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莒县民政局了解到,今年来,莒县整合资源,创新模式,探索建立了“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社会救助工作机制,提高了社会救助水平,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社会满意度大幅提升。该项工作开展以来,共接受各类救助事项1442件,办结率100%。
建立三级救助服务网络
为方便困难群众办事,在县、乡镇(街道)、社区分别设立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服务中心、社会救助服务站、社区救助服务点。
成立县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服务中心。具体负责全县救助工作的统筹安排和综合协调,按照有工作人员、有办公服务场所、有救助热线、有综合救助信息系统、有便民服务展示栏、有规范的管理服务制度的“六有”要求,设置便民服务窗口,实行“一站式”服务,方便困难群众申请救助。
乡镇(街道)成立社会救助服务站。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负责年度救助计划、方案的制定、实施及申请救助对象的调查、评议,并定期向县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服务中心报送《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情况统计报表》。
社区成立救助服务点。依托社区服务中心,直接受理社区居民的救助申请,配合乡镇(街道)救助站、县救助中心做好困难群众的救助工作。
严格家庭经济状况核对
开发社会救助管理服务系统。在充分吸纳各地经验的基础上,该县与软件公司共同研发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管理服务平台,包括社会救助信息共享平台、困难群众数据库、救助成果数据库,具有救助业务在线办理、信息查询、数据管理、统计分析、辅助决策等功能。
及时更新救助信息库。把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孤儿救助、教育救助、廉租房救助、临时救助等6万余条信息统一录入到困难群众数据库,通过“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救助系统,在所有具有救助职能的部门间进行信息共享,并将结果反馈及时上传,实现救助信息实时更新。
严格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依托县城乡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对辖区内困难群众的救助申请进行及时核对、评议认定。今年该县共核对城市低保信息12227条,注销低保597人、降低保障标准51人。新申报农村低保2856人,入户抽查核对945人,审批保障2778人,核对减员1937人。在建好专业核对队伍的同时,还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核对工作。
开辟“救急难”快速通道
为达到快捷、及时、准确的目的,使困难群众第一时间受助,专门开辟了“救急难”快速通道,建立了“主动发现”机制,进一步明确了各级各部门职责、速办方式和办理时限。
开辟救急难“绿色通道”。对遭受严重灾害、突发事故、突发重大疾病且无能力自救的,开辟救急难“绿色通道”,对突发火灾、灾害事故等急难事件由社区初核后(报乡镇救助服务站的同时)直接报社会救助中心,救助平台在接到报告后采取特事特办的方式,4小时内直接把救助款送到灾民手里或者委托乡镇街道先行垫付,过后补办手续,确保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不受影响。
建立困难群众“主动发现”机制。改变过去“坐等上门”的服务形式,着力建设“主动发现”机制。全县170个社区(1195个自然村),每个社区、村至少确定一名社会救助信息员,协助做好困难群众排查、信息报送、宣传引导、公示监督等工作。建立社会救助工作人才储备。今年以来,该县通过“主动发现”机制,共对1227人进行了救助,其中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27人。通过“一门受理”与“主动发现”,力求救助“无盲区”;通过“协同办理”与“快速响应”,真正做到急群众之所急,让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
记者 刘九省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林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