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秋千、插柳枝等清明民俗含有美好寓意(图)

2016-04-02 13:49   来源: 青岛晚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一句诗描绘出一番意象,也给清明这个传统节日设定了祭奠故人的悲情基调。不过,事实上,在古人眼里,清明并不是完全被哀思惆怅裹挟,“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宋朝吴惟信这首《苏堤清明即事》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而在民俗学专家看来,清明时节的诸多风俗习惯,也带有几分欢乐、喜悦之情,与明媚春光应时对景。 记者 张琰

  荡秋千

  促青年男女结识交往


  



  据青岛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民俗学博士马光亭介绍,清明荡秋千的风俗从南北朝时就已经存在了,《荆楚岁时记》就提到:“春时悬长绳于高木,士女衣彩服坐于其上而推引之,名曰打秋千。 ”至唐朝时,荡秋千成为清明节重要习俗之一,也是很普遍的游戏。

  马光亭告诉记者,在青岛胶州等地区,解放前,临近清明,很多村子都要专门架起秋千玩乐,若没有大树,就在宽敞的场院里挖坑栽大木桩,搭建秋千架。以前参与荡秋千的主要以女士居多,也有未婚男士。 “如果是已婚的男人,通常只能去围观,不能参与,否则可能被村民指指点点。男女未婚青年借助于荡秋千这个气氛欢乐的游戏,相互结识,制造交往的机会,因此清明节秋千又带有一定的社会交往功能,而这个节日也被称为风流节。”

  插柳枝

  借助旺盛生命力辟邪
 

  



  清明节前后,万物复苏,植物抽芽,花蕊绽放,古人在清明节时有折柳枝扦插的民俗。在唐朝时期,人们就在清明节祭祀时折柳枝戴在头上,来驱除毒虫。至宋代时,折柳插柳的风俗更为盛行,几乎家家户户都要插柳枝,来达到辟邪的目的。

  通常,桃木被古人认为有避邪的作用,为什么插柳也有相似的功能呢?马光亭分析认为,柳树是一种生命力旺盛的植物,在其他树木还未抽芽时,柳树就先萌发绿意,是春天来的一个信号,而且柳树随处可见,枝条下垂便于折取,随意扦插就能成活。古人认为把这种富有生机活力的植物戴在身上或插于家中,借助于它的生命力可以驱邪,其实是一种与自然界发生天时感应的表现。

  放风筝

  剪线放走晦气和灾病


  



  天气转暖之后,五四广场放风筝的人明显多了起来。这项娱乐活动不仅深受小孩子喜欢,连老人和年轻人也很感兴趣,看看五四广场放风筝的群体就知道了。细说起来,放风筝自清代起就颇为流行。《红楼梦》中就有众人放风筝,李纨劝黛玉多放几个把病根带走的内容。而清代潘荣陛在他编著的 《帝京岁时纪胜》中写到: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提酌挈盒,轮毂相望。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

  在马光亭看来,清明节放风筝不仅仅是一项娱乐活动,更像是一种巫术行为,因为人们相信把风筝线剪断让风筝飘走,可以把人的晦气、灾难、病气都带走。每年一度的潍坊风筝节,也是一直安排在清明节后。

  

  吃鸡蛋

  对孩子有美好的祝愿


  



  到了清明节,对于生活在山东的饕餮一族而言,也是一个打牙祭的机会,因为可以吃到单饼卷鸡蛋——把鸡蛋煮熟放入单饼中压碎,撒点盐,或配上其他蔬菜,卷食,别有一番风味。在青岛,不少家庭则在清明节时特意给孩子煮鸡蛋吃。“我们小时候哪能捞着天天吃鸡蛋,清明节时大人给煮个鸡蛋,我们当宝贝似的揣在兜里舍不得吃,见到小伙伴就拿出鸡蛋来碰一碰,比比谁的鸡蛋硬,等到蛋壳都碎得差不多了,再一小口一小口地开始吃。 ”市民陆胜伟是位50后,说起儿时的清明节,鸡蛋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以前说孩子清明节吃了鸡蛋会变聪明,这是对孩子的一种美好祝愿,因为鸡蛋中孕育着生命。另外,在唐宋时期,从冬至开始数105天是寒食节,第二天则为清明节,因两节时间靠太近,后逐渐融到一起,单饼、鸡蛋等食物都可提前备好凉吃,清明吃鸡蛋与寒食节也有一定的关系。

  ■相关链接

  清明节起源于介子推


  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时候,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从自己腿上割下的时候,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十九年后,重耳作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即位后文公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他打点好行装,同老母亲悄悄地到绵山隐居去了。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片衣襟,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古代清明节也放长假

  清明节是在仲春与暮春之交。在唐朝,官吏回乡扫墓,时有耽误职守的事,唐玄宗颁布政令解决假期的问题。开始规定寒食节放假四天:“(开元)二十四年(736)二月二十一敕:‘寒食、清明四日为假。 ’”(《唐会要》卷八十二),按大历十二年(777)诏令,唐朝衙门依例放假五天:“自今以后,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 ”到贞元六年(790),假日加到七天。

  宋代的寒食节也放假七天。北宋庞元英《文昌杂录》卷一记载:“祠部休假岁凡七十有六日,元日、寒食、冬至各七日。 ”南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十五引宋吕原明《岁时杂记》说:“清明前二日为寒食节,前后各三日,凡假七日。而民间以一百四日禁火,谓之私寒食,又谓之大寒食。北人皆以此日扫祭先茔,经月不绝,俗有寒食一月节之谚。 ”

  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第198次常务会议通过了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其中规定“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2008年,清明节正式成为法定节假日,放假一天。

  祭奠最讲究慎终追远

  在中华传统节日里,清明节是唯一兼有节日和节气双重身份的节日,由祭祀扫墓和踏青春游两大民间习俗组成。古代在清明节气前后还有两个重要节日,一个是寒食节,另一个是上巳节,现在的清明节其实是三节合一。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视人与自然有沟通,也同样重视人与神的沟通。从某种意义上说,清明节就是人们与故去的亲人的沟通与交流。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清明节体现了寻常百姓对先人的感恩情怀。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祭祖扫墓就要“祭之以礼”。清明这天,老百姓或在祠堂,或到墓地来祭拜先人,一来表达对先人的追思和感恩,二来祈求先人保佑全家平安健康。同时,以清明节为契机,整个家族的人团聚在一起,同源血脉的亲人凝聚在一起,尊卑有别、长幼有序,人们的家庭意识和伦理意识自觉增强,有利于维持一个家族的团结,以更好地促进社会和谐。

  不少本地人节前上坟

  尽管清明节有不少带有欢乐氛围的民俗,但扫墓祭拜,仍是清明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也是市民们非常看重的。

  马光亭告诉记者,扫墓祭祀各地风俗不同,在青岛,有些人是在清明当天上坟,有些地区的人则要提前。比如即墨、原胶南、胶州等地的人们,通常并不在清明节当天去上坟,而是要提前一两天。上坟时,要从坟周围铲土给坟头添置新土,这是为了避免因风化作用使得坟头逐渐缩小,加高坟头后还要在坟头压几张黄纸,意思是为先人“添砖加瓦”,也表明这个坟头“家里后继有人”。做好这些工作后,一家人要给先人摆好供品,烧些纸和食物,倒些酒水,跪拜一番,告慰先人在天之灵。

  

相关阅读

民俗 清明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