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妇女儿童医院的输液大厅里,座位基本被坐满。记者 徐军 摄
带孩子上医院就跟挤菜市场一样、排了半天队医生就给看了两分钟……这个冬天,孩子看病难成为众多年轻家长吐槽的热门话题。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岛城大医院儿科普遍萎缩,医生少孩子多,孩子感冒发烧看个病像打仗一样。社区医院虽然从2015年起开始了儿童门诊签约服务,但真正能给孩子看病的却寥寥。
■现场
孩子看病像进菜市场 “上午10点去的医院,人满满的,根本连号都挂不上,护士说下午再来吧,下午1点去,人还是满满的,还得等。”贾先生8岁的儿子前几天感冒发烧,本想着赶快带孩子去医院看看,没想到见医生一面都不容易。“那感觉真就跟进了菜市场一样,脑子都大了,没病都出来病了。”贾先生心有余悸地说。
贾先生带孩子去的是青岛妇女儿童医院,这也是孩子生病后、青岛年轻家长们首选的医院。记者近日几次到妇儿医院采访,这样的情景历历在目。上午时段,刚进妇儿医院门诊大楼,就传来孩子的哭闹声,办卡挂号处家长排着长队,有的母亲自己带着孩子,一手填着表格,一手扯着嗷嗷哭的孩子……
儿童内科门诊区,椅子上坐满了家长和孩子,孩子的哭声此起彼伏。10:44,温馨提示牌上写着:“今日儿童内科门诊专家已挂号450人,现有150人在等候,预计等候1.5小时,看病速度每小时100人。”儿童内科专家门诊,当天上午有5名专家坐诊,平均一名医生一小时看20个病号,也就意味着,即使医生不喝水、不上厕所,连轴转,平均3分钟看一个病人。医院偌大的输液大厅里,输液杆林立,外面的临时输液区,也全挤满了人。还有不少移动着的输液杆,两个大人,一人抱着孩子,一人举着输液杆。
除了妇儿医院,青大附院的儿科也比较受家长们信赖。青医西部院区二楼儿童门诊设有内科和外科,内科一般有两到三名专家坐诊,而外科通常只有一名专家。候诊区的人也是满满的,家长们抱着孩子,焦急地等待着叫号。
记者在青大附院采访时,下午1:00,本该是医生休息的时间,但有专家还在诊室里忙着,直到1:05,看完诊室里最后一个病人,才匆忙去吃饭,1:30,又准时出现在诊室里。
儿科门诊外走廊的椅子上,不少大人抱着孩子在输液,一家人占两三个座位,座位上大包小包。“你们也是从大老远的地方来的吧?”一位老人举着手里的吊瓶,问旁边另一位抱着孩子的中年妇女,抱孩子的妇女点点头,“一看你们拿这些东西就知道,给孩子看个病不容易啊!”老人感叹着。
■疑问
去社区医院行不行? “孩子每次感冒发烧,来医院最后基本就是打吊瓶。”在儿童医院临时输液区,赵先生带着7岁的儿子正在输液。“这已经打了第三天了,每天在这儿待着,我觉得自己也快病了。”
赵先生回忆起自己小时候在村子里,有个什么病,父母都是先把他交给村医,打个针吃个药就好了,实在病得严重了,才会送到镇上的医院。“我们家旁边就有家社区医院,按说比我们小时候的村卫生室条件要好,但是却不敢给孩子看病了。”赵先生说,孩子原先感冒发烧时,自己也曾经去社区医院问过,但是社区医院说给孩子看不了,让赶快带着去大医院。
“我还问过能不能在医院里给孩子开了吊瓶,拿到社区医院来打,社区医院大夫也不同意,说万一打着打着吊瓶,孩子出现什么情况,他们处理不了。”
记者随机问了旁边十几名带孩子输液的家长,除两名家长表示因为孩子有肺炎症状,在医院里拍过片子又进一步治疗外,其他基本就是验血、打吊瓶,辅之以吃退烧药、贴退烧贴。
“如果能就近看病,大人孩子都不遭罪,但是社区医院不让人放心啊。”采访中,家长们对于挤大医院都很无奈,但是对家门口的社区医院,也都各种不相信。
“有一次我去社区医院,有个七八岁的孩子发烧,社区医院倒是敢给治,要给孩子打阿奇,结果打针打了三次没打上,孩子不干了,医生也不敢下手了,最后家长还是带孩子去儿童医院了。”经常光顾社区医院的孙女士,戏称社区医院的杀手锏就是注射阿奇霉素,大人打完吊瓶好了就好了,孩子可真不敢随便试。
“医院里孩子太多,就带他去社区医院看看。”刘先生带儿子去社区医院,刚一开口说孩子拉肚子,社区医院的大夫就埋怨说孩子病了怎么能到这儿看,应该去儿童医院,说医院里也没有孩子用的药。到最后,医生看了看孩子的情况,给说了种药,让刘先生自己去药店买。“吃了药,孩子肚子好了。”刘先生感慨,如果社区医院能配个儿科医生,再备些儿童常用药,那家长在社区医院看病,就方便多了。
■尴尬
有政策但用不大上 “去年,市里出了新政策,说孩子也可以在社区签约,在社区医院拿药能直接报销,赶快带孩子去签约,结果人家根本不给办。”家住延吉路的赵老先生,自己有高血压,在社区医院签约两年,平时拿药能报销不少,但想给小孙子办时,却吃了闭门羹。
赵老先生说,自己刚在社区医院签约那会儿,孩子还不能签,当时自己觉得挺遗憾的,谁知道政策上允许了,社区医院还是不给签,医院拒绝的理由是没有儿科医生,也没有孩子用的药。
从2015年起,青岛开始实行“三险合一”的医保政策,对于原城镇居民少年儿童,增加了门诊统筹业务,门诊小病也能报销。签约社区医院后,孩子若平时有个头疼脑热的小毛病,就可以到社区医院看病拿药,费用即时报销,报销比例为40%,年最高报销300元。
“新政实施后,14岁到18岁这个年龄段签约的少年不少,但小孩签约的不多。”市社保局社区处马处长表示,目前全青岛共有近600家社区医院,其中400多家是有全科医生或中医科医生的,有儿科医生的社区医院相对较少。14到18岁的少年,如果生病不严重的,可以由全科医生或中医科医生看病,无需只找儿科医生;14岁以下的少年儿童,尤其是年龄偏小的孩子,如果病情较重,用药时需要注意的问题较多,或有特殊需求的,最好是找专业儿科医生看病。
“我们这儿现在没有孩子签约的,没有金刚钻,就不去揽那个瓷器活儿。”市南区一家公办社区医疗机构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自己所在的社区医院,本来就没有儿科资质,虽然有全科医生,但全科医生基本都是经过一年培训速成的,和专业的儿科医生相比,差距还是有点儿大。
“有些家长说,孩子就发个烧,去医院也是打吊瓶,在社区医院不一样打吗?”这位负责人表示,孩子和成人不同,就发烧来说,单纯发烧没事儿,但万一出现肺炎、脑炎给误诊了怎么办,谁敢承担这个责任?“孩子真要在我们社区医院里出了事儿,发生医疗纠纷,那我们肯定跑不了。”这位负责人认为,社区医院给孩子看病,确实是件好事儿,能帮家长解决大困难,但前提必须是配备好人员和相关设备,“我们现在招一般的医生都不太好招,儿科医生那么稀缺,想招到社区来,更不容易。”
■说法
大医院儿科也在萎缩 “别说社区医院,就是大医院里,现在儿科也都在萎缩,只有青岛妇女儿童医院这样的专业医院在不断扩大规模。”市社保局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在大医院儿科力量都不足的情况下,指望社区医院有强大的儿科实力不现实。
“现在青岛市区各大医院,青岛妇儿是专业的儿科医院,青医还有儿科外科,海慈的小儿推拿比较有特点,其他医院的儿科普遍偏弱。”青岛一家三甲医院的副院长表示,这些年,多数医院的儿科也就是维持着,不缩减就不错了。
“儿科不赚钱而且很容易惹医疗纠纷。”王医生在岛城一家三甲医院从医20多年,也有几个儿科医生朋友,谈到儿科萎缩,他认为很正常,“医生的诊疗费其实很低,挣钱主要靠开药和检查,但在这两样上,孩子都花得最少。”王医生表示,和成人相比,孩子用药都比较谨慎,即使是用和成人一样的药,药量一般也只有成人的四分之一,而且,孩子一般也不能做大的检查,平常验个血常规、尿常规,都很便宜。
“最让儿科大夫受不了的,还是孩子家长。”王医生说,现在一个孩子看病,经常一大家子人跟着,七嘴八舌的,而且不容医生、护士有一点儿闪失,护士给孩子打针,一针打不上,有些家长的拳头就来了。
从青岛2015年事业单位招聘情况可以看到,青岛综合性大医院,基本就招一名儿科医生,个别医院能招两名,招的基本也都是儿科内科医生,而到了社区医院这一层次,儿科医生的招聘数量就为零了。
儿科医生的招聘少,医学类高校的儿科医生招生也很淡。浏览2015年高校在山东省的招生计划,所有医学类招生计划中,只有中国医科大学在临床医学专业招生中,特别强调招收一名儿科专业特色学生。目前,我国仅重庆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等十余所医学院在培养儿科医学专业的本科生,每年在全国范围内招生四百余人。很多高校的儿科专业都含在临床专业中,但学临床专业的学生,极少有人最终选择儿科方向。
根据《2015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从2010年起,儿科医生的总数从10.5万下降到2014年底的10万,4年来儿科医生的总数减少了5000。
■借鉴
他们咋破解儿童就医难 ●苏州:苏州大学从2012年开始对苏大医学本科二年级的学生进行分流,成立儿科学课程组,采取小班单独授课、发放奖学金、导师一对一带教等鼓励措施,当年270多名本科生中有22人选择儿科方向,在之后的这三年间,每年都有数十名本科生选择儿科方向。
●上海:上海市在《上海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与发展规划(2015-2030年)》中,明确指出上海市将调整优化上海高校布局结构,加强儿科、产科等紧缺人才培养。据悉,2012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恢复招收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儿科方向)的学生;而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也从2015年3月起恢复了本科阶段的儿科学专业。
另外,各地也开始探索成立儿童医联体。在上海,经过一年多的磨合,儿科医院与9家复旦大学附属医院共同组建的复旦儿科医联体已经统一管理,统一标准。上海三分之一的孩子看病享受到儿科医院同质的看病服务,而今年,儿科医院、三家闵行区综合性医院及全区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成纵向儿科医疗联合体,打通儿科看病“最后一公里”。
●北京:早在2014年,北京以首儿所为核心、中日友好医院等12家医院组成的朝阳区儿童医联体暨首儿所医联体正式成立。医联体成立后,在多家社区医院就诊患儿能够实现双向转诊,严重先天畸形新生儿还将建立转诊的绿色通道。
记者 刘雪莲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林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