员介绍,为了确保社区安全自防队员尽职守则,在招募自防队伍时就对报名人员进行了严格把关。

  “社区安全自防队伍重点工作是加强日间楼院看护、蹲点守候,社区民警、社区辅警重点是负责夜间巡逻,而治安志愿者作为重大节庆、重大活动期间的加强力量统筹安排。”谈起组建社区安全自防队伍的初衷,综治办工作人员表示,这样3支队伍相互衔接、相互弥补、相互联动,不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构建起了昼夜更替的治安防范体系。

  另外,为了确保社区安全自防队伍的看护责任,还聘请了市民对安防队员上岗期间履职尽责、佩戴标识等情况进行动态监督。

  据了解,自5月22日安全自防队伍上岗以来,先后盘查可疑人员649人次,报告各类公共安全隐患信息1072起次,收集社情民意316条,调解一般矛盾纠纷63起,收缴非法宣传品27233件,提出加装防攀刺、防盗网及楼院封闭、楼道亮化等安全整改建议97条,居民安全感满意度得到改善。

  ■链接

    邀您聊聊身边新变化


  2015年即将过去,回顾这一年,你和你的家庭发生了哪些新的变化?或许你买了新房,或许你涨了工资,或许你社保卡里的养老金又上调了,或许你的周围多出了几个便民服务点,看病就医都不用出社区,又或许你在期待即将开通的地铁3号线给出行方式带来一次“革新”。这些变化充满喜悦,但也许有些变化,并不如你所愿。近日,半岛网开通了“聊聊身边的新变化”主题帖,邀请市民与我们一起分享身边事。感兴趣的市民可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直接登录半岛网青岛社区进入主题帖参与活动。

  记者 郝园园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王泯苏]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