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北京1月29日电 对于多个国家相继发生寨卡病毒感染病例的情况,国家卫计委29日表示高度重视疫情防控,我国大陆尚未发现病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专家研判认为,目前我国正处于冬春季,蚊媒密度较低,疫情传播扩散的可能性低。
2014年以来,美洲多个国家相继发生寨卡病毒感染病例,欧洲、亚洲、大洋洲也有输入病例报告。。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专家研判认为,我国存在病例输入风险;目前我国正处于冬春季,蚊媒密度较低,即使出现输入病例,疫情传播扩散的可能性也低。
国家卫计委表示,将从多方面做好疫情防控:一是保持与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沟通,密切关注其他国家或地区疫情情况。二是积极开展风险评估工作,组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及时研判疫情输入风险。三是加强部门协作,向有关部门通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风险评估结果,加强部门间信息沟通。四是参考借鉴其他国家或地区疫情防控和病例诊治进展,组织专家制定疫情防控、疾病诊疗等方案。五是研制检测试剂,加强重点地区病例监测和防控。六是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和健康教育工作。
据了解,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已成功研制该病毒的核酸检测试剂,掌握寨卡病毒的检测方法。目前,寨卡病毒感染病例主要通过对症治疗,尚无针对性的药物和疫苗,但可通过防止蚊虫叮咬有效预防。
我国存在寨卡病例输入风险
专家:疫情传播扩散可能性低
世界卫生组织官员28日警告,寨卡病毒正在呈现“爆发式传播”,预计美洲地区将有至多400万人感染这种病毒。面对疫情的凶猛和疫苗的空缺,多个研发团队纷纷加快疫苗研发进度。28日,一个由美国、加拿大和韩国科学家组成的联合研发团队表示,寨卡疫苗有望在年底投入应急使用。
寨卡病毒疫苗联合研发团队的首席科学家加里·科宾杰28日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说,第一阶段人体测试将在8月进行。如果成功,疫苗或许能在10月或11月投入应急使用。但科宾杰并没有谈及疫苗何时能够实现广泛应用。
由科宾杰牵头的疫苗联合研发团队成员包括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加拿大拉瓦尔大学,美国Inovio 制药 公司以及韩国GeneOne生命科学公司。
法新社报道,根据现阶段对寨卡病毒的研究,美国政府正致力于两种候选疫苗的研发。一种是DNA疫苗,另一种是减毒活疫苗。关于疫苗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一期临床实验有望在年底实现。
只是,就疫苗何时能够投入广泛应用,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所长安东尼·福奇并不乐观,他说“也许未来几年也无法实现”。
寨卡病毒通过伊蚊叮咬传播给人体。但美国媒体最近报道的两个病例暗示寨卡病毒或许也能通过性接触传播。
《纽约时报》报道,一名在塞内加尔从事疟疾研究的美国生物学家感染了寨卡病毒,回国与他的妻子性接触后,妻子也出现感染症状,血检结果为阳性。
另一个病例中,患者是一名44岁男子,他的精液中检测出寨卡病毒。这名男子曾在2013年法属波利尼西亚爆发寨卡疫情时感染这种病毒。但值得注意的是,他的血液中已不存在寨卡病毒,对于病毒在其体内能存活多久还不得而知。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副主任安妮·舒沙特28日说,她认为这两个病例显示,寨卡病毒通过性行为传播存在“生物学上的合理性”。据新华社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张珍珍]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