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突出以国资改革带动国企改革,企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记者从市国资委了解到,截至今年10月,市直大企业总资产10858.41亿元,同比增长17.5%;营业收入3451.35亿元,同比增长2.1%;实现利润214.98亿元,同比增长8.4%。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营业收入列第二位,实现利润列第三位。未来我市国有企业在电子家电、啤酒饮料、海港空港、材料化工等领域,将着力打造10个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企业集团。
记者 薛飞
1 变化在身边 数字
截至2015年10月,青岛市共有国有企业977户,企业总资产10858.41亿元
同比增长17.5%
营业收入3451.35亿元
同比增长2.1%
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营业收入列第二位,实现利润列第三位。实现利润214.98亿元
同比增长8.4%
我市将在电子家电、啤酒饮料、海港空港、材料化工等领域着力打造10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
2 变化在身边 亮点
国有企业“家底”过万亿元
市国资委日前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0月,青岛市共有国有(集体)及国有 (集体)控股企业977户,企业总资产10858.41亿元,同比增长17.5%;营业收入3451.35亿元,同比增长2.1%;实现利润214.98亿元,同比增长8.4%。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企业总资产占了10%左右,但利润总额占了20%左右;营业收入列副省级城市第二位,实现利润列第三位。
采访中,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说,青岛“大企业现象”、“企业家现象”产生的一个根本原因是,历届市委、市政府对国企改革高度重视,摆正了政府、国资监管机构与企业的关系,政府和国资监管机构努力扶持大企业发展,将国企体制、民营机制和有效激励结合起来,为国企的做强做优做大营造了良好环境。
从“5朵金花”到“10大集团”
说起岛城的企业,大家最熟知的要数“5朵金花”,这些被视为榜样的企业在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像张瑞敏、周厚健等一批知名企业家,这和我市的企业发展规划紧密相关。今年以来,我市国有企业“硕果累累”,比如,9月份完成了青岛碱业与出版集团的重组,城市传媒在上交所挂牌上市,成为全省文化第一股;12月3日青岛银行在港交所上市,成为全省金融第一股。目前,正在实施旅游资源整合,组建大旅游集团;组建了青岛市首家法人财产保险公司中路保险公司;推动青岛港建设第四代世界物流强港,整合胶东机场和国际机场。
今年来,在这些知名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我市还将推进建设十大国际化企业集团和十大城市运行管理平台。按照计划,我市将在电子家电、啤酒饮料、海港空港、材料化工等领域着力打造10个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企业集团。用两到三年时间,打造重大项目、基础设施、企业运营、新区开发、轨道交通、公共交通、供排水务、清洁能源、现代旅游、城市维护等十大平台。
启动11家企业进入上市程序
目前,青岛市直大企业共拥有10家上市公司,12支股票;重点推进了2家具备条件的企业上市,启动11家条件相对成熟的企业进入上市工作程序,培育储备11家企业作为新的上市资源。
此外,为保障企业改革调整工作顺利、稳妥推进,我市重点搭建了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和企业改革稳定平台。
[编辑: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