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毛建国
1月28日,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发布《2015中国捐赠百杰榜》,对中国大陆居民或大陆非国企实际控制人的大额捐赠进行统计。去年全年入榜人员捐赠总额达128亿元,最高入榜捐赠额29.27亿元。统计显示,个人大额捐赠81%注向基金会,各级慈善会接收的捐赠数额仅占4.51%。(1月29日《新京报》) “横看成岭侧成峰”,一份“捐赠榜”,有着太多观察维度。相对于捐赠数额,捐赠领域同样值得关注。大数据表明,2015年大额捐赠集中在高等教育、生态环境保护、中小学等基础教育投入、扶贫等领域。其中,约有61.72亿元善款投入高等教育领域,用于高校建设、奖学金、助学金等项目,占捐赠总额的48.17%。现在的捐赠呈现出多元多样的风貌,相对于过去,领域大大扩展了。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当我们讲到捐赠时,主要是面对弱势群体。这一捐赠特征是一定历史的产物,在物质匮乏阶段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在捐赠热情高涨的同时,看到弱势群体需要关注,但需要关注的远远不止是弱势群体。特别是随着对“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的思考,整个社会的捐赠理念已经发生了变化,现在的捐赠已经越来越体现出个人兴趣点和社会兴奋点的结合。
一个社会的公益水平,不仅体现在捐赠的人数和数额越来越多,也体现在捐赠越来越有态度,越来越有效果。如果要找一个词概括的话,那就是精准。如同扶贫必须走向精准扶贫一样,捐赠也必然会走向“精准捐赠”。相对于过去人们只在意捐赠这一行为本身,现在的热心人士还关注捐赠的效果;相对于过去捐赠大多集中于“送温暖”,现在的捐赠更多从社会需求导向出发,已经越来越关注一些事关长远,可能有些偏门但很重要的领域。像教育和生态这样的领域,有着决定未来的意义,既需要政府的力量,也需要社会的力量,甚至需要市场的力量。
半岛网辣蛤蜊评论(
http://news.bandao.cn/lagala/)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