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德路16号院2号楼团结互助氛围浓 有事大家帮

2015-12-11 11:17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左起:姜美峰、栾宝琴、姜维珠。



  

兴德路16号院2号楼外景。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这句话放在兴德路16号院2号楼的邻居们身上,可谓正合适。相处30多年来,楼里邻居亲如一家人,谁家需要帮忙,邻居们不说二话,抢着上前。“我们这些老邻居是真好,就跟一家人一样,谁家有困难,大家都会集体出动。”2号楼楼长栾宝琴说道。邻里之间没有轰轰烈烈的大事,就是生活中的小事,让邻里情更浓。12月7日下午,记者听2号楼的居民们一起讲述楼里的故事。

  >>>欢乐事

  团体去锻炼,最爱赶大集

  33年前,2号楼的邻居们在青岛染料厂成为同事,并相识相知,邻里之间早就很熟悉。“那时候我们在同一个厂里,住在后宿舍的院里,离得很近,低头不见抬头见的。”68岁的栾宝琴告诉记者。“以前住平房,一个大杂院里,一天见好几面,谁叫什么名字大家都知道,到了夏天,集体全在院子里乘凉,拉拉家常,别提多亲切。”一旁的姜维珠补充道,说起楼里的故事,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有说不完的话。

  2000年,兴德路16号建成了居民楼,染料厂后宿舍的职工们回迁回来,同事们再次成为邻居。比起以前的大杂院,楼房更干净了,却也更封闭了,但这并没有让邻里之间因此生分。“我们还跟住大杂院那会儿一样亲,经常一起出去玩,坐下来聊聊天。”58岁的姜美峰说,“每天晚上吃过晚饭,我们就下楼锻炼,一下楼,老邻居们就都聚齐了,我们一块儿去散步。”每天同一时间下楼锻炼,是邻居们多年来无需言说的默契。

  “每逢农历初二、初七,我就叫着大家一块儿去赶李村大集,可好玩了。”栾宝琴兴冲冲说道,城阳大集、李村大集、夏庄大集,这都是栾宝琴和老姐妹们最爱的去处,“大集都很大,半天都逛不完,早上6点去,下午两点才回来。”大集上新鲜的农副产品、海货是栾宝琴和姐妹们最钟情的东西。

  >>>团结事

  有活抢着干,有事大家帮

  说2号楼的邻居们亲如一家人,绝非夸大其词。“我们这些老邻居,不论是谁,只要看到楼里有人需要帮助,不用你叫,就会主动去帮忙了。”身为楼长,栾宝琴对楼里的每个人都很了解,楼里谁做了好事,她都看在眼里。

  今年夏天,栾宝琴的孙子发烧了,当时家里没有人,姜维珠发现后立即将孩子送往医院。“我看孩子一个人站在门口,脸肿着,一摸头很热,像是发烧,给他家人打电话也没打通,我想不能耽误治疗,就赶紧送医院去。”姜维珠说道。多亏他的热心,孩子及时得到了治疗,对此,栾宝琴一直非常感激,“俺孙子是过敏体质,当时家里没人,姜师傅联系不上我们就及时送了医院,还给拿钱,跑前跑后,我赶到医院的时候,孩子已经挂上吊瓶了,什么都办妥了。”对于栾宝琴的感谢,姜维珠摆了摆手说:“邻里之间就是这样,谁家的事都跟自己的一样,这都不是事,不值得说。”

  平日里,邻里之间相亲相爱的例子并不少见。逢年过节,谁家做了好吃的,都会给东家西家送去品尝,遇到老人提着东西上下楼,每个人都会自觉地帮忙提着送回家。以前,3楼上住了位90多岁的台湾老人,老人在世时行动不便,大家都会给老人送吃的喝的。80多岁的董大娘,不顾自己年事高,经常包饺子、蒸包子、做小咸菜来给老人送。“没有人要求大家做,我们就是觉得邻居们都跟亲人一样,谁需要帮忙,我们都得伸把手。”姜美峰告诉记者。

  >>>暖心事

  “大家”当“小家”,人人爱护它

  “我们楼里的邻居都是把‘大家’当成自己的‘小家’来爱护,从来不计较谁干得多,谁干得少。”栾宝琴告诉记者,小区里没有物业,所以卫生都是邻居们自己打扫,在收拾自己门前的同时帮邻居也一起打扫打扫这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如果楼里的感应灯坏了,谁先发现了立马就给换上了,从来没有人声张,因为大家都觉得这是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栾宝琴说道。

  在这个楼里,邻居们相处了三十多年,在每个人心中,“大家”的事就是自家的事,不论是谁,只要看到楼里有需要修缮的地方,他们都会主动去做。

  今年夏天姜维珠做的一件事,就很令邻居们感动。每到夏天空调室外机滴水是个很让人头疼的问题,在2号楼也不例外。为了解决这一烦恼,姜维珠默默地买来了塑料管,从1楼一直架到7楼,这样邻居们就可以把空调室外机的管子接到姜维珠所买的管子里头,管子里的水既不会渗到墙里反潮,也避免了水滴到行人身上。“当时邻居们都争着要给我钱,但我觉得这都是举手之劳的小事,而且也没花多少钱,能为大家多做点就多做点呗,况且我们还有个好榜样呢。”姜维珠说道。

  原来,与姜维珠同在二号楼居住的王崇德老人今年8 0多岁了,自2000年安上单元防盗门后,每次防盗门的门锁坏了,都是王崇德给大家维修。“老人都80多岁了还想着为邻居办事,我们能不学习吗?再说了,也正是因为老人修锁及时,贴小广告的都进不来,我们楼道里才能那么干净。”姜维珠笑着说道。

  >>>烦恼事

  出行不方便,盼建活动室

  最让兴德路16号居民感觉不便的就是交通了。“我们门口只有一趟32路公交车,而且这趟公交车是单行的,只有从湖岛村往海洋地质所开的方向才有兴德路站,回程根本没有兴德路这一站。”姜美峰告诉记者,居民们如果要坐其他公交车,就必须要步行到兴隆路或者是杭州路上,而这两段路程光走路就得十多分钟。

  “邻居们很早就有这个苦恼了,尤其是像我这种爱爬山的人,更是感觉不方便。每次爬山回来都感觉特别累,那次跟老同事一起去爬崂山,回来在四方小学下车,要命的是下了公交车还要步行很长一段路才能到家,一路上还有小坡,有好几次我都累得感觉走不回家了。”姜美峰无奈地说道。

  兴德路16号居民们还有一个愿望就是有一间小的活动室。“这样冬天我们能在屋子里打打扑克或者聊聊天,再也不用怕冷了。”栾宝琴说,“我们兴德路社区居委会里面有活动室,但是居委会离我们住的地方实在太远了,走过去要十几分钟,大家去那边确实也不方便,所以我们想要一间自己的活动室。”姜维珠接着说道:“栾大姐这句话说出了我们的心声,夏天的时候,我们都是在楼下找个阴凉地打打牌,可到了冬天,就没地儿去了,我们现在最紧缺的就是这么一间活动室,面积也不用大,能遮风避雨,够我们聊聊天、打打乒乓球就行。”

  背景资料:

  大院建楼房同事成邻居

  兴德路16号院原是青岛染料厂后宿舍,一个大院里,包裹着的是错落有序的排排平房。大院于1998年拆迁,2000年新的居民楼建成,后宿舍的职工住户回迁。院内共有5座居民楼,每座楼有4个单元,楼高7层,一梯两户,共计308户。2号楼住户多为青岛染料厂职工,邻居们在入住前是同厂职工,住在染料厂后宿舍,共同的“战壕”,使得他们非常熟络,感情深厚。多年来,邻居们低头不见抬头见,早已亲如一家人,他们一起散步健身,一起打牌娱乐,分享生活的快乐。长久的相处,他们互相了解,慢慢成为互相挂念着的亲人。

  我们的楼座我们的故事

  楼座,是街道社区的一个基本单元,也是工作生活的一个重要场所;楼座,见证着社会发展,也记录着沧桑岁月;楼座里,有普通的居民,也有感人的故事……你对社区哪些楼座比较感兴趣?你所在的楼座有没有故事?本报推出的《楼座》专栏,将探访每一个有特色,有故事的楼座,也欢迎居民朋友与我们讲述有关楼座里的 那些人和事。联 系电话:18560605887,QQ:235815734,邮箱:xinglongnews@126.com。

  本版文/图  记者 张海云  刘欣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张珍珍]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