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现代农业:2020年农民收入年均增8.5%以上

2016-04-10 10:28   来源: 青岛早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为加快转变我市农业发展方式,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我市近日出台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实施意见,以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农民持续增收为中心,以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重要抓手,推进“十大现代农业”深入发展,努力走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主要目标是到2020年,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取得积极成效:农产品质量检测合格率稳定在98.5%以上;综合产能明显提升,粮食产量稳定在330万吨,畜产品、水产品分别达到120万吨,主要农产品人均占有量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业生产经营效益不断提高,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5%以上。

  ■发布

    加快发展“十大现代农业”

  粮食产能

  建成高标准农田150万亩


  严格保护耕地,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构建用养结合的耕作制度,鼓励轮作、谨慎休耕,开展休耕试点。规划建设100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建立粮食生产补偿机制,实行粮食主产镇(街道)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快粮食绿色增产模式的探索和推广,到2020年,建成高标准农田150万亩,粮食绿色高产创建面积达到200万亩以上。

  园艺农业

  建“菜篮子”外埠保障基地


  以大沽河流域为重点,建设100万亩高效设施农业生产区,重点发展优质蔬菜、水果、花卉、茶叶、苗木,引导大田种植向设施栽培和工厂化种植发展。以崂山、大泽山和大小珠山、铁橛山等山脉以及莱西北部丘陵地区为重点,建设优质果品种植基地。以滨海沿线丘陵山区为重点,建设优质茶叶生产基地。加快园艺作物品种改良、品质改进,建设一批无病毒良种繁育基地、工厂化育苗基地和冷链仓储物流基地。积极探索在河北、内蒙古、海南等蔬菜主产区建立50万亩季节性“菜篮子”外埠合同保障基地。到2020年,在全市建成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园区1000个。

  现代畜牧业

  实施草食畜牧业发展试点


  依法调整畜禽养殖禁养区、适养区和控养区布局。稳猪、控禽、促进草食畜牧业发展,实施“粮改饲”草食畜牧业发展试点,鼓励优质饲料种植3万亩。依托龙头企业建立“种养加”一体化产业体系,将全市80%以上的养殖户纳入产业化经营体系。到2020年,肉牛、奶牛、生猪、家禽、肉兔标准化规模养殖比重分别达到60%、80%、80%、95%、95%。

  现代渔业

  海洋牧场面积达到15万亩


  大力发展远洋渔业,增加远洋捕捞产量,提高远洋渔业发展竞争优势。到2020年,全面建成远洋渔业生产基地、水产健康养殖基地、渔业资源养护基地、水产冷链物流基地、水产加工出口基地、水产良种繁育基地,海洋牧场面积达到15万亩。

  生态林业

  林木绿化率稳定在40%以上


  以青岛中心城区为核心,兼顾即墨、胶州、平度、莱西四市城区,打造适宜人居、生态环境优美的“一核四极”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到2020年,生态林业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市建成经济林总面积170万亩,林木绿化率稳定在40%以上,林木蓄积量达到1200万立方米。

  现代种业

  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9%


  强化种子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构建产学研一体的种业技术创新联盟,将种子生产基地划入永久基本农田范围予以保护,规划建设标准化种子生产基地20万亩。科学安排增殖放流品种、数量和放流水域,年放流水产苗种10亿单位以上。到2020年,建设市级以上种业研发中心10个,规模以上种业企业达到20家,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9%,主要畜禽良种覆盖率达到95%,主要造林树种良种使用率达到90%以上。

  节水农业

  节水灌溉面积250万亩


  完善农田灌排设施,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到2020年,推广水肥一体化农田60万亩以上,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扩大到490万亩,节水灌溉面积250万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65。

  休闲农业

  接待游客1000万人次


  加速农业多功能开发,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发展,推进农业与农产品加工业和旅游、文化、健康养老等服务产业的深度融合。到2020年,全市休闲农业品牌达到30个,农业节会达到100个,接待游客1000万人次,实现休闲农业总收入超过100亿元。

  农产品加工业

  总产值达到2000亿元


  立足资源优势,重点打造粮食、花生、蔬菜、肉猪、禽类、乳品、饲料、海产品8条产值过百亿元的农业产业链。到2020年,全市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00家以上,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80%,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达到2000亿元。

  智慧农业

  推进农产品营销网络化


  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计划,推进互联网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融合发展。完善农业物联网服务体系,推进农产品营销网络化,全市50家农产品产地市场(田头市场)实现电子结算和价格发布、质量监控、仓储物流智能化,农产品产地市场年交易额突破1000亿元。

  ■保障

  建设农民田间学校


  全市将实施科技信息进村入户工程,重点建设1000个村级信息服务站。统筹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加快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建设农民田间学校、创业实训基地,培养一支双师型师资队伍。实施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培育)工程、现代青年农场主计划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计划,培养农业经营者年轻人才和农业“创客”,每年在生产经营、专业服务和专业技能等领域培养职业农民2万人。

  完善金融支持政策,加强与各类金融机构的沟通合作,引导和激励金融资本参与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创新农业金融产品和服务。建立市、区(市)两级农业担保机构,为经营主体贷款提供信用担保和风险补偿。继续完善农业政策性保险,积极发展商业性、互助性农业保险,提升农业风险保障水平。完善试点示范政策,选择重点区域建立示范基地,发挥先行先试作用。

  记者 于顺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