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青岛的故事,向全世界传播青岛作为国际化城市的美丽形象——昨晚,由市政府新闻办、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微视频(微电影)专业委员会主办,青岛广电影视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澳柯玛杯”第二届@青岛微电影大赛颁奖典礼在广电剧场举行。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赵化勇,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惠新安出席典礼并为获奖选手颁奖。
青岛本土故事赢大奖 本次大赛自今年6月份开赛以来,共征集作品422部,其中故事片303部,纪录片97部,音乐风光片22部。在经历了网络评选和专家评选之后,共评选出获奖作品70部。其中,微电影《同学会》获得故事片类评委会大奖,讲述的是因青岛这片海而结缘的美丽爱情故事,该片还曾获得西安金丹若国家微电影艺术节最佳编剧奖和第八届泰山文艺奖。九集纪录片《去大海的路上》获得纪录片类评委会大奖,该系列纪录片将“坚持”与“改变”作为主题,讲述普通青岛人的“坚持”。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大赛故事片类和音乐风光片类的一等奖大奖都颁给了青岛本土故事,它们分别是《葫芦娃的烦恼》和《爱心草》。《葫芦娃的烦恼》从新市民子女上学这一棘手问题入手,讲述新市民从被歧视到逐步融入社会、从而引发社会各方面态度转变的故事,反映出青岛这座不断发展的城市的包容性和开放性。《爱心草》则以MTV的形式讲述了青岛一位普通出租车司机没有被生活困难所压倒,坚持爱心奉献的感人故事。大赛还设置了多项单项奖和学生特别奖。
“@青岛”吸引全球关注 据悉,本届大赛受到社会各界电影爱好者、影视制作公司、企业和高校的广泛关注,参赛单位不仅涵盖国内11个省市,还收到了国外参赛作品2部。各地的影视传媒公司、热爱青岛的市民,还有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青岛农业大学、青岛科技大学以及其他多地高校和青岛各中学的微电影爱好者纷纷报名参赛。参赛各方挖掘了丰富多彩的青岛故事,创作了精彩纷呈的微电影作品,呈现了美丽多彩的青岛元素,发挥了以微电影的形式宣传城市形象的功能。
本届大赛专家评审阶段,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给予指导并担任评委,邀请了中国文联电视艺术中心副主任高健、中央新影集团微电影中心主任郑子、著名导演阚卫平、山东省电视艺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戴文江、知名作家连谏等国内影视界知名专家学者担任评委,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进入复赛的作品进行认真细致评选,保证了获奖作品的高品质。
本土企业热情助力 青岛本土企业澳柯玛股份公司,第二次倾力赞助@青岛微电影大赛。作为岛城乃至全国的一个知名品牌,澳柯玛多年来积极参加社会公益、体育文卫活动,勇于承担企业社会责任,为青岛的经济发展、社会和谐贡献了力量。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张显,高健、戴文江、李萍等大赛评委,知名影视演员傅淼等都作为颁奖嘉宾出席了昨晚的颁奖典礼。另外,颁奖典礼还邀请到了知名艺术家和艺术团体,为观众带来了精彩的节目。
记者 章芳 韩星 摄影报道
【幕后故事】
2万元压岁钱拍微电影 昨晚颁奖现场,故事片二等奖《母子之间》同时还获得最佳男主角奖和最佳女主角奖,以三项大奖成为本届@青岛微电影大赛的最大赢家。该电影的导演兼编剧徐发阳是个地道的青岛小伙子,还是上海戏剧学院电影电视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三年级学生。
《母子之间》通过一个单亲家庭里母子关系的变化,聚焦青春期孩子成长中的困惑与冲突,展现母爱的伟大。青岛9中、黄岛路菜市场、有着情结的老里院、黄岛的老厂房……影片中有大量场景取自于有着积淀和历史的青岛老城区。“我喜欢电影导演贾樟柯的写实风格,贾樟柯在影像上塑造并留住了他的家乡汾阳,我是一个青岛人,我也热爱自己的城市,所以我也希望能像贾樟柯一样留住影像,让更多的人来爱上青岛。”徐发阳告诉记者。
作为一个尚没有经济实力的在校大学生来说,拍微电影其实最愁的是没有资金,徐发阳最初和父母商量要拍《母子之间》参赛时,身为普通职工的父母有些犹豫,徐发阳毫不犹豫地提出把自己多年来攒下的2万压岁钱先垫上。“他一说先把自己的压岁钱都用上,我们当时都震住了,儿子有这样的决心,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支持?”昨晚也来到颁奖现场为儿子加油的徐发阳父母表示。
回忆起拍摄过程,徐发阳最想感谢的还是自己的团队,这个大学生为主的队伍熬了晨昏颠倒的两个多月,期间历经丢了行李箱、反复取景等诸多磨难,才最终拿出了满意的作品,“要谢谢我的母校青岛9中的培养,谢谢电影背后的很多人,可以说这部作品是许多人共同努力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