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中路社区居民现场扫二维码,加入社区微信公众账号。
"金秋美景摄影大赛"报名页面。(手机截图)
珠海路街道及辖区内各社区的微信公众平台,不仅人气旺,而且内容丰富多彩。线上举办“金秋美景摄影大赛”;发布健康讲座信息;开办“便民小纸条”等一系列便民栏目……多样的活动,令微信公众平台在短短一周内吸引粉丝2000余人。居民只要关注社区微信公众平台,便可足不出户,掌握街道和社区提供的办事指南、惠民信息和各类服务资讯,参与社区活动,享受全方位一站式服务。多样的形式、快捷优质的服务深受居民好评。微信平台不仅方便社区与居民进行交流沟通,也是社区服务居民的一大创新。
>>>形式“多”样
活动一出,“俘获”粉丝2000余人
今年27岁的小陈平时喜欢在朋友圈里晒美食、分享旅游攻略,当她看到有摄影大赛,便积极报名。“没想到随手拍的落日夕阳景色,还获得了比赛的一等奖。”小陈难掩兴奋地说。这样的活动在珠海路街道的微信平台上时常举办,而且这种新颖的形式非常受居民欢迎。
据了解,珠海路街道于2015年10月创建“珍珠海岸”微信平台,建立初期主要为居民推送政策解读、养生知识及社区活动等相关信息。在进行一段时间新媒体培训后,街道开始尝试线上活动,由单方面的信息推广,变为双向互动。此次活动一出,立即“俘获”了众多居民的心,上线几天,就吸引了粉丝2000余名。目前该平台已全面整合辖区内6个社区的信息,定点推送新闻,零距离地为群众提供贴心服务,为居民开启社区“微时代”新体验。
为了提高微信平台关注度、增加粉丝数量、扩大公共账号影响力,善化路社区采用多种方式来吸引居民参与。他们微信公众平台的粉丝有个特点,便是年轻化,其中60%以上都是中青年人。社区微信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会鼓励来办事的年轻人扫二维码添加微信。刚开始时,平台上鲜有互动,一个月也就两三条留言,随着年轻人的增多,气氛也活跃了起来,现在一周都会有15条以上的留言。
社区除了发布政策信息等内容外,还帮居民组织活动。善化路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郭瑞华提到,善化路15号楼院的居民想要办邻里节,经过微信公众平台的宣传推广,当天的微信点击量突破了500余次。在邻里节当天,现场更是有200多位居民加入活动,参与度大大提高。
>>>创新“省”力
“小纸条”一留言,热乎饭送身边
>>>服务“快”捷
随手一拍,民生问题速解决
2015年11月18日,一条来自微友@阳光海风的留言引起了汕头路社区工作人员的注意。原来,小区楼道内的感应灯坏了,被这位热心微友拍下照片并反映到汕头路社区公共账号上。“我们在收到留言后,立即派出维修人员前去解决。”汕头路社区微信负责人冯静静说,热心的网友经常积极参与社区微信平台的互动,为社区工作人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便利,从而更好更快地为居民排忧解难。
“微信公众平台极大地激发了居民们的主人翁意识,他们积极参与社区管理,推动社区工作的开展,社区不少问题都得到快速反馈,使街道能第一时间为居民解决问题。”汕头路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张传华赞扬道。“今年的新春联欢会办得真给力”,这是东海中路社区微信公众平台的留言板上,最先映入眼帘的一句话。在东海中路发生的新鲜事儿,都会被编辑成微信资讯,发布到微信公众平台上面。想要了解社区活动、新鲜资讯,点开微信就知道。微信公众平台就像社区的小喇叭,快捷迅速地服务于民。
有趣的是,东海中路微信公众平台的粉丝自称“海带丝”,紧紧地围绕在社区周围。家住鲁商首府的丁女士就是其中之一,她说:“我们都很喜欢看微信上的内容,每条都会发到朋友圈里。”据东海中路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张波介绍,粉丝们还专门有一个微信群,作为对微信公众平台的补充。大家通过微信群互相交流,发表自己的观点,点评社区的大事小情。
>>>居民“好”评
手指一划,社区新闻全知晓
每天吃过晚饭,73岁的徐曰霞都会打开澳门路社区的微信公共账号,浏览当天发布的信息。“我最爱看咱社区的新闻以及一些养生知识,在微信上,这些内容全齐啦!我还经常转发到朋友圈分享给朋友们呢。”徐曰霞美滋滋地说,自从关注了社区的微信账号,她的生活更加丰富,不用天天往社区跑,也能随时了解社区动态。
据澳门路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郭爱萍介绍,社区微信公众平台争取每天更新新闻,即使在周末也会收集和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养生知识,往微信平台上推送。更别说社区搞得各种活动,都会提前发布微信消息,欢迎更多的居民参与其中。
家住海口路9号的刘江生是海口路社区微信公共账号的“铁粉”,从账号创建初期,他便关注平台发布的各种信息。“我们不仅有社区微信平台,还有‘海口路大家庭’聊天群,在里面能认识不少新朋友,也能联络老邻居,退休生活也变得热闹起来。”刘江生赞叹道。“现在微信已经不是年轻人的专利,我们老年人也能玩得溜,微信平台上的内容非常实用,希望能把咱们社区的好活动推广出去。”海口路社区的高敦焕说。
“得到居民的认可给我们更大的动力,微信公众平台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为居民服务,值得推广。”海口路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李贞说道。社区还针对智能手机及微信等媒体平台操作不熟悉的居民开设“微课堂”,讲解智能手机使用方法、微信平台的操作流程等专业知识,其中香港花园社区、澳门路社区还将“微课堂”纳入老年大学教学计划。
“社区啥时候收旧衣物呀?”“家中老人腿脚不好,不方便去社区老年食堂就餐,能否中午帮忙送餐呢?”“我是江西路171号的居民,我家电子对讲门铃坏了,社区能不能帮忙联系维修人员?”……一打开香港花园社区微信平台的“便民小纸条”栏目,十几条留言信息便“弹”了出来,这是社区为解决居民生活难题而设立的一个特色栏目。只要居民有困难,便可以通过微信平台留下求助的内容,社区工作人员在核实情况后,会针对留下的信息,进行有针对性地处理。
“这是我们社区的一次创新,原本在社区有一本便民簿,居民需要来到社区,才能把问题反馈到本子上。现在有了微信平台,把原本‘纸质纸条’变成‘微信纸条’,节约了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这种形式更加受到居民追捧,我们也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帮忙解决问题,做到当日事当日毕。”香港花园社区微信负责人陈瑶告诉记者。
然而,像这样的创新之举在香港花园社区微信平台中不在少数。正如,去年9月份开设的“创卫随手拍”栏目,一天最多能接到六七条关于卫生死角、垃圾堆放问题的信息反馈,为创卫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以及社区微信平台开办以来设立的“365招募”活动,定期召集志愿者为有需要的群体提供服务。这一系列有新意的栏目,都深受居民好评,成为香港花园社区微信工作的一大亮点。
香港花园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董作兰说,社区现在不仅要把原有的特色板块维护好,对于微信还要继续创新。这种新型的服务模式将社区工作人员从繁杂的事物中抽身走进居民身边,第一时间了解事情症结,快速解决问题;对于社区和居民来说,省时省事,同时提高了办事效率。 文/图 记者 李丰 郑钦泽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