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网3月31日消息 今天上午,市民刘先生向半岛网爆料称,早高峰期间,颐和国际A座东厅一货梯突然发生故障,货梯从30层突降到25层和26层中间停住,十几个人被困在货梯内长达半个多小时,其中还有两名孕妇。被困人员直指管理大厦的物业公司青岛新动力商业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的物业管理人员在事发后没有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救援,并且货梯在出事前已经发生过一次故障,然而物业并未及时警示,存在失职的情况。
视频截图记录了当时救援现场的情况
爆料:颐和国际电梯突发故障 “出事的是A座东厅的一部货梯。”上午9点左右,刘先生接到同事的电话求救,同事在电话里称乘坐的货梯从30层突然下坠,经过几层快速的下降后,最终货梯在25层和26层中间停住,当时有十几个人被困在货梯内,但事发20分钟一直不见物业的人员施救。听说同事乘坐货梯遇险,刘先生和其他同事迅速赶到现场帮忙。
“我们首先联系了物业,物业一名接电话的男子一直说要找电梯生产厂家,但就是不见来人救援。”刘先生说,因为被困的人员当中有两名孕妇,所以大家都很紧张,由于救援一直不到位,大家手里都捏了把汗,最终在电梯的生产厂家的工作人员赶到后,被困的十几个人才全部获救,此时距离事发已经过去了40多分钟。“其中一名孕妇被救出来以后,脸色发白,状态十分不好,直接被120送去了医院。”
刘先生说,除了电梯本身的质量问题堪忧,最令大家气愤的是物业在救援时的不作为,“中间我们打了好多电话,物业不仅态度蛮横,而且在打过电话十几分钟后才磨磨蹭蹭赶到现场。”刘先生说,当天早上,货梯已经出现过一次故障,但物业未及时在入口处设置警示提示,这些做法让业主十分心寒。
图为出现故障的货梯
亲历:孕妇因缺氧入院 “正常运行的电梯突然下坠,光是想想就觉得害怕。”中午12点左右,记者联系到这起货梯坠落事件的亲历者——由女士。由女士今年36岁,怀有8个多月的身孕,现在在颐和国际A座的某公司上班。由女士说,颐和国际写字楼A座分为东、西两厅,其中东厅有四部电梯,三部为客梯,一部为货梯,因为在A座上班的人员众多,因此每天早晚高峰时,货梯也被当做客梯来使用。
“当时电梯一直往下掉,后来好不容易才停住了。”说到早晨的乘坐电梯的经历,由女士一直心有余悸。由女士回忆说,上午8点半左右,她乘坐电梯到位于大厦31层的公司上班,结果电梯在上升到30层的时候突然下坠至25层和26层之间,因为货梯空间狭小,而且乘坐人数较多,在被困的这段时间里,她和另一名孕妇先后出现体力不支的情况。因为长时间缺氧,由女士在被救后出现了头晕头疼的情况,随后被送医救治。“上午医生检查说我和孩子暂时没有大碍,下午还要再做B超进一步检查。”由女士说。
由女士告诉记者,A座电梯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故障,“有一次电梯坏了,我们从楼下一直爬楼梯爬到30多层,最后连腿都不会打弯了。”被救出来以后,由女士听同事说早在他们乘坐货梯之前,那部货梯就出现过一次故障,“但是物业不仅没有通知大家,电梯间里也没有任何提示。”对于物业的做法,由女士非常气愤和无奈。
物业:因为爬楼梯影响了救援速度 下午,记者联系到颐和国际A座物业公司——青岛新动力商业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客服部一位姓袁的工作人员首先对有人员被困电梯内表达了歉意。袁女士解释称,出事后公司工程部的工作人员已经第一时间联系了电梯生产厂家,并在第一时间赶到了事发现场进行施救。对于市民反映的救援速度过慢、达到时间较晚的问题,袁女士称,物业所在的楼层在地下负一层,因为事发时正值早高峰,乘坐电梯的人员众多,因此工程部的工作人员是爬楼梯赶到事发楼层,因此时间上可能有所延误,但否认事发20多分钟才赶到,“应该是从接到求助电话直到打开电梯轿厢的时间差不多花了20多分钟。”
至于像由女士提及的早晨之前货梯已经出现过故障,袁女士表示,之前他们并未获悉货梯故障的信息,如果得悉货梯出现故障,肯定会在第一时间“叫停”问题货梯。提起颐和国际A座电梯多久做一次保养和维修,袁女士表示这属于工程部门的工作,她本人并不清楚。而有关被困人员后续的赔偿事宜,袁女士也表示,这需要由物业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出面协商,她暂时无法回复。
质监局:物业需每日定期对电梯进行保养并记录 记者电话联系到青岛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南分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电梯的维保单位每个月需要对电梯进行两次保养,而写字楼电梯的使用单位也就是物业,需要每天定期对电梯进行日常保养,并且每天都要做相关的运行记录。
此外,根据规定,一旦电梯发生故障,物业有责任和义务第一时间赶到事发现场进行秩序维护和围困人员情绪安抚等工作,并通知维保人员对故障电梯进行抢修,考虑到现实原因,维保人员需在半小时内赶到现场,否则不符合相关规定。
文 徐圆 图由刘先生提供
[编辑: 董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