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医养结合工作会议在青召开 青岛模式获赞

2015-12-05 07:00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福涛颐养老年公寓内的住院部里,护士正在给住院老人量血压。



  半岛都市报12月4日讯(记者 张同顺 徐军) 随着社会发展,老龄化社会来袭。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12亿,占总人口的15.5%,也就是说,每6个人中就有一名老年人。为应对“白发浪潮”,12月4日,由国家卫计委与民政部共同举办的全国医养结合工作会议在青岛召开,青岛市等12个单位在会上进行了经验交流,“医养结合”青岛模式会上获赞。

  据介绍,“十二五”期间,青岛老年人口快速增长,60岁以上老年人占到总人口的19.6%,高出全国平均水平4.1个百分点,老年人对医疗、养老服务的需求日益突出。青岛围绕老有颐养、病有良医的目标,提出打造国际健康城市,加强医养结合顶层设计,建立了“政府主导、部门负责、融合发展、全面覆盖”的服务模式,初步实现了医、养、康、护一条龙服务。

  医养结合即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区别于传统养老的重要标志是突出医疗功能。近年来,青岛重点推进养老机构实现医养结合,鼓励医疗机构内设养老机构,推动医养结合服务向社区和家庭延伸,促进临终关怀服务发展,不断满足广大老年人医疗和养老服务需求。目前,本市已经制定了支持医养结合服务发展的若干政策,进一步完善了医养结合类项目扶持措施,鼓励医养结合创新服务形式、拓展服务领域,提升医养结合发展水平。

  青岛市在医养结合的探索中,建立了“医中有养,养中有医,医联结合,养医签约、两院一体、居家巡诊”六种医养结合类型。鼓励二级和三级公立医院转型为老年医院、护理院或开设老年专护病房,提供医养结合型医护服务;引导养老机构中建医疗机构,共同开展医养结合服务;提倡大型公立医院与社会办医养结合型医疗机构建立医联体;鼓励养老服务机构和附近医院签约;统筹规划建设卫生院和养老院;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患病老人,开展家庭出诊、全科呼叫、家庭护理、家庭病床等延伸性医疗服务。

  青岛还在全国首创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制度以医疗保险为基础,面向参保人员中的失能、半失能人员,建立医院、社区、家庭多层次的医疗护理体系。长期护理保险对具备医疗资质的养老机构实行日定额包干结算,将失能、半失能老人细分为专护、院护、家护、巡护四种类型,按照“专护”按床日费170元、“院护”按床日费65元、“家护”按床日费50元进行包干结算,“巡护”药品及检验费用由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大病和门诊统筹支付。

  据悉,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建立符合国情的医养结合体制机制和政策法规体系,实现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有序共享,基本形成覆盖城乡、规模适宜、功能合理、综合连续的医养结合服务网络。所有医疗机构开设为老年人提供挂号、就医等便利服务的绿色通道,所有养老机构能够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基本适应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

  破解之道

  国家卫计委副主任王培安:

  为养老机构开通预约就诊绿色通道


  国家卫计委副主任王培安介绍,只要生育率仍然保持在低水平,人均预期寿命继续延长,老龄化进程就不会改变。目前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呈现出老年人口规模大、老龄化速度快、各地老龄化程度不平衡、老年人健康问题突出等特点。截至2014年底,我国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近4000万,其中完全失能的老年人有1200万。

  我国医养结合工作将在“合”字上下功夫,国家卫计委鼓励各地以协议合作、对口支援、合作共建、建立医疗养老联合体等多种模式加强合作,医疗卫生机构要为提出需求的养老机构开通预约就诊绿色通道,提供便捷医疗卫生服务。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发展医养结合服务,要进一步改善政策环境,努力降低政策门槛,整合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限,提供便捷服务,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

  有条件的地方要结合本地实际开展专题研究,可借鉴青岛、上海等地的实践经验,注意长期护理保险与医保政策的衔接,通过优化结构,保证医保基金发挥效益,从总体上减轻老年人医保支出压力。同时要加强监管,独立核算,避免加重医保负担。

  民政部副部长邹铭:

  支持养老机构医护人员进修培训


  民政部副部长邹铭介绍,近年来,民政部门联合卫生计生等相关部门,积极推进医养结合,重点发展养护型、医护型养老机构。

  提升养老机构医养结合能力,重点是统筹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的设置规划,支持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就近就便开展合作,开通绿色转诊通道,提供治疗期住院、康复期集中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相结合的健康养老服务。支持采取内设医务室、护理站、卫生所(室)等或引入周边医疗机构分支机构等形式,满足老年人医疗服务需求。对于具备一定规模的养老机构,可以根据自身条件,按相关规定开办老年病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中医医院、临终关怀机构。对于养老机构设置的医疗机构,应按规定享受发展社会办医的优惠政策。

  医养结合还要解决养老机构医护和服务人员不足问题,为医养结合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支持养老机构中的医护人员到医疗机构进修培训。确保在养老机构中服务的具有执业资格的医护人员,在职称评定、专业技术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等方面,享有与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同等待遇。

  探访青岛模式

  医院牵手养老院,老人看病不折腾


  市北红十字老年护理院是本市较早开始探索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之一。12月4日,记者来到这家护理院,见到了78岁的王老太的女儿赵女士。“母亲是今年7月住进护理院的,在这里住了一个多季度了,养老和医疗结合的模式,以及长期护理保险报销制度,真是给我们家帮了大忙。”赵女士对记者说。

  王老太今年春节后突发脑血栓,在医院经过抢救生命是保住了,但全身瘫痪,当时,王老太在医院住了3个月,每月超万元的住院费报销下来得花三四千,加上给老母亲请的陪护,每月还需额外支付3000多元,作为普通职工家庭,赵女士真有点吃不消。

  “后来,我听说市北红十字老年护理院不仅能照料老人日常生活,还能进行基本医疗诊治,入住之后还能享受医保报销,于是把母亲送了进来。”赵女士说,“现在母亲在护理院一个月的床位、吃住、护理费是1800元,医药费经过长期护理保险报销之后有三四百元,这样每个月的支出在2100元左右,家里的负担大大减轻了。”

  市北红十字老年护理院副院长赵芳回忆,2003年,他们护理院建院时就走了医养结合的路子,本身在医疗系统工作过的院长谭美青发挥了自身的优势,在养老服务的基础上建立了护理院的医疗团队,这种理念在当时非常先进,护理院一开张50张床位就“人满为患”。

  “不过,当时青岛还没有建立针对医养结合的医保报销制度,但很快到2006年,市里出台相关规定将老年医疗护理业务纳入基本医疗保险社区管理,开始在医保报销上做尝试。”赵芳介绍,经过积累,2012年,青岛在全国首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并在今年覆盖城乡,大大减轻了患者负担。

  今年5月31日,青岛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浙江路分院和福涛颐养老年公寓同时成立,两者位于市南区浙江路的同一个大院内。住在老年公寓的老人生病后,可以直接转到同一个大院内的医院住院部就诊、住院;病治好后,可以再直接转回老年公寓。

  12月4日,记者在养老院内见到了88岁的万先生。万先生老伴已经去世,今年10月份,他住进了福涛颐养老年公寓。住进老年公寓不久,他就发现,每当自己喝水稍多时,腿部就会出现浮肿。如果是在以前,万先生遇到这种情况,需要等到周末,让子女带他到医院做检查。但在住进这家医养结合的老年公寓后,万先生就不必再来回“折腾”了。”最终,万先生被检查出了肾脏方面的疾病,经过不到一周的治疗后已经康复。

  文/图 记者 张同顺 徐军

  山东:

  本科生从事养老服务可获两万元补助


  在12月4日的“全国医养结合工作会议”上,记者了解到,为应对老龄化带来的养老压力,山东省将推进“医养结合”作为养老服务业和健康服务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据介绍,目前,山东省大型养老院中,内设医疗机构的有190家,内设诊所、卫生室的有994家,纳入医保定点的有110家。而小型养老机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与周边医院、医疗诊所或卫生室建立合作关系率,也超过了80%。

  “医养结合”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扶持,记者了解到,在机构建设运营方面,省级每年列支10亿元养老服务业专项资金,对医养结合型养老补助标准提高20%。每张新床位按东、中、西地区,每张分别给予5400元、6600元和7800元一次性补助。对养老机构,根据自理、半自理、不能自理老年人身体状况,每年分别给予600元、1200元和2400元一次性运营补助。在用地保障方面,山东省将养老设施建设用地,纳入城乡土地利用整体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省级每年安排5000多亩专项用地指标,对医养结合型养老设施建设优先扶持,重点保障。在融资支持方面,今年省财政厅、民政厅专门出台文件,对城乡民办养老医疗机构新上项目,按照银行1年贷款基准利率给予1至3年的财政贴息。为吸引护理类人才加入养老队伍,山东省建立了本、专科毕业生入职补贴制度。省级对从事养老服务工作的本、专科毕业生分别给予2万元、1.5万元一次性补助。对取得技师、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护理员分别给予每人2000元、1500元一次性补助。

  其他省市:

    上海增加人员编制山西整合国企资源


  在本次会议上,青岛市等12个单位在会上以专题片的形式进行了经验交流。据悉,目前,各地医养结合工作已经起步,形式也各具特色。

  比如,北京市推出在有条件的养老机构和养老照料中心独立设置老年病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医务院等各类医疗机构,养老院与周边医疗机构合作开设医院、医务室、护理站等医疗分支机构,养老院与周围医疗机构签订协议,建立就医用药绿色通道并开展医疗巡诊、紧急救援;湖北省提出“医养融合”的养老模式,并根据区域位置和发展水平差异,将“医养融合”模式分为开设养老病科、提供居家养老服务、托管养老机构医疗业务、在医疗机构内举办养老机构四种类型,例如,武汉市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普遍设立养老护理床位,面向社区居家老人提供照护服务;山西整合省内国有企业下设的医疗机构开办养护院,盘活现在医疗和养老资源;重庆的青杠老年养护中心,实现医养护一体化服务;上海采取增加人员编制,来缓解养老服务机构护理人员短缺的问题。

  记者 张同顺 徐军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