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消费趋势报告·2015》发布,其对3.86亿消费者网购情况做了分析。高校大学生的网购情况值得关注,报告显示高校女大学生网购费用高于男生,女生偏重购买生活品和零食,男生则偏重购买电子产品,不同类型高校学生购买产品情况差别也比较大。昨天,记者到岛城部分高校探访发现,“双12”过后学生扎堆取快递,他们购买的多是价格相对合理的必需品,只有极少数人表示是因为商品价格便宜才“冲动”购买。
【发布】
京沪高校学生更爱网购 近日,《中国消费趋势报告·2015》发布,其中专门对高校大学生群体的网购情况做了分析。记者留意到,人均网购花费排在前10的高校集中在京沪地区,其中北京大学人均网购支出最多,中国传媒大学和中央音乐学院学生网购奢侈品较多。高校女大学生网购支出明显高于男生,他们购买的产品也有所差别,女生偏重购买衣服、零食等用品,男生则注重购买电子产品。值得注意的是女生购买的衣服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男装。不同类别高校购买的商品也有一定的差别,文体类高校突显“文艺范”特色,主要购买鞋服、相机和化妆品,理工类高校则比较“务实”,主要购买电子类产品。大学生网购的时间也比较集中,通常会在下午2时到晚上10时网购。
【探访】
高校门口学生扎堆取快递 昨天中午,在青岛理工大学抚顺路门口,记者看到墙角处摆满了快件,粗略估计有200余件。快递员不停地拨打电话,联系大学生前来取快件。“现在送的快件很多是‘双12’那天买的,‘双12’结束的第二天快件就多了。照今天这个情况得有600多个快件要送,比平时整整多了一倍。我开车一趟能拉150多个快件,算下来要跑4趟才能送完。只是很多学生在上课或者是考试,有些快件没法过来拿,只能等到第二天再送一趟。”快递员张师傅说,他也会留意学生买了什么东西,发现衣服、鞋子是最多的,其次就是些像牙膏、牙刷、台灯这样的生活用品。记者在中国海洋大学鱼山校区红岛路门口看到,几名快递员正忙着打电话,每辆送快递的摩托车上都放了几十个快递。“现在快件很多,只能先送小件,等下午再送大件。光上午这段时间,我就跑了两趟了,一趟也就是能送100个快件,算下来的话每天比平时多200个快件。”快递员韩师傅介绍说。
大学生网购偏重“实用” 现场探访时,记者随机采访了30名大学生,发现有近八成的受访者购买的多是像衣服、鞋子、小饰品、护肤品、牙膏牙刷等用品和小零食。“很久前就在网购平台上看好了件衣服,只是价格有点贵才没有买。‘双12’这件衣服正好打折,价格比平时便宜了小200块钱,就把它买了下来。”青岛理工大学大二学生小刘告诉记者,她的室友也趁着“双12”打折买了几件衣服和生活用品。“‘双12’那天宿舍里每个人都买了东西,少的就买了件衣服,最多的一个人买了零食、面膜、洁面乳、晾衣架、衣服、鞋子共6种东西。”大一学生张欣介绍说。
“平时网购买的东西,基本上都是马上能够用得着的,用不着的东西很少会买,买了回来不用就是浪费。”采访中,有近八成的学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只有4名学生表示是看到商品价格比较便宜才“冲动”购买。“偶尔会玩玩游戏,那天打折感觉有款游戏鼠标不错,可买回来发现它只比现在的鼠标多出来一个功能,就有点后悔了。”中国海洋大学大一学生张浩说。剩余的两名学生则表示花钱买了手机和电脑等电子产品。
【说法】
大学生消费理念更加理性 对此,中国海洋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社会学专家吴连海表示:“我们也曾做过大学生网购动机的调查,发现有八成的学生购买商品是自己确实需要的,只有一成的学生是因为看到价格比较低才盲目冲动购买的,从数据上看大学生对网购的态度是更加理性了。”
“导致大学生网购趋于理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现在高校大学生多是‘90后’甚至是‘95后’,他们生活在商品种类比较丰富的时代,基本上没有经历过物质产品的匮乏,也就不容易盲目冲动购买‘便宜商品’。”吴连海介绍说,现在的网购平台比较多,打折促销的次数比较多,大学生不用花太多钱,就可以容易地买到自己需要的商品。记者 王世锋 实习生 傅楠
[编辑: 林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