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了腊月门儿,年味儿便越来越浓。集市、商场年货上架,喜庆的气氛弥漫开来。
年,已不再是那个吃人的怪兽,需要人们放鞭炮驱赶;度过“年关”,也没有往日为了偿还地租勉强度日的艰难。如今的过年,已经演绎为一种文化传统,是团聚,是和谐,更是在忙碌的工作中体会不到的亲情……年味凝结在了舌尖上,它们或者深藏在父母熟练沧桑的双手中,或者尘封在心底里,久经岁月发酵,如老酒一般,愈久弥香。
每个人都有关于春节的特殊记忆,那些片段就像泛黄的相册,无声地翻开过去的故事。
小时候,记忆最深的是腊月初,放学回家,夕阳映照着窗户,母亲在柔和的光线下正为我和哥哥缝制过年的新衣。针线上下飞舞,我的红色衣服上赫然出现了多条花边,活泼的灯笼袖,秀气的小花。当然,不知其中的“工艺”到底有多繁杂,只是一味羡慕哥哥衣服上那只啃食竹子的大熊猫,认为母亲厚此薄彼。但当除夕来临,穿上新衣,这种嫉妒一扫而光,立刻挑上小灯笼(玻璃罐头瓶中点上一根红蜡烛),找小伙伴“显摆”去了。可以吃个够的饺子,供奉先人的大肘子,都让年少时的我对这个特殊的节日充满了无限期盼。
有人说,时间像一把巨大的刷子,把童年记忆中的痛苦、忧伤统统抹掉,只留下喜庆欢乐的时光,让人总是心存美好。一度,我也这样认为。但舅舅的刚刚离世,让我深切体会到失去亲人的痛苦,3年没有回老家了,欠下的亲情债已无法偿还。还记得以前每年回家都会去看望舅舅,他在门口迎接我的笑脸皱纹一年比一年多,苍老悄悄潜进他的躯体,小时候他在我心目中伟岸无比,直到前些年才发觉,原来他如此瘦小。今年年夜饭的团圆餐桌上,少了舅舅“串调”的京剧和爽朗的笑声……
相信,每个家庭都有酸甜苦辣的记忆。但,若对一个城市而言呢?
查询史料不难发现,青岛很多大事都发生在春节前后,对于老一辈青岛人来说,那些记忆,刻骨铭心。
这座海滨城市命运的跌宕起伏开始于1897年。之前的年节,胶澳百姓到浮山所或者李村大集上摆摊卖点土特产,换取些许钱财购买年货,虽不富裕但生活平静。1896年2月13日的除夕夜,天后宫里热闹非凡,不远处的胶澳总兵衙门内,总兵章高元高朋满座,杯中酒一饮而尽,把心底里埋藏的不安一扫而光—— 此时的俄国军舰,尚停泊在胶州湾。然而,盯上这块宝地的,不只是俄国。1897年11月14日,德国侵占胶州湾,到1898年3月6日,李鸿章、翁同龢与海靖在北京正式签订《胶澳租借条约》,8万多居民陷入日耳曼之鹰的爪牙之下,这年除夕夜,胶澳的老百姓在惴惴不安中度过。
德国在青岛盘踞了17年的时间,形形色色洋人乘船而来,带来洋范儿的节日——圣诞节,也为中国老百姓的大年所着迷,“从圣诞树变成了鞭炮,从火鸡变成了饺子”,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成就了卫礼贤,也让青岛迅速发展成为新兴都市。
1912年,政府宣布改阳历1月1日为“新年”,从汉武帝开始就推行正月初一为过年的节日,突然改变,百姓怎能适应?尽管政府强制执行,甚至不允许过年期间放假,仍然改变不了人们遵循旧传统。无奈,1914年,仍定正月初一为春节。
这一插曲发生的这年,日德战争把德国人打得措手不及,也使得青岛百姓更加惶恐,日本侵略者的无耻行径惹恼了青岛人,也惹怒了中国人。1919年的除夕夜里,对政治颇为敏感的老百姓正焦急地等待巴黎和会的结果,期望能有好消息传来,结果却令他们失望。终于,1922年12月10日青岛主权收回,此后悬案一一解决,青岛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1923年的春节,压抑了许久的青岛百姓喜气洋洋,终于摆脱了殖民者的统治,做回真正的主人。
然而,1938年1月31日,对青岛人来说是最黯淡的春节,日本侵略者的铁蹄再次踏进青岛大地,街道上宁静得能听到有节奏的木屐声。店面萧条,时不时传来的鞭炮声也会让人心惊肉跳,唯恐是日军扔下的炸弹。压抑的气氛再次弥漫在岛城上空,直到1945年。1945年的除夕夜,对于青岛市区的人们来说是一份难掩内心深处喜悦却不能恣意声张的煎熬,胜利在望,人人皆知。1945年8月,日军投降,百姓走上街头庆祝,比过年还高兴!同样如此兴奋的,是1949年6月,青岛解放之时!这些特殊年份的春节,都留藏在了老人们的记忆中!
或许,腊八、小年、春节对于读者您也有与众不同的记忆,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分享,我们共同打捞,记忆属于我们自己,也属于这座城市! 张文艳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