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张福绥(左二)在麦岛海湾研究扇贝海上养殖。(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供图)
猴年春节假期,我们失去了一位为海洋科学奋斗终生的大师。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海洋生物学家、贝类养殖学家张福绥因病医治无效,于2016年2月9日17时35分在青岛逝世,享年89岁。他的遗体告别仪式于2月13日上午在青岛市殡仪馆举行。34年前,张福绥首次从美国大西洋沿岸成功引进海湾扇贝,从26个亲贝起步,短短的5年时间他使我国扇贝产量达到5万吨以上,掀起了我国海水养殖业的第三次浪潮。张福绥在60多年的科研生涯中,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奠基性和原创性成果,为推动我国海水养殖业,特别是贝类增养殖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被尊称为“扇贝之父”。
出身农家曲折求学 1927年12月27日,张福绥出生在山东省潍坊昌邑市大陈家庄村。兄妹五人,张福绥排行第五。父母辛勤劳作、省吃俭用,全家生活十分清苦。
1934年春,张福绥进入村立小学读书,这也是当时一般农村家庭孩童最好的选择。后因战乱和家境困难多次辍学,辗转多地艰难读完中学。1949年9月,张福绥考入国立山东大学水产系养殖专业。在此期间,张福绥进行了系统的海洋科学专业学习,为今后的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1953年8月,张福绥从山东大学毕业,分配至广东省水产学校工作,担任养殖科教员,教授浮游生物及贝类养殖等课程。学校派送他先后去山东大学和中科院海洋生物研究室进修。
1956年9月,张福绥成功考取了中科院海洋生物研究室研究生,师从张玺先生研习贝类分类学。从此,张福绥正式开启了海洋科学的研究历程,与“贝”结下了一生的不解之缘。
首将贻贝育苗工程化 1962年4月,张福绥研究生毕业,留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无脊椎动物研究室工作,主要从事海洋浮游软体动物区系分类研究。
他系统研究了中国海洋浮游软体动物和底栖贝类的种类及分布,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海洋软体动物地理学和生态学理论。他在著名贝类学家张玺先生的指导下,将我国海洋动物区系进行了亚区级区划,首次提出并界定了亚热带性质的中国—日本亚区,并将黄海与渤海划入它北邻的北太平洋温带区的远东亚区,由此将我国海洋动物地理学研究由记录、比较水平提高到区划动物地理学水平,为以后的贻贝苗种繁育和扇贝引种奠定了科学基础。
上世纪70年代初,人们食物中蛋白质匮乏,消费者日常生活必需的鸡、鱼、肉、蛋都很难买到,海产品就更难了。张福绥认为,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研究方向必须与国家的需求紧密结合。张福绥毅然转向实验生态学与贝类养殖学有关项目研究,先后领导了山东蛤仔资源调查与滩涂养殖研究以及文蛤蓄养研究;主持了著名文蛤产区辽宁省辽河口文蛤资源调查、贻贝养殖生物学及养殖技术研究。创建了贻贝的人工育苗和自然采苗新工艺,首次系统研究了黄海贻贝的生长与繁殖以及幼体生态学规律,详细研究了胶州湾贻贝繁殖期与水温的关系,有力推动了山东贻贝养殖产业化。
根据贻贝所在海区所表现的生物学规律及生态学特点,他通过试验研究于1972至1973年成功创建了“废旧草绠采苗法”和“贻贝自然采苗场建立”技术,解决了苗源供应问题。继而又研究改进了饵料结构、采苗器材、细菌控制和苗种中间培育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建立起完整的人工育苗理论和技术体系,首次将贻贝育苗工程化,育苗单产水平达到1000万粒以上,育苗单产量创世界最高纪录,促进了我国贻贝养殖业的迅速发展。1977年仅山东贻贝产量即达5万吨,使贻贝成为当时全国海水养殖业的支柱产业。
亲赴美国引进26只扇贝 扇贝,曾被尊为海鲜八珍之一,原来别说寻常百姓食之不易,就连国宴也一度“舶来”享用。上世纪八十年代,针对我国黄渤海海域浅海养殖出现的养殖种类匮乏、效益低下、海水养殖业面临严重滑坡的局面,张福绥及其课题组将目光投向了扇贝生物学及引种、养殖研究。
选定引进对象是引种工程的第一步。海湾扇贝是产于美国大西洋沿岸的一种野生贝类,以其生长快速著称。翻阅了大量资料,张福绥在系统研究软体动物地理学和生态学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社会、经济、海洋环境与生物学等多方面比较分析,推论海湾扇贝引进我国并实现产业化是可能的。
但把海湾扇贝从美国漂洋过海带到中国谈何容易,特别是离开海水、高温容易死亡的扇贝。1981年至1982年,在曾呈奎院士、刘瑞玉院士等支持帮助下,张福绥先后3次引进亲贝。前两次均以失败告终,扇贝苗没能排卵就全部死亡。张福绥没有气馁,反而和同事们更加刻苦钻研,认真总结经验,第三次张福绥亲赴美国。
1982年12月16日,张福绥从美国带回128只扇贝,以浸透海水的纸包好盛于密闭的泡沫塑料盒内,再放进降温袋。18日晚12时抵北京后,立即浸入海水中。次日下午按原法包装,经火车于20日晨带到青岛,途中经历约60小时。将贝养于室内水槽中,陆续有死亡,至23日死亡率累计达72.7%,再后趋向稳定。至翌年1月26日排卵时仅余亲贝26个,成活率为20.3%。
为了照顾好这26只扇贝,张福绥和课题组的同事们吃在研究室,住在研究室,没有白天没有夜晚,更没有节假日、星期天。一个多月以后,小贝苗终于在中国诞生了。
通过进一步的试验研究,张福绥等解决了亲贝促熟、饵料、采卵、孵化、幼虫培养、苗种中间培育、养成等关键技术问题,建立了一整套工厂化育苗及全人工养成技术。
沿海渔民走上致富路 1985年,在山东、辽宁、河北等水产系统的共同努力下,海湾扇贝育苗和养成技术得以广泛推广,初步形成稳定的产、销两旺的海水养殖业,并在我国形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海湾扇贝养殖产业,成为当时我国海水养殖业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海带、对虾、扇贝),获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使我国贝类养殖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有力推动了我国海水养殖产业的发展。
上世纪九十年代,张福绥为了解决海湾扇贝长期人工育苗所导致的遗传衰退,又开展了“引种复壮”研究,取得良好效果,并在1994年至1995年对养殖群体进行了种质资源更新,保证养殖业健康发展。根据海洋贝类区系的性质及海洋地理生态学规律,张福绥还先后3次引进墨西哥湾扇贝至我国南海与东海,形成了稳定的产业规模。
海湾扇贝的大面积推广养殖,让许许多多沿海渔民和养殖户富裕起来。为此,渔民们尊称张福绥为“扇贝王”、“扇贝之父”。
海湾扇贝引种工程充分提高了我国贝类研究在国际上的地位,世界水产养殖学术权威Dr.K.chew 认为,这是“近十年来世界上非凡成功的水产养殖项目之一”。
1999年11月20日,张福绥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从事科教工作60余年来,他先后发表论文114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全国科学大会奖等18项,并被授予多项荣誉称号。
记者 魏海洋通讯员 刘洋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