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护车里,医生将心电图实时传到医院。(资料图片)
半岛都市报3月25日讯(记者 徐军) 3月25日,记者从市急救中心获悉,去年市急救中心的10辆救护车和市区6家医院实现了心电图互联互通,急救医生在急救途中就可以将患者心电图传到医院,并由医院医生做好诊断及治疗的准备,减少急症患者的救命时间。今年,市急救中心将新增10辆可与医院心电互通急救车,并且市区新增六家实现与救护车的心电互通。
“如果心血管疾病患者发病后,能在‘黄金时间’内得到及时救助,可以明显缩短早期救治时间,并大幅度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病死率、致残率。”青岛市120急救中心主任盛学歧介绍,为能缩短救治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时间,去年市急救中心建成了“院前院内互联心电急救服务平台”。目前,平台主要针对市区内救护车与各大医院之间进行心电及其他生命信息传输,“市急救中心建立全市心电信息存储服务器,并在救护车上配备MedEx心电采集传输系统,各大医疗机构急诊科及心内科设置医生工作站。救护车上的医生在病人家中或车内采集心电图,利用3G、4G网络,可在第一时间上传到指定医院医生工作站,同时存储于急救中心服务器。医院医生通过电脑及手机APP可接收心电图信息,在看图后可以马上向急救医生回复诊断及急救建议。救护车医生在车上就可以提前开展给药、介绍病情及下一步治疗等干预措施。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更是可以迅速‘一键启动导管室’,病人到达医院可以直接进入导管室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为病人获得最佳救治争取时间。”
盛学歧告诉记者,去年市区内已有10辆救护车配置了心电采集传输系统,今年,市急救中心又在市区配置了10部救护车,“目前,市区83% 的救护车已经实现了心电图的即时传输。”
“今年我们将重点对互联心电急救模式进行实施推广。去年我们在六家医院设置医生工作站,今年又新增设六家医院,至此,青岛市区的十二家医院,已经全面实现与救护车的心电互联互通。”盛学歧告诉记者。
另外,急救中心还将帮助区市加入互联心电急救平台,各区市能够开展PCI及静脉溶栓治疗的医院为中心,与区域内救护车实现心电信息即时传输。真正实现全市心血管疾病的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冠脉介入救治团队的高效融合,形成标准化的院前、院内急诊、导管室的“绿色通道”,最大程度减少患者的治疗延误,提高抢救成功率和降低死亡率。此外,参照急性心梗院前院内救治模式,市急救中心下一步还将开展规范急性脑卒中、急性中毒、急性创伤等危重症的救治流程,提高全市急危重症的急救能力。
■作用
已成功救治100多例急性心梗病人 盛学歧介绍,截至目前,市区救护车已通过MedEx心电采集传输系统,定向传输心电图至医院医生工作站共250余次,约占救护车转送心梗病人比例三分之一,得到医生工作站反馈指导160多次,“对这些病例中施行了PCI治疗的100多例患者进行初步统计分析发现,平台较之前未进行心电传输的病例,平均冠脉开通时间缩短约20分钟。急性心梗病人到达医院至开始PCI治疗的最短时间已降至20分钟。”
记者了解到,目前,市立医院、青岛市中心医院、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及青岛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等医院,已经能够与转送心梗病人的救护车医生形成良好的心电互联互通,已成功救治了100多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其中有3例是在院前发生猝死经院内医生指导,院前医生在现场途中抢救复苏成功的。 记者 徐军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