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以下简称青岛海洋国家实验室)坐落于即墨鳌山卫,基础建设由山东省、青岛市投资,总占地640亩,分东、西两个区块。记者采访了解到,青岛海洋国家实验室于2013年成功获批,2015年正式建成启用并运行,这标志着我国首个以海洋科研为特色的国家实验室正式“扬帆起航”,并为中国国家实验室的建设起到示范作用。
五单位提出建设新平台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至2000年,是青岛海洋国家实验室的酝酿探索阶段。青岛是国家海洋科研战略布局的重点城市,聚集了全国超过半数的海洋科研机构、人才和装备。建国后,青岛海洋科研工作者在水产养殖、海洋调查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大突破,在国际上逐步树立了中国海洋科技中心的地位。
2000年至2011年,是谋划推动阶段。2000年8月,中国海洋大学、中科院海洋所、国家海洋局一所、农业部水科院黄海所、国土部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等驻青海洋科教单位负责人共同向科技部提出建设“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的建议。2004年11月,5个共建单位经各主管部门同意,共同向科技部报送建设申请报告书,并参加了科技部组织的专家论证。2006年,科技部决定启动10个重点领域的国家实验室,青岛海洋国家实验室名列首位。2007年,建设方案顺利通过科技部、财政部组织的专家论证。2008年5月,省政府第九次常务会议决定,省、市政府先期各投入5000万元,用于启动基础设施建设。
历经15年建成启用运行 2011年至今,是青岛海洋国际实验室的全面建设阶段。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山东省、青岛市把建设海洋国家实验室作为落实“海洋强国”战略的重大举措,全力推进。按照2007年科技部、财政部论证通过的建设方案,省市新增投资3亿元用于青岛海洋国家实验室二期建设。2012年3月,由青岛市新增投资9亿元,全面启动基建工作。至此,省、市共计投入13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2013年,为加快青岛海洋国家实验室批复,省政府向科技部上报了 《关于申请设立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的函》。2013年12月18日,科技部正式函复山东省政府,同意将建设海洋国家实验室作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试点工作,先行先试,探索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至此,青岛海洋国家实验室正式试点运行。2015年,青岛海洋国家实验室正式建成启用并运行,筹备建设的时间,经历了15年。
将启动大洋钻探船立项 青岛海洋国家实验室建成运行后,目标是着力建成国际一流的综合性海洋科学研究中心,支撑打造中国蓝谷,引领我国从认识海洋向经略海洋迈进,努力实现海洋强国梦。为了打造“海洋科技国之重器”,将依托青岛集聚的一批大型科考船、深潜器、水下机器人等重大科研设施,整合各类海洋科研设施和数据资源,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海洋资源共享平台。
2016年1月30日,海洋国家实验室组织包括30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内的相关领域专家,就“十三五”期间建造中国大洋钻探船的紧迫性、必要性和可行性开展了深入探讨。与会院士专家达成高度共识,建议立即启动中国大洋钻探船前期立项工作。新一代大洋钻探船建设运行后,不仅可以加快实现人类长期以来钻穿地壳、进入深部地球的梦想,更有助于认清和预测人类赖以居住的长期地球演变,有助于大幅度提升我国深海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能力与水平,达到中国主导全球大洋钻探计划的目标,有助于以“深海”与“深地”科技协同发展来支撑“一带一路”国家战略。
重科研轻行政 青岛海洋国家实验室的“管理轻屋顶”模式,核心是重科研、轻行政,不设级别、不定编制,充分体现“去行政化”和机构“扁平化”,处处尊重科学家意见。青岛海洋国家实验室建立了理事会管理下、学术委员会指导下的主任委员会负责制,理事会是决策机构,学术委员会是咨询机构,主任委员会是执行机构。同时,青岛海洋国家实验室下设8个功能实验室和大型科研平台、联合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四类主要科研组织形式以及服务管理机构,实现了由“科研管理”向“创新服务”的转变。
形散神不散 “形散神不散”的创新科研模式,核心是注重以重大科研任务汇聚高端创新力量,以网络化布局组织协同创新,以大型科研平台共享提升创新综合能效。青岛海洋国家实验室承担了大量国家重大科研任务,每项都以任务为导向,选择并汇聚国内外科研优势最强的团队参与研究。组织开展优质资源共享,建立了海洋科研仪器装备、文献、样品、标本、数据等开放共享机制,对一家单位、一门学科难以完成的研究任务、难以建成的科研平台,都纳入实验室建设。形成了多面向领域、多学科交叉、多方面参与的科研创新模式。
做事不养人 创新人才管理模式为“做事不养人”,核心是打破传统人才管理体制,坚持事业聚人、事业留人,实行以科研任务为核心的聘任制,固定人员仅为少量精干的管理岗位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按需设岗、公开选聘,目前通过实施“鳌山人才计划”,已引进首批“卓越科学家”17人、“优秀青年学者”16人,并将与约400名科研人员签订工作协议。按重大任务需求,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重大研究活动由首席科学家自主组建科研团队,拥有经费完全支配权,充分体现“科研自主”。科研人员管理采用“双聘制”,即由原单位负责发放福利待遇,由青岛海洋国家实验室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发放奖励和补贴,原单位和实验室对国家海洋科技领域的重大课题实行联合攻关。
蓝色科技成果显著 围绕国家战略需求,青岛海洋国家实验室确定了海洋动力过程与气候变化等6个重点研究方向。2015年,青岛海洋国家实验室新增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新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1个。至此,海洋国家实验室共有基金委创新群体4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个。
2015年累计发表论文1670篇,Nature及其系列期刊论文9篇,出版专著共计6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38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8项、国际PCT发明专利1项、登记软件著作权4项。获得各类科技奖励共计26项。全球高分辨率浪-潮-流耦合模式研制成功,“透明海洋计划”南海-西太平洋潜标观测网建成,极端ENSO事件演变与预测取得重要进展,大陆架科学钻探取得重大突破,在印度洋发现大面积富稀土沉积,近海生态灾害防治技术与海洋牧场环境保障技术平台取得突破,海洋药物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取得重要进展,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获得重大进展,生物形态发生机制取得重要发现,深海资源探测技术获得突破。
10年内跻身世界前五 记者从青岛海洋国家实验室了解到,在人才方面,实验室凝聚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团队,建成一支由国内外著名学者领衔、年龄知识结构合理、研究能力一流的研究队伍,打造世界一流的海洋优秀科学家汇聚地。在科研方面,发起一批国际重大科技合作计划,成为国家重大科技创新任务的发起者、组织者和国际海洋重大研究计划的倡导者,打造全球重大海洋科研任务主阵地。力争经过5-10年的努力,跻身世界著名海洋科研中心前五位。
青岛海洋国家实验室还将着力实施“透明海洋计划”,已经确定海洋动力过程与气候变化、海洋生命过程与资源利用、海底过程与油气资源、海洋生态环境演变与保护、深远海和极地极端环境与战略资源、海洋技术与装备等6个重点研究方向。近期,正在筹划开展海洋动力过程与环境安全、海洋生命过程与资源开发利用、洋陆过渡带深部过程与资源环境效应等三大科研任务研究。通过组织海洋物理、海洋地质、海洋化学、海洋生物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西太平洋-南海-印度洋区域(两洋一海)范围内的气候变化、航道安全、渔业资源,努力实现“透明海洋”。
同时,协同推进海洋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加大深海养殖、远洋捕捞、良种培育等“蓝色粮仓”应用研究以及海底勘测、海洋资源综合利用等 “海底宝库”开发研究力度。
为进一步彰显海洋科技特色,完善海洋科技全创新链布局,目前已在青岛海洋国家实验室周边规划配套400万平米海洋专业孵化器,300万平米人才公寓。联合企业共同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及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广,推进科研机构、企业在创新链上下游之间分工合作。按照“科技成果+专家服务+科研设施”的系统解决方案促进成果熟化。同时探索建立天使基金、成果转化基金等专业基金池,与银行、风投等金融机构和重点企业合作开展资本运作,综合运用科技金融手段撬动社会资源促进成果产业化。开展知识产权管理改革试点,建设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努力打造国际一流“深海众创空间”。
本版撰稿 记者 陈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