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方兴未艾,供给侧改革又箭在弦上,这引发了全国人大代表、山东艺术学院副院长刘晓静的关注和思考。作为来自高等教育战线的代表,她认为,“双创”和供给侧改革,要想取得预期成果,真正落在实处,必须与高校创新紧密结合,通过不断加大创新成果和创新人才的有效供给来实现。
科技雏鸟难出围墙 刘晓静说,目前,我国高校在校生数、论文发表引用数、拥有的专利和新增专利数,已经稳居世界第二,高新产业总量占GDP的比例不断提高。但是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仅约为美国的四分之一,大学生创业率相当于美国的六分之一,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大约为美国的七分之一。数字对比表现出来的巨大剪刀差,表明我国创新端存在着巨大的浪费,创新资源的使用效率不高,人才的潜能没有激发出来。大学里的科技雏鸟很难飞出围墙,科研和生产并没有相向而行。“大学和企业语境不同,沟通有障碍,价值取向不同,协同就很困难,这就是长期以来各说各的话,各走各的路的主要原因。”
建议构建双创新生态 刘晓静建议要真正从战略的角度,高度关注高等教育发展,把大学这一创新资源输出地的建设、创新成果转化和创新人才培养,当成重之又重的关键性工作,切实抓牢抓实。“美国硅谷的兴起很大程度上是靠斯坦福大学多方位的支持,一所大学拉动一个区域发展的神话是可以复制的,关键看地方和大学的结合度如何。”
在刘晓静看来,统一政产学研用语境,在于把发展理念统一到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上来,改变相关各方信息不对称、对话不在一个频道、评价标准和价值观不同的窘境。在这种格局下,高校及科研院所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来精准定位科研方向。“科研方向接了地气,科研人员价值实现的获得感增强了,创新主动性就提高了;更为关键的是,资本和创新的结合,有利于跨越科研成果与产业化之间的鸿沟。”
打造青岛众创聚集区 刘晓静告诉记者,“双创”热潮中,一些成果已经显现。例如,山东大学与海尔集团共同发起的“2025创新创业联盟”,这实际上是为“双创”和《中国制造2025》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刘晓静说,据她所知,作为联盟的重要成员单位,山大和海尔为联盟的发展进行了基础性的研究,如为统一语境研发的“双创语言标准”,通过“技术创新合伙人”整合创新资源,这都是他们的独特创新和探索。建议有关方面加以持续跟踪、关注和支持。 刘晓静建议,要特别注重与域内高校特别是名校的良性互动,发挥其技术转移、技术集聚、技术引领功能,打造创客技术规模化的双创平台。“就我省而言,建议在济南和青岛两市、山大等高校校园周边,通过政策支持、资金引导,吸引社会资本、物业持有企业等,建设新型众创聚集区。”
她特别提出,与之前的众创空间不同,聚集区要成为高校及科研院所、企业和地方高新产业区共同的集束点,各方资源在这里汇集、碰撞和结合,进而辐射省会城市圈、半岛城市圈,并助推西部隆起。要充分发挥众创聚集区的示范作用,这样既能改变高新区、开发区等地方工作人员到处寻项目、找人才的工作模式,又能改变企业求技术无门、高校成果养在深闺的状况,以此来助力供给侧改革和创新驱动战略的实现。 本报特派记者 郝园园 娄花 魏海洋(本报北京3月15日电)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